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強人”窦太後:陪伴祖孫三代皇帝,為強盛漢朝保駕護航

公元前135年,窦太後去世,與已經駕崩20多年的漢文帝合葬霸陵,從此夫妻團聚,長眠地下。她既是漢朝走向強盛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她不像自己的婆婆呂太後那樣專橫霸道,卻也是一個性格強硬的女人。她出身寒微,卻陰差陽錯地走向了女人的人生巅峰。無論從哪方面講,窦太後都是一個傳奇的女人。

窦太後是清河觀津人,她出生時,家鄉還默默無聞,當她去世後,家鄉便天下聞名了。再後來,老窦家遷居京畿,在東漢時期又出了兩個皇後,也都以太後的身份幫助(代理)兒子治理國家。窦氏家族在兩漢時期是顯赫的,起點則是窦太後從灰姑娘變成了白雪公主。

窦太後還是少女的時候,入宮服侍呂太後。後來,呂太後放出一批宮女賜給諸王,窦太後想到離老家近的趙國,便提前給負責辦理此事的宦官打聲招呼,宦官答應了。誰知,宦官事務繁忙,一時失誤,把窦太後安排到了代國。窦太後願望沒有實作,以淚洗面,哭訴着那位宦官的過錯,别人無論怎麼勸,窦太後也不動身。然而,胳膊擰不過大腿,窦太後最後還是遵命行事,來到了代國。誰料,代王對窦太後一見鐘情,對窦太後寵愛有加,窦太後那顆冰冷失落的心這才融化,和代王恩恩愛愛,生下一女兩男。

“女強人”窦太後:陪伴祖孫三代皇帝,為強盛漢朝保駕護航

青年窦太後的影視劇形象

人的命運就是這麼神奇。如果那位宦官沒有失誤,窦太後果真到了趙國,而呂太後執政時期的三位趙王全部死于非命,那麼,西漢曆史有沒有“窦太後”就是一個未知數了。至于代王,他在呂太後死後即位,成了大名鼎鼎的漢文帝,而窦太後成了皇後,他們的女兒劉嫖成了長公主,大兒子劉啟成了太子(漢景帝),小兒子劉武成了梁孝王。

窦太後成為皇後後,還和失散多年的弟弟團聚了。窦太後進宮後,意外得知她疼愛的弟弟窦少君在老家失蹤了,她悲痛欲絕,卻也無可奈何,隻能祈禱弟弟有朝一日能回到家中,可是三年之後又三年……時光如逝,弟弟依舊杳無音訊,她已經快要死心了,她隻能靠回憶那些美好的往事來思念弟弟了。

窦少君是被人拐賣走的,他從小到大,在十幾個家庭裡生活過,靠着艱辛的勞作度日。當他得知一位姓窦的觀津女子成為皇後後,便認定這位皇後正是自己的姐姐。于是,窦少君曆盡千辛萬苦,來到長安認親,當官員問他有何憑證時,他眼帶淚花,聲音哽咽地說:“姐姐離開我時,我跟着姐姐到了驿站。姐姐和我訣别時,親自給我洗澡,讓我吃好飯後,才離去。”窦少君的話進入窦太後耳中後,那場令她至今動容的離别立刻映入腦中,她當即抱住弟弟大哭起來。此時,窦太後的父親和母親早已去世,哥哥窦長君早已到長安,窦太後一家人終于團聚了。

一次陰差陽錯的安排讓窦太後和她的家族走向大富大貴,也讓她見證了漢文帝是如何用“無為而治”讓西漢走向了強盛。“無為而治”就是政府放松對社會方方面面的管控,以恢複和發展秦末戰争給社會帶來的破壞。漢文帝“無為而治”的政策促進了經濟發展,減少了對外戰争,減輕了百姓壓力。漢文帝還提倡節儉,對自己的女人也很“吝啬”,不舍得讓自己的女人鋪張浪費。窦太後出生在民間,對民間疾苦的體會比漢文帝都深,他十分了解漢文帝的用心,便積極配合漢文帝而毫無怨言。

“女強人”窦太後:陪伴祖孫三代皇帝,為強盛漢朝保駕護航

漢文帝的影視劇形象

不幸的是,一場病故讓窦太後永遠失明,她從此隻能用耳朵來感覺這個世界了。有一年,她聽到了漢文帝駕崩,兒子漢景帝即位的消息,别人開始稱呼自己為“皇太後”。十六年後,她又聽到了漢景帝駕崩,孫子漢武帝即位的消息,别人開始稱呼自己為“太皇太後”。窦太後眼瞎心不瞎,她耳讀目染漢文帝“無為而治”給天下帶來的好處,于是笃信隻有“無為而治”才是治國的最佳政策,并鼓勵自己的親人們學習黃老之學,極力打壓那些質疑黃老之學的人。

一次,主張黃老之學而推崇“無為而治”的黃生,和主張儒家學說而推崇“革故鼎新”的轅固生激烈争論“湯武革命”的是非問題,黃生堅持認為商湯讨伐夏桀和周武王讨伐商纣王都是弑君行為,轅固生反駁道:“一定如你所說的那樣,我朝高皇帝取代暴秦成為天子,是錯嗎?”轅固生此言一出,全場瞬間鴉雀無聲,漢景帝見狀,慌忙解圍說:“吃肉不吃馬肝,不能說不知味;治學者不說湯武受命,不算愚蠢。”事後,漢景帝沒有計較轅固生的暢意直言,倒是窦太後不樂意了,她惱羞成怒,讓轅固生空手進入豬圈和兇猛的野豬搏鬥,要置轅固生于死地。漢景帝暗中幫助轅固生,給轅固生一把利刃,轅固生這才得以僥幸刺中野豬的心髒,活了下來。

實際上,随着西漢走向強盛,儒家學說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并為部分貴族所接受,其中就有窦太後的侄子窦嬰,還有漢武帝的舅舅田蚡。漢武帝即位後,窦嬰和田蚡幫助漢武帝推動進行了一場在儒家學說指導下的政治革新。起初,窦太後不做幹涉,放任自己的孫子胡鬧,但是,當禦史大夫趙绾提出“毋奏事太皇太後”,即剝奪窦太後幹政的權力時,窦太後再也不能忍了,她勃然大怒,下令把趙绾打入監牢,趙绾自殺。而窦嬰和田蚡也受到牽連,前者被免去丞相之職,後者被免去太尉之職。

窦太後粉碎了漢武帝放棄“無為而治”的企圖,讓西漢繼續沿着“無為而治”的道路發展,讓天下百姓繼續享受着朝廷不折騰帶來的福利,直到自己四年後去世。

“女強人”窦太後:陪伴祖孫三代皇帝,為強盛漢朝保駕護航

老年窦太後的影視覺形象

窦太後是政治家,也是平常人,她有兩個兒子,民間有句俗話“大的寵,小的嬌,中間夾個受氣包”,窦太後也有這種心理,她對小兒子梁孝王劉武的“嬌”差點給漢朝帶來災難。

漢景帝剛即位時,和弟弟梁孝王的關系十分友愛,每次梁孝王入京朝見,他都會親自迎接弟弟。一次家宴,漢景帝趁着酒勁兒,對梁孝王說:“我駕崩後,把皇位傳給你。”梁孝王聞言一愣,雖然嘴上慌忙拒絕,心裡卻樂開了花,那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如果漢景帝果真這樣做,自己不就能接任皇位了?窦太後對梁孝王十分疼愛,也希望漢景帝能傳位給梁孝王。漢景帝言者無意,聽着卻有心,從此,窦太後多次給漢景帝施壓,讓大兒子保證傳位給小兒子,這給漢景帝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引發了一場一場激烈的政治鬥争。

梁孝王為平定“七國之亂”立下大功,再加上母親窦太後的支援,這成為他競逐皇位繼承人的資本。不過,漢景帝在内心深處還是想傳位給兒子的,他多次和大臣讨論梁孝王的問題,試圖說服母親放棄令自己苦惱的想法。最終,大臣袁盎舉春秋時期宋宣公立弟不立子,結果引發宋國五世内亂的例子,做通了窦太後的說服,窦太後這才放棄自己的想法。謀位失敗的梁孝王得知袁盎壞了自己的好事後,派人刺殺了袁盎,不久,事情暴露,漢景帝和窦太後、梁孝王的關系降到了冰點。

這下,負責處理袁盎遇刺事件的大臣可要遭殃了,他們實話實說吧,得罪了窦太後;不說實話吧,又得罪了漢景帝。這時,他們腦子一轉,把調查資料全部焚毀,堅持說梁孝王沒有參與,這都是梁孝王的手下所為。辦事大臣個個人精,用圓滑的手段給窦太後、漢景帝、梁孝王台階下,完美地解決了一場政治危機。事後,梁孝王抑郁而終,漢景帝得以先後立劉榮和劉徹為太子,劉榮後來凄慘死亡,劉徹便是漢武帝。

“女強人”窦太後:陪伴祖孫三代皇帝,為強盛漢朝保駕護航

窦嬰和田蚡的影視劇形象

窦太後支援梁孝王競逐皇位繼承人,給西漢帶了一場不小的政治危機,但瑕不掩瑜,窦太後堅持用“無為而治”治理國家,在漢文帝駕崩後,像一艘大船上的船長那樣,選擇了一條海面平靜的航道前進,給船上的衆生帶來了安定,西漢能走向強盛,有她的一份功勞。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