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我们在研究战争时,总是会遇到作战各方的伤亡问题。由于伤亡对比直接反映出了战斗力的高低,甚至对一些战争、战役的胜负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因此很多关于伤亡的问题,也经常让大家吵得不可开交。

不过尽管讨论度不低,但其实在网络上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于这个伤亡数到底意味着什么却并不了解。因为在认知上出现了错误,所以在结论上往往也有失偏颇。

比如在谈及抗日战争国军伤亡的问题上,最常见的一组数据是国军伤亡322万余人。其实这一组数据的具体分项为阵亡132万8501人、负伤176万9299人、失踪13万0126人,合计322万7926人。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虽然说国军的统计其实是乱得一塌糊涂,这个数据也只能是作为参考。但在网络上,动辄便是国军阵亡322万人之类的言论可也不少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两种原因造成的:

第一:有些人是明确知道这322万人为伤亡、失踪数,甚至于连具体的分项统计他们也都知道得很清楚。但他们有一个很奇怪的逻辑是认为损失大,阵亡者多,抗日的功绩才大,在这种奇葩逻辑的影响下,故意将损失人数往大了说,以吸引大众的目光。

其实这一点在谈及国军抗战的文章中是非常常见的,除了在总损失人数上故意混淆概念外,连一些单个的会战或战役中也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比如淞沪会战中国军的伤亡为30余万人,但在不少文章中都写道是阵亡30万人,这显然不符合历史。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第二:有些人是真没有看到那些具体的分项统计,毕竟网络上很多人未必都是研究战史的,可能也就是有些兴趣看一下。结果网上好多都是阵亡322万、阵亡30万这种字眼,看得多了自己也便信了,不会深究。

不过不管是哪种情况造成的,但将伤亡等同于阵亡是并不合适的。

以淞沪会战来说,参战部队为70余万人,如果要是阵亡数就有30万人的话,所有参战部队都要伤亡掉了。而很多参战将士们本来是负伤,其中除一些伤残严重者无法归队外,很多伤者伤愈后都是要归队再次参加抗战的,将他们直接称为是阵亡者,本身就是对抗战将士最大的不尊重。

我们知道国军在抗战中有一支部队叫荣誉第1师,为什么这支部队前有“荣誉”二字呢?因为其组建时兵员大多都是伤愈归队的士兵。

按照有些朋友视负伤亦为阵亡的逻辑,那这些伤愈归队重返抗日战场的将士们算什么?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不能一口一个尊重和怀念抗战将士,却干这种连生死都定义不明的事情吧?笔者认为,研究抗战,尤其是具体到一些数据了,要搞清楚各类数据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连这些基本的意思都搞不明白,就喊各种口号,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比如生死,这是十分严肃的问题,我们不能随便将生者说死,同样也不能将死者随意复生。

但在这个严肃的问题面前,有些人确实是在故意玩弄“文字游戏”,以达到他们的目的。

比如一些人“分不清”阵亡和伤亡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数据统计中。

他们同样将志愿军的伤亡数当做是阵亡数,但是评价的标准却又不一样了。

在抗战中,他们将国军伤亡数等同于阵亡数,是为了凸显国军抗战的功绩大,或者说即便摆不了功绩,那混淆概念夸大损失,显得苦劳大也是他们的目的所在。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可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将志愿军的伤亡数等同于阵亡数,却是旨在说明志愿军的战斗力差,渲染志愿军的损失之大。

但要说这些人真的分不清伤亡数和阵亡数吗?非也。

在对比志愿军和所谓美国联军的战损数据时,那些人将志愿军的伤亡数等同于阵亡数,甚至还不仅仅于此,将志愿军生病住院的累计次数也算成了阵亡,由此得出了一个非常庞大,但却丝毫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数据。

但在谈及所谓美国联军的损失数时,那些人丝毫不会将联军的非战斗减员计算在内,甚至他们连联军其他10多个国家军队的战损也不计算在内,仅仅是计算美军的战损。而计算美军战损,他们还要将美军的负伤、被俘、投降数减掉,只计算美军认定的那个战场直接阵亡数。

这样得出来的“数据”就是将志愿军的实际战损夸大了好多倍,而将美国联军的实际战损缩小了好多倍,然后拿出两个刻意挑选过的数字一对照,自然是极为悬殊。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打个比方来说,有些人将美军陆战1师在长津湖之战中的阵亡数与志愿军9兵团的所有战斗与非战斗减员数作对比,这样自然能得出极为悬殊的战损比。但要是在一个比较公正的统计标准之下,分别计算双方各自统计的战斗损失,志愿军9兵团的战场伤亡数是19202人,美军第10军的战场伤亡统计是10459人。

有着人拿着“精选”的战损比在忽悠人,可他们会拿出这样同等标准情况下,各方统计的数字吗?显然是不会的。因为这样的伤亡对比并不能凸显他们所宣扬的美军如何强大,因为志愿军当时除了人数稍多些外,在火力和后勤方面可是只有美国联军的几十分之一,甚至上百分之一啊!

所以我们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点出这些问题呢?其实就是希望对这些感兴趣的朋友们能明白数据背后的意义所在,搞明白了这些,其实很多网络上讨论来讨论去的所谓“焦点”难题就能解决了。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比如围绕八路军115师平型关之战的战果问题,八路军的统计是毙伤日军1000余人。在我军军史的通常语境下,也习惯称为是歼灭日军1000余人。

请注意,歼灭不等于击毙,同样毙伤也不等于击毙。在正常的情况下,阵亡与负伤之间的比值是1比3左右。如果是歼灭战的话,那么击毙敌军的比率要更高些。

八路军115师的平型关之战其实包括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伏击日军,而被伏击的日军其实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纯运输队,另一部分是日军第6兵站部的汽车队;第二部分是八路军围歼包围圈日军时,在战区附近阻击日军援军的作战;第三部分是消灭了包围圈日军后,八路军向日军阵地进攻,占领其高级指挥部并缴获1门92式步兵炮及高等级作战地图等。

有些人根据日军资料,只计算第一部分日军的损失,觉得对不上号;但问题是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日军的损失有多少?日军汽车队进入包围圈的部分中,搭载的伤兵又如何统计?这些显然就考虑得不太周全了。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而且八路军的统计其实是毙伤日军1000余人,除了包围圈内日军大部分被击毙外,其他作战中日军是包含伤者的。

如果大家能够分清这些情况,就比较好理解平型关之战的战果数统计了。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就是认为这个1000余人是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数字,那么肯定是对不上的,因为理解上就出了偏差,那么结论的获得自然也就有失偏颇了。

同样地,对于八路军在平型关之战中的损失数,很多人都知道战损比大致是1比1,但八路军到底伤亡多少,其实绝大多数人没有直观的概念。

从现在的历史资料来看,八路军参战的687团没有伤亡统计,不过担负主攻任务的685团和686团还是有的。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其中685团阵亡53人,负伤153人,伤亡一共是206人(另炮弹事故炸伤17人);686团伤亡指挥员73人,伤亡战士213人,伤亡合计286人。

685团的战斗阵亡/负伤比是1比3,686团没有分出阵亡与负伤的具体数字,但参照685团的阵亡/负伤比,大约是阵亡约70余人,负伤约210人。

这样685团和686团的战斗伤亡是492人,如果加上炮弹事故炸伤的17人,则伤亡合计为509人。所以《115师暨山东军区战史》中便提到全师伤亡500余人(不含687团),这便是比较准确的统计了。

687团没有伤亡统计,因此只能靠估计,但该团损失不应高于685团和686团,若是估计为伤亡亦是200余人的话,则115师在平型关战斗中的伤亡为700余人;若估计为不及200人的人,则115师伤亡为600多人。

其实600到700人的伤亡数,比日军在平型关战场上与115师交手的伤亡数要少大约300到400人,所谓1比1的战损比其实也不大合适。如果考虑到统计误差,应当说115在战损比上略占优是没问题的。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但都是伤亡,115师的情况跟日军还不一样,因为115师伤亡中阵亡者占四分之一,而日军被围的那一部分基本都是阵亡,只有在外围作战及随后115师攻击作战中,日军的阵亡/负伤比例才是相对正常的。

所以单纯论绝对损失(阵亡+伤残,其他伤员伤愈后可归队继续作战)的话,日军的绝对性战损就要倍数于我了。

这一仗对日军的打击其实还不在于是伤亡了多少人,关键是约80辆汽车和上百名汽车兵,外加2个中佐被报销了。当时的日本在工业化程度上不及欧美大国,如此多的汽车和汽车兵的损失,要比单纯毙伤日军的战斗兵还要有价值。

如果以抗日战争全局来看的话,中国军队以伤亡六七百人的代价打出这样的战果是实实在在的胜仗。但在当时,115师开赴抗日前线的部队一共不到14000人,其中战斗员及指挥员约10000人(参照120师的比例)。

伤亡322万人不等于阵亡322万,这些战争常识可别再搞混了

一次出其不意的伏击战就伤亡六七百人,而且大多都是老红军骨干,这样的仗确实代价也是不小的。这种代价是相对性的,而非绝对性的。

我们通过仔细讲了一些平型关战斗的伤亡情况分析,希望大家能够对战争中我方的伤亡情况和歼敌数的统计(即敌军的伤亡、俘虏情况)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所以今后要是再碰到一些将伤亡等同于阵亡的情况,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冷静看待,仔细分析,不要被一些数据搞混了头,进而得出并不准确的结论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