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剛剛釋出!陝西此次疫情感染源初步判定!後續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今天(12月18日)舉行陝西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三十七場新聞釋出會。陝西省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近期全省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剛剛釋出!陝西此次疫情感染源初步判定!後續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12月9日-18日12時,陝西累計報告本土感染病例27例(确診21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其中西安市4個區26例(确診病例20例:碑林區5例,雁塔區11例,未央區2例,灞橋區2例,無症狀感染者6例:雁塔區3例、碑林區2例、未央區1例),延安市1例确診病例。病例報告時間分别為9日、12日、13日各1例,15日4例,16日9例,17日7例,18日4例。疫情總體處于快速進展期。

感染來源

12月4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堡航班PK854入境西安,共180名乘客,集中隔離在西安市灞橋區瑾程酒店,截止12月17日該航班已報告6名境外輸入确診病例。省疾控中心對其中4名境外輸入病例進行全基因測序,全部為VOC/Delta-印度變異株(B.1.617.2)。

目前,我省已對12月9日-16日報告的12名本土病例完成了全基因測序,所有12個人的測序結果均與12月4日巴基斯坦伊斯蘭堡PK854入境航班報告的境外輸入病例高度同源。據此初步判定,我省此次疫情為境外輸入引起的本土疫情。

劃定風險區

啟動全員核酸檢測

目前,西安市劃定中風險地區11個。截止18日12時,長安大學渭水校區完成兩輪核酸檢測5.2萬人次,第三輪核酸檢測正在進行中;雁塔校區完成三輪檢測4.54萬人次。在雁塔區、灞橋區、曲江新區、未央區等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累計342.12萬人次,330.1萬人次核酸檢測為陰性,其餘正在檢測。

風險研判

目前,疫情感染來源初步判定為12月4日巴基斯坦航班輸入,但是具體傳播過程尚不清晰,各傳播鍊之間缺少明确關聯性,并且陸續在全員核酸檢測中發現陽性病例,說明已經存在一定的社群傳播,後續疫情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疫情傳播風險較高。

下一步重點工作

(一)全力控制疫情傳播擴散。全面壓實“四方責任”,嚴格落實“四早”要求,加壓加力流調溯源、追蹤管控、核酸檢測,查清楚病毒來源、查清楚傳播途徑、查清楚涉及人員,盡快完成對全部密切接觸者、次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控,加強對關鍵部位、重點人群和重要場所的精準防控,以最快速度切斷傳播鍊條。同時,緊盯入境人員和外省重點地區來陝返陝人員,繼續查驗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全面核查、精準排查,分類處置、不漏一人,紮實做好外防輸入工作。

(二)堅決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對西安口岸入境人員,繼續落實從口岸入境、檢疫、核酸檢測、轉運分流、隔離觀察到居家隔離、居家健康監測等全鍊條閉環管理。對外省口岸隔離期滿來陝返陝人員,繼續執行提前聯系、抵達後“點對點”轉運至目的地,補足我省隔離觀察、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閉環管控要求。對口岸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等的高風險崗位人員,嚴格落實底數清晰、人員固定、規範防護、全程閉環、高頻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等防控要求,做好崗前教育訓練。加強病毒變異和疫情趨勢研判,針對病毒變異及傳播特點,評估各類從業人員防護措施的有效性,有針對性地完善本地區本行業防控措施。

(三)強化人員安全有序流動。“雙節期間”提倡非必要不流動,倡導“就地”過年。嚴格控制高鐵、列車、長途客運汽車等交通工具載客率,減少交通工具内人員聚集和走動,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離,做好佩戴口罩、手消毒等個人防護。加強對旅遊、交通、餐飲等行業從業人員的健康監測和管理,督促引導工作期間做好個人防護。各地農村地區和城市社群要做好14天内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市、區、旗)旅居史人員、口岸的高風險崗位人員以及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和發熱門診等的高風險崗位人員等重點返鄉人員的摸排和網格化管理。相關人員返鄉後做好健康監測,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

(四)強化多管道監測預警。進一步強化發熱門診“哨點”作用,嚴格落實發熱病人閉環管理要求。所有發熱病人全部進行核酸檢測,4-6小時内回報核酸檢測結果,檢測結果回報前全部留觀。不具備診治條件的醫療機構,特别是診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得正常診治具有新冠肺炎可疑症狀患者。做好口岸通道、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等重點場所從業人員健康監測,收集“陝藥通”藥店購藥人員、發熱門診、教育機構、各級醫療機構、農貿市場等重點場所的人和環境核酸檢測情況,并密切關注網絡媒體等多管道預警資訊,建立多點觸發監測預警機制,提高資訊研判和預警響應的及時性。

(五)強化重點環節疫情防控。弘揚節約風尚,盡量不舉辦大規模人員聚集性活動,提倡家庭聚餐聚會等不超過10人,提倡“喜事緩辦,喪事簡辦,宴會不辦”,确需舉辦的盡可能縮小活動規模。承辦5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餐飲機關須嚴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定就餐人員落實掃碼、現場測溫和佩戴口罩等措施後進入就餐場所,做好餐廳的通風消毒工作;自行舉辦5桌以上宴會等聚餐活動的個人,須向屬地社群居委會或村委會報備,落實屬地疫情防控規定。

公共交通工具、旅遊景區、飯店飯店、影院劇院、文博場館、娛樂場所、上網服務場所、商場超市、集貿市場、洗浴場所、體育場館、建築工地、工廠工廠中的房間、社群棋牌室、麻将館等人群密集場所,要落實“戴口罩、逐人逐次掃碼測溫、核驗通信大資料行程卡”等防控措施,督促落實新冠病毒疫苗加強針接種,強化健康監測和核酸抽檢,執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

(六)強化疫情防控科普宣教。各地要多管道開展科普宣傳,教育引導公衆加強自我防護,在公共交通工具、電梯等密閉場是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場所全程規範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咳嗽、打噴嚏時注意遮擋,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離。室内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60歲及以上老年人和嚴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應盡量減少去人群聚集場所。加強政策宣傳,講清加快接種的意義和接種加強針的必要性,在堅持知情、同意、自願的同時,進一步強調接種義務和責任,引導群衆特别是60歲及以上老年人提高加強針接種率。

更多内容歡迎關注

第一新聞視訊号

更多重要内容

來源:起點新聞App記者:宋蕊 張鋼鋼新媒體編輯:劉璐 王玥瑤

稽核 :周新麗 陳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