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抗戰期間,蔣介石在公開場合演講或開會時,對那些漢奸變節者都是主張“殺之而後快”的。這從他指令戴笠的軍統設定“鋤奸隊”這一項可以看出一二。但令人感到驚奇的是,國民黨二号人物汪精衛出走越南投敵後,蔣介石對待這個“天字第一号大漢奸”的态度卻讓人難以琢磨。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汪精衛的大頭照

一方面,在其日記本上對汪精衛是深惡痛絕,看架勢是不殺了他都難平心頭之恨。但在現實中卻對汪精衛此事表現得十分大度,多次為其設台階,甚至表示汪精衛如果願意回來的話,他可以既往不咎。甚至在處理汪精衛的國民黨内部會議上還表示不贊成緝拿、法辦汪精衛。從這些不難看出,這時的蔣介石還并沒有對汪精衛起殺心。那究竟是何原因讓蔣介石做出與其日記上完全相反的決定那?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影視劇中蔣介石召開國民黨内部會議

蔣介石做出這種反應其實也不難解釋。首先是,汪精衛雖然出走越南,但此時并沒有公開投敵。也是以,蔣介石不能像對付其他漢奸那樣,對付汪精衛。再加上,汪精衛的地位很高,此時甚至已經到了“一人之上,萬人之下”(一人之上是指上面的蔣介石,蔣介石是國民黨總裁,其是國民黨副總裁)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其代表的是國民政府的臉面,考慮到家醜不能外揚,老蔣若是主張殺了汪精衛就從側面坐實了汪精衛投敵的事實,這樣丢的就是整個國民政府的臉了。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老蔣的照片

第二點是,汪精衛是國民黨副總裁,雖沒有什麼實權,但許多軍國大事沒有他的表态還不行。是以汪精衛了解國民黨内部的許多軍政機密。若在其投日還沒有成為既定事實前,就主張殺死汪精衛,汪精衛難免會以手中掌握的軍政機密來換取日本人對其的保護。考慮到此,蔣介石沒有逼迫太甚,還主動為其設定台階,企圖将汪精衛重新拉回抗日陣營。

第三點則是,汪精衛是廣東人,在粵系軍隊中有十分強的影響力,且和滇系頭頭龍雲的私交甚好。蔣介石擔心,若是主張殺掉汪精衛會引起這兩系的不滿。為鞏固内部,蔣介石也不能在汪精衛沒有在事實上投日時主張對其下殺手。說一千道一萬,最主要的還是汪精衛的投日還沒有成為既定事實,還有懸崖勒馬的可能。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汪精衛少年的照片

第四點就是要考慮到軍民的士氣了,此時是抗戰期間最艱難的那段日子,前線官兵傷亡百萬,軍民此時皆對抗戰的前景十分悲觀,若此時汪精衛的投日成為事實的話,對軍民的士氣所造成的影響是巨然的。人們會怎麼看政府?“若非政府表面上看是抗日,背地裡卻派汪精衛去越南和日軍談判?”一旦人民形成這樣的思維定式,接下來會發生的就是群衆遊行、軍隊嘩變。這樣本就已十分艱難的抗日将會更加艱難。正式基于此,蔣介石不能主張殺汪精衛,不能讓群衆知道汪精衛要投敵的事實。(蔣介石對群衆表示汪精衛隻是去河内看病,且其行為與政府無關)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汪精衛的照片

老蔣的這種心思,一直持續到汪精衛發表投敵的公開“豔電”。得知汪精衛投敵的準确消息後,蔣介石立即下令戴笠組織軍統人員對汪精衛實施“鋤奸行動”。不過此事已為時已晚,汪精衛在其新任老闆日人的保護下,已經很難刺殺了。是以說,蔣介石在起先不主張殺汪精衛是因為其投日未成既定事實。在汪精衛的投日已成既定事實後,為了将汪精衛知道的軍政機密永遠埋在其肚子裡,蔣介石果斷下令“鋤奸”。這也就不難了解,蔣介石前後為何會有截然相反的态度了。

汪精衛出走河内後,老蔣起先并不主張殺汪精衛,這是為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