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我們常常說,侵華日軍在二戰之後,從未得到真正的清算。因為在戰争結束之後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面,一共起訴了28名日本戰犯,但是最後卻僅僅隻有7人被執行了絞刑。

同時,像岡村甯次這樣的戰犯,甚至都沒有被送上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他隻是在上海的軍事法庭走了一個過場,然後就逃回了日本。并且讓人氣憤的是,他還安穩地度過了餘生。

岡村甯次最終之是以能夠從中脫罪并且逃回日本,固然是因為國民黨反動派的幹預,但是也和一個中國律師有着極大的關系,這個律師叫做江一平。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江一平原來是上海律政界的風雲人物,也是複旦大學的校董和上海公共租界的華人董事。他出身于一個律師世家,青年時代憑借幫助五卅運動中被捕的學生免費打官司,一戰成名。

在抗日戰争時期,江一平也曾帶頭替難民募捐,并且還拒絕了汪僞政府的高官厚祿,冒險投奔了當時的重慶國民政府。可是為什麼,他最後要選擇幫助岡村甯次脫罪呢?

為了能夠替岡村甯次這位日本戰犯脫罪,江一平甚至不惜與父親反目,并出賣自己的職業操守,公然在法庭上捏造事實,颠倒黑白,還說岡村甯次對“建設華北”有功勞。

是以岡村甯次在脫罪以後,将視江一平為自己的大恩人兼畢生的摯友。自以為替國民黨反動派立下了一個大功的江一平,以為自己從此就可以平步青雲了,可是他卻想錯了。

最終,江一平隻落得了一個臭不可聞的漢奸名聲,以及夫妻離異,父子反目,孤獨終老的下場。這樣的下場,也是他應得的,因為他不該去給一個罪行罄竹難書的日本戰犯辯護。

一、從小律師到“豪門”女婿

江一平是浙江餘杭人,1898年出生在一個律師家庭,24歲的時候就獲得了複旦大學和東吳大學的文學、法學雙學位。畢業之後,他子承父業,活躍在了民國的律師界。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以後,英國的巡捕打死、打傷多名中國人,并且還逮捕了150餘名華人學生。這個時候,江一平站了出來,靠着替愛國學生們免費打官司,一戰成名。

少年成名的江一平,在上海灘紅極一時。當時上海灘有一個“超級大亨”叫做虞洽卿,是甯波幫的領頭羊,最擅長做走私生意,從國外運免稅物資到中國賺錢。

大家也都知道,虞洽卿這些生意需要時常與那些洋人打交道,有時就免不了會牽涉到一些法律方面的問題。于是一來二去,江一平就搭上了虞洽卿。

虞洽卿認識江一平以後,發現江一平少年才高,對自己的生意也有很大的幫助。對于這樣的人才,他肯定是想留住的,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了江一平。

雖然虞洽卿的女兒比江一平大了十歲,可是江一平卻并不介意。二人結婚之後,江一平繼續擔任律師,同時也插足商界,後來還成為了公共租界的華人董事。

眼看着這樣的日子過得那是十分舒服,可是日本發動了侵華戰争。但是虞洽卿卻找到了新的生财之路,他搖身一變,成了上海難民救濟會會長,靠着走私大米大發國難财。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那個時候,汪精衛的漢奸政府缺錢,聽說了虞洽卿翁婿二人的名聲以後,馬上就向他們伸出了橄榄枝,邀請江一平去擔任所謂的“國民政府司法部部長”。

難道汪僞政府是看上了江一平在法律方面的“才華”嗎?扯淡呢!在汪精衛這種人眼裡還有法律嗎?很明顯,汪僞政府是看上了虞洽卿家裡的錢财,是以才想着用一個官職來拉攏他們。

不過,汪僞政府的這一邀請,卻被江一平拒絕了。于是很多人會奇怪,為什麼江一平那會兒那麼有“骨氣”,敢拒絕汪僞政府的邀請,但是最後自己還是去當了漢奸呢?

事實上,江一平并不是有“骨氣”,他隻是非常清楚地知道,汪僞政府到底在打着什麼樣的“算盤”罷了。由于時勢逼人,江一平和他的嶽父虞洽卿,不得不轉身逃到了重慶。

虞洽卿和江一平來到重慶以後,就開了幾家貿易公司的運輸公司,繼續囤積居奇,大發國難财。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虞洽卿才病逝。

二、國民黨反動派的“擦鞋布”

江一平在虞洽卿死以後,能夠靠得住的靠山,基本上都倒台了。這個時候他就開始想,在一個亂世之中,一個商人手裡再有錢,但是沒有權力,金錢利益還是得不到保障。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隻有“背靠大樹”才好乘涼,是以江一平覺得必須讨好國民黨反動派。本來他就是吃律師這碗飯的,要是不跟國民黨反動派的那些官員們搞好關系,那麼他什麼也辦不成。

當時國民黨反動派不想把岡村甯次交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理,于是打算在上海随便弄一個小法庭,找幾個人裝裝樣子,走一個過場,欺瞞世人。

最初,國民黨反動派找了幾個律師,結果沒有人願意去。那時的江一平是國民黨所謂的“國大代表”,又是上海律師協會的立法委員,于是法庭就找到他和另外兩人,一起當辯護人。

在這三位辯護人中,最出名的就是江一平。當然,最不要臉的也是他。當别人在接到這個任務,都十分抗拒的時候,隻有他覺得是甘之如饴的。

因為江一平大概是覺得機會來了,是以要在國民黨反動派面前好好表現一番。再說,他認為當律師的人,替嫌疑人辯護,也是法律公平、公正的展現,并不存在什麼道德方面的問題。

一個公民未經審判,任何人都不能說他是罪犯。可是岡村甯次明顯不一樣,他不僅不是普通的罪犯,他還是侵華日軍中罪大惡極的戰犯。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早在1945年11月延安公布的日本戰犯名單中,岡村甯次就被列為首要戰犯了。因為1940至1942年期間,岡村甯次在華北地區實行的“大掃蕩”,屠殺了近百萬的中國老百姓。

法庭開庭審理案件,按理說被告人必須有辯護人。但是在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庭審理的時候,28個日本戰犯,配的全部都是美國的律師。

面對日本戰犯,中國人肯定是不會去當辯護人的。但是江一平作為一個中國人,硬是要跑出來替一個日本戰犯進行辯護,他這種數典忘祖的行為,沒有中國人能夠接受。

江一平的父親,憑借着敏銳的政治嗅覺以及一個中國人的良知,極力反對江一平這麼做,他還苦口婆心地勸告江一平。但是江一平父親做的這一切,最終都是枉然。

因為江一平非但不聽,甚至還要替岡村甯次做所謂的“無罪辯護”,并且還公然在法庭上捏造事實,颠倒黑白,嘩衆取寵。結果岡村甯次是順利脫罪了,江一平卻并未撈到什麼好處。

最終,全國的人民都知道了,有岡村甯次這麼一個背祖忘宗的無恥之徒存在了。因為這件事情,江一平的妻子也和他離婚了,他的父親直接登報和他斷絕了關系。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國民黨反動派,自然是把所有的過錯,都推到江一平的身上。因為國民黨反動派認為:岡村甯次上了軍事法庭,最後他為什麼無罪呢?都怪那個漢奸江一平,不關國民黨反動派的事。

同時,這件事情也激起了極大的民憤,為了平息群眾的憤怒,國民黨反動派把江一平所有的職務都罷免了。于是就這樣,江一平最後一個人灰溜溜地跑去了台灣。

在江一平的辯護下逃脫制裁的戰犯岡村甯次,曾在1961年親自到台灣江一平的家中拜訪,口頭上對江一平表示“感激不盡”。可是事實上,他也不能為這個衆叛親離的人做什麼。

五年之後,戰犯岡村甯次因為心髒病發作而死亡。1971年,江一平在台灣孤獨地度過了23年後,也抑郁而終了,身後也沒有子女。

結語

急功近利的江一平,為了個人所謂的前程,不惜大搞政治投機取巧,不惜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更不惜違背一個中國人的良知,跑去給一個罪大惡極的戰犯辯護。

是以江一平最後的報應,并不是衣不蔽體,也不是食不果腹,而是心靈上的永久折磨。國民黨反動派把岡村甯次能夠脫罪的責任,全部推到了他的頭上,直接斷絕了他的政治生涯。

江一平:不顧父親極力反對,為岡村甯次無罪辯護,最終結局如何?

江一平不惜一切想要得到的東西,最終全部都沒有得到。同時,他還失去了原本擁有的東西。因為他的妻子離他而去,父親也選擇和他斷絕關系,再也沒有人敢親近他。

同時,江一平這種人,已經被永遠孤立了起來。即使死後千年萬年,他也隻能做一個,永遠回不了家鄉,進不了祖墳的孤魂野鬼。這就是為了利益,出賣人格與良知的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