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二戰是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一場戰争。說它最慘烈,其中一個顯著特征就是死亡人數十分驚人。在二戰中,直接死于這場戰争和因為戰争相關因素而死亡的人數,竟然高達7000多萬。

而在這7000多萬人中,蘇聯就占到了1/3多,其死亡人數高達2660萬。當然,因為統計口徑的不同,這個數字未必十分準确,史學界尚存在一定的争議(也有的說法是2340萬左右),但蘇聯的人員損失最為嚴重,幾乎是各國公認的事情。

為何蘇聯在這一場人類浩劫中,人員傷亡是最多的一個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第一,二戰初期,蘇聯對德國的戰略意圖産生了誤判,以為德軍不會這麼早就進犯蘇聯。但1941年6月,德軍發動了“巴巴羅薩行動”,通過閃電戰,輕松占有了大片蘇聯國土,進而使得蘇聯在戰争一開始就陷入了被動局面。

第二,蘇聯建國時間較短,脫胎于原來沙皇俄國時期的爛攤子,它曾經是歐洲最為落後的一個大國,雖然在蘇聯時期有了飛速的發展,但工業基礎無法與德國相提并論。

反觀德國,則擁有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工業體系。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在歐洲戰場上摧枯拉朽時,在蘇聯的戰車工廠裡走出來的坦克,卻被戲稱為“加裝了火炮的拖拉機”。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第三,蘇聯的人員素質也遠遠不如德國。當時,德國已經實作了國小教育之普及。雖然今天這聽起來像一句笑話,但在那個時代,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能做到這一點,而“一支沒有文化的軍隊,是無法戰勝敵人的”。

第四,蘇聯雖然國土廣袤,但絕大多數是荒蕪人煙的不毛之地,西伯利亞雖然提供了巨大的戰略縱深,但在那裡生存都是問題,是以對于當時的戰争來說,其價值幾乎等于零。

是以,蘇軍必須死守它在歐洲部分的領土,因為一旦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列甯格勒這些重鎮丢失,蘇聯大部分的人口、工業也就丢了,到時候蘇聯想要反攻,幾乎再無可能。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是以,分别發生在這三座城市之上的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列甯格勒戰役,也成為二戰之中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

01莫斯科保衛戰

1941年9月,德軍制定了代号為“台風行動”的大規模進攻計劃,以求在冬季來臨之前攻占莫斯科。

德軍在進攻中,集中包圍消滅了蘇軍數個集團軍後,挺進到了距離莫斯科僅有120公裡的地方。此時,蘇聯秋天的惡劣天氣,讓德軍的車輛、馬匹舉步維艱。在11月30日,德軍的裝甲軍團已經抵達距離莫斯科不到23公裡的地方,但由于天氣原因,他們的進攻又陷入了停滞。

可蘇軍非常頑強,從1941年12月5日到1942年1月7日,新配備了冬季武器裝備的蘇軍,對德軍發起了戰略反攻,并最終拿下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在此期間,德軍的傷亡人數在17萬-25萬人之間(也有一說大約為40萬人),而蘇軍的陣亡人數約為65萬人。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02斯大林格勒戰役

斯大林格勒現在的名字叫伏爾加格勒,是俄羅斯位于伏爾加河畔的重鎮,二戰時是蘇聯重要的軍需物質生産基地。

1942年6月,在莫斯科會戰失敗後,為攻占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切斷蘇軍戰略補給線,德軍集中兵力進攻斯大林格勒。在初始階段,德軍投入兵力27萬人,後續總兵力達到了104萬人。而蘇軍也下達了死守指令,總計投入兵力達到了250萬人。

在斯大林格勒城中,雙方展開了寸土必争的巷戰,盡管德軍在不同階段成功占據了城内9成的地區,但仍然無法拿下蘇軍最後的防禦陣地。在蘇軍增援部隊來臨以後,德軍被團團包圍,在冬季沿河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德軍遭遇了二戰以來首次大規模的慘敗,死傷人數達84萬人。而蘇軍也是慘勝,最後有112萬餘人死亡、失蹤或受傷。

二戰中,死傷人員最多的蘇聯,都經曆了哪三場慘烈的戰役?

03列甯格勒戰役

列甯格勒,現在的名字叫聖彼得堡。二戰時,這裡是蘇聯第二大城市,也是重要的港口、交通樞紐,蘇聯波羅的海艦隊的重要基地。不僅如此,這裡還被稱為“十月革命”的搖籃,對于蘇聯來說,有着更加重要的意義。是以,列甯格勒也成為德軍勢在必得的城市之一。

從1941年9月9日開始,德軍先後投入兵力72萬餘人,對列甯格勒開始了長達871天的圍城戰。直到1944年1月14日,蘇軍才打破了德軍的圍困。由于長期的圍困,導緻了城内空前的大饑荒,造成這場戰役下來,蘇聯軍民150多萬人死亡。

這三大戰役,隻是蘇聯在二戰中的一個縮影。正是因為在二戰中,蘇聯成為拖住德軍并将其最終消滅的主力,這個國家才承受了最重的人員傷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