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我們在研究戰争時,總是會遇到作戰各方的傷亡問題。由于傷亡對比直接反映出了戰鬥力的高低,甚至對一些戰争、戰役的勝負有着很重要的參考作用,是以很多關于傷亡的問題,也經常讓大家吵得不可開交。

不過盡管讨論度不低,但其實在網絡上有相當大一部分人對于這個傷亡數到底意味着什麼卻并不了解。因為在認知上出現了錯誤,是以在結論上往往也有失偏頗。

比如在談及抗日戰争國軍傷亡的問題上,最常見的一組資料是國軍傷亡322萬餘人。其實這一組資料的具體分項為陣亡132萬8501人、負傷176萬9299人、失蹤13萬0126人,合計322萬7926人。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雖然說國軍的統計其實是亂得一塌糊塗,這個資料也隻能是作為參考。但在網絡上,動辄便是國軍陣亡322萬人之類的言論可也不少見。

之是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兩種原因造成的:

第一:有些人是明确知道這322萬人為傷亡、失蹤數,甚至于連具體的分項統計他們也都知道得很清楚。但他們有一個很奇怪的邏輯是認為損失大,陣亡者多,抗日的功績才大,在這種奇葩邏輯的影響下,故意将損失人數往大了說,以吸引大衆的目光。

其實這一點在談及國軍抗戰的文章中是非常常見的,除了在總損失人數上故意混淆概念外,連一些單個的會戰或戰役中也經常出現這種情況。比如淞滬會戰中國軍的傷亡為30餘萬人,但在不少文章中都寫道是陣亡30萬人,這顯然不符合曆史。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第二:有些人是真沒有看到那些具體的分項統計,畢竟網絡上很多人未必都是研究戰史的,可能也就是有些興趣看一下。結果網上好多都是陣亡322萬、陣亡30萬這種字眼,看得多了自己也便信了,不會深究。

不過不管是哪種情況造成的,但将傷亡等同于陣亡是并不合适的。

以淞滬會戰來說,參戰部隊為70餘萬人,如果要是陣亡數就有30萬人的話,所有參戰部隊都要傷亡掉了。而很多參戰将士們本來是負傷,其中除一些傷殘嚴重者無法歸隊外,很多傷者傷愈後都是要歸隊再次參加抗戰的,将他們直接稱為是陣亡者,本身就是對抗戰将士最大的不尊重。

我們知道國軍在抗戰中有一支部隊叫榮譽第1師,為什麼這支部隊前有“榮譽”二字呢?因為其組建時兵員大多都是傷愈歸隊的士兵。

按照有些朋友視負傷亦為陣亡的邏輯,那這些傷愈歸隊重返抗日戰場的将士們算什麼?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不能一口一個尊重和懷念抗戰将士,卻幹這種連生死都定義不明的事情吧?筆者認為,研究抗戰,尤其是具體到一些資料了,要搞清楚各類資料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連這些基本的意思都搞不明白,就喊各種口号,這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比如生死,這是十分嚴肅的問題,我們不能随便将生者說死,同樣也不能将死者随意複生。

但在這個嚴肅的問題面前,有些人确實是在故意玩弄“文字遊戲”,以達到他們的目的。

比如一些人“分不清”陣亡和傷亡的情況也出現在了抗美援朝戰争中的資料統計中。

他們同樣将志願軍的傷亡數當做是陣亡數,但是評價的标準卻又不一樣了。

在抗戰中,他們将國軍傷亡數等同于陣亡數,是為了凸顯國軍抗戰的功績大,或者說即便擺不了功績,那混淆概念誇大損失,顯得苦勞大也是他們的目的所在。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可是抗美援朝戰争中,他們将志願軍的傷亡數等同于陣亡數,卻是旨在說明志願軍的戰鬥力差,渲染志願軍的損失之大。

但要說這些人真的分不清傷亡數和陣亡數嗎?非也。

在對比志願軍和所謂美國聯軍的戰損資料時,那些人将志願軍的傷亡數等同于陣亡數,甚至還不僅僅于此,将志願軍生病住院的累計次數也算成了陣亡,由此得出了一個非常龐大,但卻絲毫不符合曆史事實的資料。

但在談及所謂美國聯軍的損失數時,那些人絲毫不會将聯軍的非戰鬥減員計算在内,甚至他們連聯軍其他10多個國家軍隊的戰損也不計算在内,僅僅是計算美軍的戰損。而計算美軍戰損,他們還要将美軍的負傷、被俘、投降數減掉,隻計算美軍認定的那個戰場直接陣亡數。

這樣得出來的“資料”就是将志願軍的實際戰損誇大了好多倍,而将美國聯軍的實際戰損縮小了好多倍,然後拿出兩個刻意挑選過的數字一對照,自然是極為懸殊。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打個比方來說,有些人将美軍陸戰1師在長津湖之戰中的陣亡數與志願軍9兵團的所有戰鬥與非戰鬥減員數作對比,這樣自然能得出極為懸殊的戰損比。但要是在一個比較公正的統計标準之下,分别計算雙方各自統計的戰鬥損失,志願軍9兵團的戰場傷亡數是19202人,美軍第10軍的戰場傷亡統計是10459人。

有着人拿着“精選”的戰損比在忽悠人,可他們會拿出這樣同等标準情況下,各方統計的數字嗎?顯然是不會的。因為這樣的傷亡對比并不能凸顯他們所宣揚的美軍如何強大,因為志願軍當時除了人數稍多些外,在火力和後勤方面可是隻有美國聯軍的幾十分之一,甚至上百分之一啊!

是以我們這篇文章為什麼要點出這些問題呢?其實就是希望對這些感興趣的朋友們能明白資料背後的意義所在,搞明白了這些,其實很多網絡上讨論來讨論去的所謂“焦點”難題就能解決了。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比如圍繞八路軍115師平型關之戰的戰果問題,八路軍的統計是斃傷日軍1000餘人。在我軍軍史的通常語境下,也習慣稱為是殲滅日軍1000餘人。

請注意,殲滅不等于擊斃,同樣斃傷也不等于擊斃。在正常的情況下,陣亡與負傷之間的比值是1比3左右。如果是殲滅戰的話,那麼擊斃敵軍的比率要更高些。

八路軍115師的平型關之戰其實包括3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伏擊日軍,而被伏擊的日軍其實也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純運輸隊,另一部分是日軍第6兵站部的汽車隊;第二部分是八路軍圍殲包圍圈日軍時,在戰區附近阻擊日軍援軍的作戰;第三部分是消滅了包圍圈日軍後,八路軍向日軍陣地進攻,占領其進階指揮部并繳獲1門92式步兵炮及高等級作戰地圖等。

有些人根據日軍資料,隻計算第一部分日軍的損失,覺得對不上号;但問題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日軍的損失有多少?日軍汽車隊進入包圍圈的部分中,搭載的傷兵又如何統計?這些顯然就考慮得不太周全了。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而且八路軍的統計其實是斃傷日軍1000餘人,除了包圍圈内日軍大部分被擊斃外,其他作戰中日軍是包含傷者的。

如果大家能夠厘清這些情況,就比較好了解平型關之戰的戰果數統計了。

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就是認為這個1000餘人是八路軍擊斃日軍的數字,那麼肯定是對不上的,因為了解上就出了偏差,那麼結論的獲得自然也就有失偏頗了。

同樣地,對于八路軍在平型關之戰中的損失數,很多人都知道戰損比大緻是1比1,但八路軍到底傷亡多少,其實絕大多數人沒有直覺的概念。

從現在的曆史資料來看,八路軍參戰的687團沒有傷亡統計,不過擔負主攻任務的685團和686團還是有的。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其中685團陣亡53人,負傷153人,傷亡一共是206人(另炮彈事故炸傷17人);686團傷亡指揮員73人,傷亡戰士213人,傷亡合計286人。

685團的戰鬥陣亡/負傷比是1比3,686團沒有分出陣亡與負傷的具體數字,但參照685團的陣亡/負傷比,大約是陣亡約70餘人,負傷約210人。

這樣685團和686團的戰鬥傷亡是492人,如果加上炮彈事故炸傷的17人,則傷亡合計為509人。是以《115師暨山東軍區戰史》中便提到全師傷亡500餘人(不含687團),這便是比較準确的統計了。

687團沒有傷亡統計,是以隻能靠估計,但該團損失不應高于685團和686團,若是估計為傷亡亦是200餘人的話,則115師在平型關戰鬥中的傷亡為700餘人;若估計為不及200人的人,則115師傷亡為600多人。

其實600到700人的傷亡數,比日軍在平型關戰場上與115師交手的傷亡數要少大約300到400人,所謂1比1的戰損比其實也不大合适。如果考慮到統計誤差,應當說115在戰損比上略占優是沒問題的。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但都是傷亡,115師的情況跟日軍還不一樣,因為115師傷亡中陣亡者占四分之一,而日軍被圍的那一部分基本都是陣亡,隻有在外圍作戰及随後115師攻擊作戰中,日軍的陣亡/負傷比例才是相對正常的。

是以單純論絕對損失(陣亡+傷殘,其他傷員傷愈後可歸隊繼續作戰)的話,日軍的絕對性戰損就要倍數于我了。

這一仗對日軍的打擊其實還不在于是傷亡了多少人,關鍵是約80輛汽車和上百名汽車兵,外加2個中佐被報帳了。當時的日本在工業化程度上不及歐美大國,如此多的汽車和汽車兵的損失,要比單純斃傷日軍的戰鬥兵還要有價值。

如果以抗日戰争全局來看的話,中國軍隊以傷亡六七百人的代價打出這樣的戰果是實實在在的勝仗。但在當時,115師開赴抗日前線的部隊一共不到14000人,其中戰鬥員及指揮員約10000人(參照120師的比例)。

傷亡322萬人不等于陣亡322萬,這些戰争常識可别再搞混了

一次出其不意的伏擊戰就傷亡六七百人,而且大多都是老紅軍骨幹,這樣的仗确實代價也是不小的。這種代價是相對性的,而非絕對性的。

我們通過仔細講了一些平型關戰鬥的傷亡情況分析,希望大家能夠對戰争中我方的傷亡情況和殲敵數的統計(即敵軍的傷亡、俘虜情況)能有一個直覺的認識。

是以今後要是再碰到一些将傷亡等同于陣亡的情況,還是希望大家能夠冷靜看待,仔細分析,不要被一些資料搞混了頭,進而得出并不準确的結論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