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看似一步登天,其實都來自暗中積累,這積累可能是你的奮鬥、你的努力,也可能是你素有的品德。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這麼一位心地善良的小兵,隻因給一位累得在椅子上倒頭就睡的将軍蓋上了被子,命運從此得到改變的故事。
清朝後期,列強強行叩關導緻清帝國的統治開始瓦解,加速了滿清政府的衰敗,但那一場場慘烈的戰争,屈辱的條款,不僅僅是讓清政府顔面無存,更是讓百姓生活痛苦不堪,神州大陸滿是瘡痍。

在與外國列強的對抗中,甲午中日戰争應當算是最出名的一場戰争,在這場海戰中清朝慘敗,慈禧挪用水師軍費所修建的園子要怎麼抵抗外敵入侵?不過雖然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但是在這場戰争中有不少的出色将領大放異彩,比如其中一位海軍将領,薩鎮冰。
薩鎮冰是中國海軍名将,也是唯一一位見證了北洋水師從覆滅到抗戰勝利的海軍人。薩鎮冰的家族有些複雜,他本是福州色目人薩氏家族,之後由于輔佐元世祖有功被賜姓為薩,明朝之後才開始“從漢俗,弗稱氏”。
我們都知道清廷跟蒙古的關系很好,當初打明朝的時候借助了不少蒙古鐵騎的力量,是以作為元朝貴族後裔的薩家在清朝的時候還是比較強盛的,是以薩鎮冰有幸在十一歲時進入北洋海軍學堂就學,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海軍軍官。
在中日甲午戰争時期,清朝的主要戰鬥力北洋水師由于裝備與戰力的原因在威海衛遭到日軍夾擊,是以全軍覆沒,而薩鎮冰在把守炮台的同時與日軍奮戰十一天,但是無奈大勢已去,兵敗無法挽回,于是薩鎮冰決定和首長丁汝昌等人一樣服毒自盡。
不過由于當時薩鎮冰年紀比較小,周圍的同僚都勸他不要死,要給中國的海軍留下希望的種子,薩鎮冰經過了有覅安思想鬥争之後這才決定活下來,并且立下志願,要為祖國培養更多的海軍人才。
甲午戰争結束後,由于清政府戰敗,惱羞成怒的清廷不管根由,就連北洋水師的負責人,居中持重25年的李鴻章都被撤了下來,更别說海軍的其他将領,薩鎮冰就是其中一人。被解除海軍職務後薩鎮冰跑去當了一名私塾老師,靜待時機重新複起。
很快機會就被他等到,雖然清朝海軍戰敗,但是清朝決意重建海軍,由于人才難得,是以薩鎮冰被重新任命為軍艦管帶,重新當上了将軍。為了培養更多的人才,也為了告慰甲午戰争中戰死将士的亡靈,薩鎮冰決定在煙台創辦煙台海軍。
薩鎮冰從不将就特殊化,對于前來就學的學員全部一視同仁,傾囊相授,從來不計較他們的出身,是以很得學員們的愛戴。有一天,薩鎮冰由于過度勞累,在軍艦上的一把椅子上睡着了,可是在他醒來之後卻發現自己的身上蓋了一床被子。
薩鎮冰還以為是身邊的親兵給自己蓋上的,結果一問發現,并不是親兵所為,這時就引起了薩鎮冰的好奇,在派人調查之後,他發現給自己蓋被子的人叫做陳兆漢,隻是一位最普通士兵。
陳兆漢原本是農家漢,且教育程度很低,但是為人忠厚老實,并且熱愛學習,還有一顆熱忱之心,他感激薩鎮冰有教無類,是以看到薩将軍累到睡着後,心疼的抱了床被子給他蓋上。
這樣一件在他看來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引起了薩鎮冰對他的關注,慢慢地薩鎮冰發現陳兆漢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資助陳兆漢去上海讀書,并且又将自己的女兒許配給陳兆漢,成為當時的一段佳話。
後來陳兆漢開始跟薩鎮冰一起為祖國的海軍事業奮鬥起來,在薩鎮冰去世前夕,他親眼目睹了解放軍解放韓城的消息,當時的他感慨非常,大筆一揮寫下一首詩抒發豪情壯志:“五十七載猶如夢,舉國淪亡緣漢城,龍遊淺水勿自棄,終有揚眉吐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