天天看點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華夏兒女自古以來,經過不懈的努力,付出他們的生命,付出他們的一切來保衛國家的安全,國土的完整,尤其是近代抗日戰争時期,無數的無名英雄他們不顧一切的走上戰場,隻為了能保護身後的國家和人民。

但是就是在這種民族生死存亡之際,在全國人民一直對外抗戰的時候,也會有那些比敵人更加可怕的人,那就是令人憎惡的賣國賊,他們為了自己的個人利益,為了隻顧自己的榮華富貴,他們洩露國家的機密,給敵人提供重要的資訊。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這種行為不僅讓我們白白犧牲了很多戰士,而且大大地增加了抗日戰争的難度。

說起這些可惡的漢奸、賣國賊,不得不提的一個人就是汪精衛了,他是近代最大的一個漢奸了,在抗日戰勝時期,他做盡壞事換取個人的利益,最後在抗戰勝利以後,他也落下了最慘的後果,不過這一切都是他應得的。

汪精衛和妻子陳璧君

說起汪精衛和妻子陳璧君的故事,就要從他們的一籃子雞蛋定情的故事開始說起。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作為革命積極分子陳耕基的女兒,她常常看孫中山先生寄給父親的《民報》,雖然裡面很多關于革命的話題和思想她都讀不懂,但是她卻對作者汪精衛産生了愛慕之情。

為了能接近和了解汪精衛,她加入了同盟會,還經常給汪精衛寫信,但當時懷有遠大抱負的汪精衛,就常常在回信中表示:革命尚未成功,怎能兒女情長。面對汪精衛的婉言拒絕,陳璧君并沒有放棄,一直堅持給汪精衛寫信。

直到汪精衛在刺殺當時的攝政王載沛的時候,由于計劃敗露,他的刺殺任務失敗,汪精衛被抓進監獄關押了起來,當陳璧君知道這件事以後,他給監獄中的汪精衛送了一籃子雞蛋,并在裡面放了一個紙條。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給汪精衛說了當時外面的情況,并詢問汪精衛能否在心中宣誓成為夫妻,面對如此執拗的女子,汪精衛在她的回信中答應了她的要求。

1911年當清廷宣布開放黨禁,經過多方的努力,汪精衛被放了出來,他和陳璧君結婚以後一起前往法國生活了一段時間。

汪精衛和蔣介石的淵源

汪精衛和妻子在法國過了一段安靜的生活,直到孫中山的突然離世,原本在孫中山手下立過功的汪精衛成了下一屆主席的不二人選,再加上妻子和汪精衛的後面通過各種關系的搓動,他就成為了主席,他的妻子就成了人們口中的“第一夫人”。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就在這個時候,原來隻是一個小角色的蔣介石,通過黃埔軍校,近半年的時間就和汪精衛平起平坐,這讓汪精衛感受到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受到了威脅。

但是自己也沒有任何反擊的辦法,再後來的蔣介石借着北伐戰争多次向汪精衛發難,讓汪精衛離國民黨核心的上司圈越來越遠。

在和蔣介石的較量敗下陣來以後,影響的不隻是汪精衛,還有他的妻子陳璧君,由于汪精衛的事業開始走下坡路,陳璧君的“第一夫人”的名号也就轉到了蔣介石的妻子宋美齡的頭上。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面對當時從樣貌、氣質到學識都是一等一的宋美齡,看到她在公共場合的優雅舉止,陳璧君每每心生妒忌,也開始東施效颦,在公共場合通過誇張的妝容和舉止吸引衆人的目光,她以為那時人們對她的贊賞,其實隻不過成為了人們眼中的消遣話題。

賣國求榮的汪精衛

事業上一直處于下滑狀态的汪精衛迎來的第二次事業巅峰就是在七七事變以後,當東三省的迅速淪陷和全國國人民的水深火熱的生活中,汪精衛卻在其中找到了其中的機會,他的政治生涯又開始回春。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在九一八事變以後,全國都進入了抗日救國的道路上,但是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讓無數的愛國人士非常的憤怒,他們認為隻有汪精衛可以保護國家的安全,于是就讓汪精衛回來擔任國民政府的行政院長。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汪精衛内心深處就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在面對日本人的進攻的時候,他的選擇同樣是下令部隊撤退,避開日本軍隊。最後他覺得自己的能力還是決定不了戰争的決策,就将蔣介石調回來擔任前線管軍事,自己隻是做政務工作。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他軟弱的内心一直認為抗日戰争中國最後隻會失敗,是以就想着賣國求榮,還稱自己的做法是實作曲線救國,就在這樣的思想的慫恿下,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和何梅協定等。

暗殺中幸存下來,最後也沒有善終

當汪精衛叛國的消息在全國傳開以後,引起了大衆的憤怒,汪精衛一時間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漢奸,同時也有很多人開始計劃暗殺汪精衛。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在六中全會的時候,暗殺的人假扮成記者,混入人群中,在拍照的時候,對座位中間的汪精衛連開數槍,其中三槍直接打中了汪精衛,雖然汪精衛在這次暗殺中活下來了,但是其中一顆子彈一直在他體内留了八年時間,汪精衛在多次治療之後沒有效果,最後因病去世。

汪精衛死了以後,由于他喜歡梅花,最後就安葬在了明孝陵前面的梅花山上,他甚至還希望自己能被人們銘記。

抗日戰争勝利以後,人們對于漢奸,叛國賊的憤怒沒有一點點的平息,作為當時中國最大的賣國賊,還沒有受到人們的審判和清算就這樣去世,人們都還是心懷憤恨。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蔣介石為了平息人們心中的怒氣,就下令将汪精衛的墳墓給炸了,炸墳墓的工作進行得非常的順利,當汪精衛的墳墓炸開以後,人麼推開汪精衛的棺材檢查陪葬品的時候,發現他的屍體因為做過很好的防腐工作,是以沒有任何的腐爛。

而且在他的口袋中裝着一個紙條,上面是他的妻子陳璧君用毛筆寫的“魂兮歸來”,希望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把汪精衛的魂魄召回來。

1946年蔣介石炸毀汪精衛墓,開棺發現屍體未腐,口袋卻有張紙條

一個賣國求榮,作為日本人的傀儡的人,在死了以後還想把魂召回來,那對那些為了保衛國家英勇犧牲的戰士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心痛。在處理完墳墓以後,汪精衛的屍體被火化以後,骨灰被鼓風機吹得無影無蹤,汪精衛也永遠被釘在了曆史的恥辱柱上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