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節”臨近疫情防控該如何做?這場釋出會說清楚了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診病例連續8周增長,77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奧密克戎變異株,我國外防輸入壓力持續增大。全國多地的疫情形勢如何?元旦春節臨近,群眾在返鄉和外出時應該注重哪些防控需求?一文讀懂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釋出會。

關于國内疫情

全國多地的疫情形勢如何?

國家衛健委最新研判

“兩節”臨近疫情防控該如何做?這場釋出會說清楚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圖檔來源:中國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介紹,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保持比較平穩,局部地區發生由境外輸入疫情引起的本土聚集性疫情有的已經得到控制,有的正在控制之中。

雲南隴川疫情已經連續8天沒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黑龍江哈爾濱、齊齊哈爾已經連續4天沒有新增病例,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内蒙古滿洲裡疫情基本得到控制,疫情進入收尾階段。

浙江甯波、杭州、上海等地近日新增的散發病例均來自集中隔離點,疫情風險逐漸得到控制,浙江紹興仍處于持續發展的階段,疫情主要集中在封控的管控區域,當地仍然存在後續傳播的風險。

陝西西安和廣東東莞兩地的病例基因測序高度同源,為同一境外輸入源頭的同一傳播鍊,這兩地應該嚴密的控制,兩地疫情仍在繼續發展,存在進一步擴散可能。風險人員排查和重點區域管控工作正在抓緊進行。

另據央視新聞消息,陝西省今日(12月18日)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釋出會,會上通報,目前,疫情感染來源初步判定為12月4日巴基斯坦航班輸入,但是具體傳播過程尚不清晰,各傳播鍊之間缺少明确關聯性,并且陸續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陽性病例,說明已經存在一定的社群傳播,後續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疫情傳播風險較高。

總體來看,近期國内的疫情仍然呈局部散發和規模性聚集并存特征。航空口岸和陸地口岸是主要輸入途徑,主要由境外的輸入病例和相關的物品、冷鍊食品引起。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向廣東、陝西派出工作組指導地方開展疫情處置工作。閱讀原文>>>

什麼是“全鍊條精準防控”?如何實作動态清零?

國家衛健委解讀

“兩節”臨近疫情防控該如何做?這場釋出會說清楚了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圖檔來源:中國網

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介紹,從2021年8月,我國就開始進入了全鍊條精準防控的“動态清零”階段。全鍊條精準防控的“動态清零”階段實際上是指,在遵循“外防輸入、内防反彈”防控總政策的前提下,當出現本土新冠肺炎疫情的病例時,采取有效的綜合性防控措施,發現一起撲滅一起,快速切斷疫情傳播鍊,使每一起疫情都得到及時的終止,使這一起疫情的感染者“清零”,實作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種防控目标。它是中國防控的經驗總結,也是目前疫情防控的最佳選擇。

全鍊條精準防控的含義,我認為可以從傳染病防控的三個環節和兩個因素來了解。關于傳染源的防控,一是圍繞“外防輸入”施行精準遠端防控和入境後的閉環管理等。同時,精準防範通過物品的傳播。二是強化監測,如發熱門診要提高監測的敏感性。三是強化核酸檢測,如針對高風險崗位人群要切實做到“應檢盡檢”。四是強化對病毒變異的監測,及時發現變異的情況。閱讀原文>>>

關于元旦春節疫情防控

春節應當就地過年嗎?

國務院聯防聯控: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

12月1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上司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針對有個别地方發出了“就地過年”的倡議提出相關建議:

1.分類:

(1)重點區域、重點人群要嚴格執行現行的管控政策,不能因為春節而改變防控措施。

(2)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婦等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出遊與聚集。

(3)其他人員若出行,盡量做好防護,切實履行自己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2.分區:

(1)中、高風險地區(如口岸邊境、執行重大活動的地區等)可以采取較嚴格的措施。

(2)其他地區應該做好風險評估,綜合考慮風險等級、個人免疫狀态、疫情形勢等提出有力度、有溫度的政策,不能“一刀切”,展現精準防控的要求。精準平衡疫情防控與春節團聚的關系,是對各級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驗,應做好風險評估,發揮專家作用。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地不僅要考慮輸入疫情的風險,也要考慮疫情輸出風險。應做好相關預案。

(3)應給公衆提供明确的春運出行資訊參考指引。閱讀原文>>>

群眾在返鄉和外出時應該注重哪些防控需求?

國家衛健委: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今年“兩節”期間疫情防控必須高度重視,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

一是個人外出和返鄉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包括戴口罩、勤洗手,不紮堆,不聚集,1米線,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積極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做到應接盡接。

二是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的縣(市、區、旗)人員嚴格限制出行,遵守當地流行病學調查、風險人員排查、核酸檢測、健康監測和社群防控等要求。執行特定公務、保障生産生活運輸等人員确需出行的,經當地聯防聯控機制準許,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做好旅途個人防護,落實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

三是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人員非必要不出行,确需出行的須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

四是嚴格限制前往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市、區、旗),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地市的其他縣(市、區、旗)。

五是有發熱、幹咳等症狀者、健康碼“黃碼”等人員要履行個人防護責任,在未排除感染風險前不出行。閱讀原文>>>

“兩節”期間高風險崗位的從業人員出行是否會受到限制?

國家衛健委:應盡量避免出行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高風險崗位人員因工作期間接觸可能的感染人員、可能病毒污染的物品和環境的機會較多,如果防護不到位,感染風險較高。

“兩節”期間,高風險崗位人員應盡量避免出行,确需出行的須滿足脫離工作崗位14天以上、持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并在所在機關報備。旅途中,做好個人防護,提前了解并遵守目的地疫情防控規定。高風險崗位從業人員任務重、壓力大,相關的行業和機關要重視對他們的關心關愛,及時幫助解決他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閱讀原文>>>

民航局:四條“外防輸入”措施保障民航疫情防控工作

“兩節”臨近疫情防控該如何做?這場釋出會說清楚了

民航局飛行标準司司長韓光祖。圖檔來源:中國網

民航局飛行标準司司長韓光祖表示,“外防輸入”一直是民航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對涉及入境旅客服務保障的民航各機關,持續加強重點環節管控:一是航空公司配合完成遠端旅客登機前測溫、驗碼等工作;二是在航班上分區管理,分區域服務,建議旅客在飛行途中有序使用盥洗室,減少不必要的走動;三是密切配合地方有關部門,做好旅客入境後的全流程閉環管理;四是嚴格按照标準實施熔斷措施,截至目前,已累計實施391次熔斷措施,熔斷航班835班,嚴防疫情輸入。閱讀原文>>>

國鐵集團:2022年春運客運量或較2021年有較大增長

國鐵集團勞動和衛生部副主任伍世平介紹,2022年春運将于1月17日開始,2月25日結束。據預測,明年鐵路春運學生流、務工流、探親流等基本出行需求仍将保持一定規模,客流量較2021年春運有較大增長,春運疫情防控工作面臨較大考驗。

2022年鐵路春運能力較2019年提高10%左右,售票和乘車組織時将嚴控列車載客率,有條件的列車實行分散售票,為疫情防控提供相對寬松、較為有利的運力條件。閱讀原文>>>

針對鐵路部門春節期間如何加強貨運防控,特别是加強口岸站進口貨物的防控的問題,伍世平介紹,按照“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的總政策,我們将堅持“人物同防、聯防聯控”的原則要求,将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貨物運輸的各個環節。

編輯 王曉琳 校對 吳興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