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2月12日,随着《退位诏書》的頒布,困擾百姓數千年的中國封建君主制度正式退出曆史舞台,清王朝也走向覆滅,成為曆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王朝雖然結束了,但仍有人帶着皇家記憶生活在現代。作為最後一位在世禦醫,愛新覺羅·鹦烈·鵬曾因服侍溥儀而入獄28年,如今104歲高齡的他依然恪守本業,行醫濟世。
年少有為
1916年,愛新覺羅·鹦烈·鵬出生于遼甯清源。在他出生的時候,清朝已經不複存在,華夏大地人心惶惶。
作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六子塔拜的後代,鹦烈的先輩們都擁有着清朝皇室的血統,得以世襲禦醫,世代服侍皇室貴族。
在清朝,鹦烈的祖輩們擁有極高的聲譽,再加上與皇室同族,他們備受皇帝信賴。
在先輩們的不懈努力下,鹦烈的家族掌握了大量珍貴藥方,治病救人的醫術也越發高超。
在家庭環境的影響下,鹦烈也踏入了學醫的行列,從小就與各類藥物打交道,自然能接觸到世代相傳的宮廷秘方。
11歲的時候,鹦烈踏進了校園,成為沈陽滿族維城中學的一名學生。
在學校裡,鹦烈接觸到了更加豐富多彩的知識。但所謂實踐出真知,學醫不能僅靠知識的積累,更重要的還是實踐,才能領悟真谛。在族人的推薦下,鹦烈一邊讀書一邊跟着叔父學習中醫。
鹦烈的叔父是愛新覺羅·書堂,曾經擔任過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的宮廷禦醫,在村子裡有着崇高的地位。
書堂在看到侄子的第一眼,便知道這是個可造之才,于是就收到自己身邊親自培養。
跟着叔父學習期間,鹦烈充分吸收了中醫知識,醫術有了長足進展。書堂自覺後繼有人,便将手中掌握的300多種清廷秘方悉數傳給了鹦烈。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随着時代的發展,政府開始廣泛設立學校,培養青年一代的文化知識水準。二十歲的鹦烈跟随時代潮流,考入了哈爾濱中醫學校。
到1941年畢業的時候,鹦烈的醫術已經超過了自己的叔父,周邊百姓們也喜歡找他看病,人們都誇贊他醫術精湛,将來必定大有作為。
最後一位禦醫
在世人眼中,鹦烈繼承了書堂的衣缽,理應前途無限,擁有光鮮亮麗的一生。
但随着僞滿洲國的建立,随着溥儀被迫成為僞滿洲國的皇帝,鹦烈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轉折。
當溥儀成為傀儡皇帝之後,為了掩人耳目,他的身邊仍舊需要專人來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保證他的身體健康。
作為清朝皇帝禦用的醫生,書堂已經沒有辦法再照顧溥儀,便推薦鹦烈到僞滿洲國擔任禦醫。
就這樣,鹦烈成為了清朝曆史上最後一位禦醫,不僅要服侍溥儀,還要擔任日本軍隊的隊醫。
對于鹦烈來說,在僞滿洲國擔任禦醫的生活并不快樂,他仍舊向往外界的自由。
1945年,蘇聯軍隊的鐵騎踏進了僞滿洲國,難以抵抗的日本四處逃竄。
在慌亂中,日本人自顧不暇,根本不會顧及溥儀和鹦烈。最終,僞滿洲國宣告覆滅,政府官員成為了俘虜。
在溥儀被俘之後,鹦烈終于解放了,當溥儀和一批官員被抓到蘇聯服刑時,鹦烈僥幸逃過一劫,留在了遼甯。
在擺脫僞滿洲國的控制之後,鹦烈重新走入社會,幫百姓治病。
因溥儀獲罪28年
當和平驅散動亂,中國百姓當家作主之後,鹦烈終于得以享受甯靜祥和的生活。
但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1951年,鹦烈的人生再次經曆黑暗。
人們翻出鹦烈曾在僞滿洲國服務的證據,宣稱鹦烈是僞滿洲國的擁護者。
即使鹦烈當初是被日軍抓去的,但沒人會相信他的說辭,于是,鹦烈便以罪人戰犯的身份被捕入獄。
在後期宣判的過程中,由于鹦烈身份特殊,再加上他确實在僞滿洲國工作過,政府便宣布将他關進抗戰戰犯監獄,在獄警的監視下進行改造。
被關進監獄這一年,鹦烈35歲,正值大有所為的年紀,但他卻隻能在監獄中蹉跎時光。
在監獄中的日子過得極為緩慢,每天都需要面對着銅牆鐵壁,重複着同樣的工作。
為了讓自己有事可做,不至于荒廢了醫術,鹦烈開始在獄中背誦自己看過的中醫書籍和藥物處方。
繁榮複雜的文字在鹦烈腦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呈現,各種處方也爛熟于心。
每天背醫術固然重要,但缺少實踐,醫術終究會下滑。為了維持自己的水準,鹦烈需要有施展之地,獄友們變成了鹦烈的目标。一旦有獄友生病,鹦烈總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診治。
監獄中的獄警和犯人都知道鹦烈醫術高超,也樂意讓他看病把脈,杜聿明、溥傑等人還和他成為了好友。
終于,在被關押28年後,鹦烈等來了特赦日,他得以走出黑暗。
在出獄之前,好友溥傑曾對他說過這樣一番話:“你表現得積極一點,出獄之後肯定還是個好醫生。”
因為溥傑的一番話,鹦烈沒有被艱難的牢獄生活打趴下,反而重新燃起生活的鬥志。
為百姓謀福利
再次踏入社會,鹦烈已不再是那個青春洋溢、滿懷壯志的青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滿頭白發、身形桑滄的老者。
62歲的鹦烈經曆了悲慘的人生後并沒有埋怨命運不公,也沒有埋怨任何人,他重操舊業,在沈陽開了一家小小的診所,為鄉親們看病。
在貧窮年代,很多百姓們還在為自己的生計發愁,家中還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顧,根本拿不出看病的錢。
在了解了百姓的困境之後,擁有高超醫術的鹦烈隻收取最低費用,讓每個人都能看得起病,吃得起藥。
時間久了,鹦烈的好名聲在十裡八鄉流傳開來,很多外鄉患者也長途跋涉找上門來,請鹦烈給病人診治。每天來看病的人絡繹不絕,小小的醫館顯得擁擠不堪。
在給病人診治的過程中,有些初來乍到的病人并不知道鹦烈的醫術,常會覺得人們在誇大其詞。
面對病人的打量,鹦烈毫不在意,他不曾向人們提起自己是皇家禦醫,也不曾告訴人們自己曾救人無數。
人們并不知道,這樣一個隐姓埋名的醫者,手中還掌握了300多種宮廷秘方。
鹦烈手上的秘方在任何時候都有巨大價值,甚至能推進中國醫術的發展。
但過去的宮廷秘方不同尋常,皇室貴族們用的都是最昂貴的藥材,制作工藝也極為複雜,這顯然不是尋常百姓能負擔得起的。
為了讓宮廷秘方為百姓所用,鹦烈開始改善藥方,還要確定更改後的藥房仍能發揮最佳功效。
當全球化程序越來越快,因西藥見效快、價格低、便于攜帶,西醫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逐漸上升,甚至有超越中醫的趨勢。
為了穩固中醫的地位,鹦烈拿出了珍藏多年的中醫處方,并決定将自己多年所學的經驗回饋給社會。
隻要有良心廠家需要,鹦烈可以無償幫他們修改中藥配方,讓藥效更到位。
不少廠家在鹦烈的幫助下重振旗鼓,甚至賺得盆滿缽滿,鹦烈卻功成身退,不拿任何好處。
除了幫藥廠完善中藥配方之外,鹦烈還将世代流傳的珍藏拿了出來。1997年,當無數百姓在為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頭痛不已的時候,鹦烈将特效藥方贈給了遼甯撫順的彙融藥業有限公司。
在捐贈了特效藥之後,鹦烈又拿出了強身健體的藥方,期待這個藥廠能為百姓做實事,也期待自己的藥方能讓百姓遠離傷痛。
在鹦烈的努力下,“追風液”、“夫婦樂”等中藥産品相繼問世,百姓們有了良心中藥。
濟世良醫
在大獲成功之後,彙融藥業有限公司的管理者給鹦烈準備了高昂的酬謝費,以此來報答鹦烈的恩情。
面對這麼一大筆錢财,鹦烈心中沒有絲毫波動,他婉拒了藥業公司的好意,堅持分文不取。
如今,鹦烈已經有104歲高齡了,在現代社會,身體健朗的鹦烈絕對是人人羨慕的長壽老人。
現在他已經在為中醫事業不斷奔走,依舊在為百姓謀福利。
在鹦烈及衆多中醫的努力下,過去難得一見的宮廷秘方成為老百姓的救命良藥,中醫也成功站穩了腳跟,在百姓心中占據着不可取代的位置。
在社群中,人們還能時常看到鹦烈的身影,滿頭白發的醫生坐在桌前,免費為社群病人問診。
開出的藥方也兼顧藥效與價格,當真是一位濟世良醫。
在金錢至上的現代社會,人們都渴望能賺大錢,也夢想着一夜暴富。為了蠅頭小利,商家會以次充好,會誇大産品功效,更會虛擡價格,真正誠信的商家少之又少。
希望社會上能多一些像鹦烈這樣的仁者,本着以人為本,真正地将自身所學回饋社會,回饋百姓。百姓會感念,曆史也會記錄這令人尊重的一幕。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