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湖南是中國抗日戰争相持階段正面戰場的主戰場,日軍自1938年10月占領武漢以後不久,始終将侵華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即十個師團和六個獨立旅團部署在湖北,廣東兩個戰區,對湖南保持夾擊之勢,多次對湘西發起進攻。

國民政府為了保住湖南,調集了全國四分之一的陸軍,即53個步兵師抵抗日軍的侵略。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争中,中國軍隊在湖南頂住了日軍一次又一次進攻,保衛了陪都重慶的安全。在這期間,中國軍隊并不是屢屢受挫,1945年,74軍一個剛換裝美械裝備的步兵營,就創造了擋住日軍一個師團七天七夜的奇迹。

虎贲軍74軍

74軍的曆史并不久,這支部隊是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新組建的部隊,剛組建的是由51師和58師組成,後來又加入了餘程萬的57師。74軍的首任軍長俞濟時是蔣介石的親信,是以這支部隊不論是在兵員素質上,還是在武器裝備上,都很不錯。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74軍首任軍長雖然是俞濟時,但這支部隊真正發展起來,最後發展成為國軍頭号主力,還是靠他的第二任軍長王耀武。王耀武畢業于黃埔三期,但是由于精明能幹,善于人情世故,他的職務比很多黃埔一期學長升得都要快。

王耀武早年曾做過小推銷員,是以很擅長人情世故,即使是後來身居高位後,依然很尊重以前的老師和學長。王耀武不僅僅是嘴上客氣,逢年過節,都要給指揮他的機構人員送去禮物和津貼,而且還不辭辛苦地親自去安排辦理,務必讓大家都妥妥帖帖,舒舒服服。

在軍事指揮方面,王耀武堪稱是一員悍将,王耀武

被我軍的進階将領稱為國民黨内少有的幾個明白人之一,蔣介石稱贊這個學生(王耀武是黃埔三期)“善于帶兵,有指揮才能”,甚至當時人有說“甯碰閻王,莫碰老王”,“三李不如一王”,三李指的就是李玉堂,李延年,李仙洲,這三個人都畢業于黃埔一期,都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是卻不如王耀武。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全面抗戰爆發後,王耀武指揮74軍參加了所有的大型會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三次長沙會戰,長衡會戰,再到湘西會戰,每一次打得都十分精彩,而武岡戰役就發生在湘西會戰期間。

湘西重鎮武岡

1945年初,日本帝國主義經過太平洋戰場上幾次決戰的打擊,已經是強弩之末。但是為了挽救潰敗的命運,日軍決定發動以攻占芷江機場為目标的湘西會戰,企圖一舉摧毀芷江機場,保證湘桂,粵漢兩條鐵路的暢通,以利華南日軍轉進到沿海地區對付美軍登陸。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湘西芷江素有“滇黔門戶,全楚咽喉”之稱,是通往西南諸省的要道,抗戰爆發後,這裡的地理位置也越發重要。到1945年,芷江的軍隊和軍事機構已經達到了200多個,軍隊聚集了十餘萬人,此外,美軍空軍,後勤人員也達到了6000餘人,芷江機場成為了對日軍威脅最大的機場。

僅1944年12月到1945年3月,芷江機場的中美聯合空軍就出動戰鬥機783架次,給南北交通線上的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1945年4月,日軍第20軍司令官版西一良指揮五個師團又三個獨立混成旅團共十餘萬人的兵力,向湘西重鎮芷江發動進攻。

針對日軍的進攻意圖,中國軍隊調集了第四方面軍外加第三方面軍的一部分兵力,對日軍展開反擊。第四方面軍是當時中國軍隊的精銳力量,司令長官是王耀武,下轄74軍,100軍,73軍,18軍等中國軍隊,新六軍也被蔣介石從緬甸戰場調回來,擔任此次戰役的預備隊。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武岡城是湘西重鎮,自然也是日軍此次進攻的重點,武岡城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城,最早建于西漢時期,有2200多年的曆史。武岡縣城三面環山,東面和邵陽連接配接,西面是遂甯南與新甯、城步,北與洞口毗鄰,地理位置極為重要,是湘西的軍事重鎮,也是湘西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

74軍死守武岡

駐守武岡的是74軍58師172團1營,營長葛道,戰役開始之前,這支部隊已經全部換裝了美械裝備,并且增加了沖鋒槍,噴火器的數量。武岡縣城由于曆史原因,有完成的城牆和護城河,74軍這個美械營利用城牆和護城河,在外圍修建了很多的防禦工事和三道封鎖線。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為了幫助當地部隊守衛武岡,老百姓用過年吃的糯米配合三合土在城外建立了一道防線,使城牆變得更加堅固。當時日軍負責攻打武岡的是日軍68師團,68師團除了一個旅團去打武陽外,剩下的一個旅團,包括師團所屬的坦克裝甲部隊,還有一個重炮聯隊,全部都來攻打武岡。

當得知守衛武岡的隻有中國軍隊一個營的時候,第68師團一名滿臉是絡腮胡子的大隊長說道:“幾個小時就可以拿下武岡,到時候在武岡城裡刮臉。”不過74軍官兵很快就讓日軍見識到了中國軍隊王牌部隊的戰鬥力。

1945年4月27日,日軍68師團集中十餘輛坦克和近百門大炮對武岡城進行炮擊,不過武岡城牆之前加強過,日軍的炮擊并沒有炸破城牆。58師一營随即展開針鋒相對地反擊,日軍連續發動了幾次沖鋒,都沒有突破一營防線,還遭受了慘重的傷亡。

日軍第20軍司令官版西一良得知68師團連一個武岡城都拿不下,怒斥在前線指揮的關根旅團長無能,喝令他們必須在兩日之内拿下武岡,否則軍法從事。到了這種地步,日軍不得不組織敢死隊沖鋒,當時的日軍都是剛拉上去的新兵,早就沒有了抗戰初期的那種戰鬥意志,組建敢死隊的消息傳出來後,竟然沒有一名日軍主動站出去參加敢死隊,最後還是采用抽簽的方式組建了一支150人的敢死隊。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這150名敢死隊員每個人身上都背着一個巨型炸藥包,準備在靠近城牆後引爆,炸掉城牆,大多數日軍敢死隊員都被我軍擊斃了,但還是有極少數的敢死隊員跑到了城牆下,将城牆炸破了十幾個洞口,守城的士兵和老百姓迅速組織起來,将洞口全部堵死了。

關根旅團長看敢死隊都沒有用,便采用人海戰士,日軍一度架設起雲梯往上爬,74軍官兵于是用噴火器燒斷木梯,用湯姆遜沖鋒槍沖着沖鋒日軍掃射,武岡城下護城河的水都被鮮血染紅了。

在關鍵時刻,王耀武下令44師前去增援,44師趕到日軍第68師團後側後,立刻發動進攻,日軍以為是中國軍隊主力來了,立刻撤退,城内的守軍也都沖出城,裡應外合,對日軍形成夾擊。還有少數日軍逃到了深山老林裡,部隊不便出動大股兵力進山圍剿,于是讓地方民團領着老百姓去山裡抓日軍俘虜,規定每抓一名日軍俘虜,獎勵法币一萬元。

當地老百姓早就對日軍恨之入骨了,是以很快就捉到了十餘名日軍俘虜。當日俘們被押解至武岡城時,市民們都争相前來觀看。這些日俘一個個都低着頭,滿面愁容,其中一個士兵還穿着搶來的帶花邊黑色女褲。一個少尉軍官是日本明治大學的畢業生,受審時,他用筆書寫了“通通完了”四個字,便閉口不言,絕望悲觀的情緒溢于言表。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日軍半個師團血戰七天,擊潰日軍

武岡戰役,74軍一個美械營和擁有坦克重炮的日軍半個師團激戰一個星期,最後還能配合增援部隊發起反攻,不得不說是抗戰期間的一個奇迹。武岡戰役也隻是湘西會戰的一個插曲,整個湘西會戰,中國軍隊都是以壓倒性的優勢碾壓日軍,給日軍造成了沉重的傷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