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衆所周知,随着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如今有能力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了,據我國有關部門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我國機動車保有量高達3.9億輛,而汽車的占比高達76%,足足有2.97億輛,規模非常大。

另外如今汽車保有量超100萬輛的城市數量也越來越多,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超100萬輛的城市足足有76個,相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7個,這其中保有量超200萬的城市有34個,超300萬的城市則有18個,足以證明我國群眾對汽車的熱情。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而這種熱情也讓汽車行業發展的越來越火熱,相關的汽車企業也随着得到長足的發展,以長城汽車為例,據其财報資料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長城汽車實作營收達907.97億元,同比增長了46.11%,而淨利潤則達46.45億元,同比增長了91.13%,非常驚人。

同時除了長城汽車以外,像長安汽車、比亞迪、廣汽集團等汽車企業在2021年的業績表現都相當亮眼,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大企業都不斷發展的當下,有一個汽車企業卻深陷破産重整之中,這個企業就是華晨汽車。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深陷破産重整

其實早在2020年末,欠債上千億元左右的華晨汽車就已被申請破産重整,但直到現在華晨汽車依然沒有重整完畢,早在2021年9月份的時候,華晨汽車的重整計劃就已延期一次,而在2021年12月初,華晨汽車的破産重整計劃又一次的被延期,這次延期時長一直到2022年6月,作為老牌汽車企業,華晨汽車如今面臨的局面不免令人唏噓。

可能有很多人對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其實華晨汽車的來頭相當大,作為遼甯省的重點國有企業,曾經的華晨汽車算是我國汽車工業自主品牌的主力軍,也曾登上過中國企業500強的榜單,可以說華晨汽車之前的規模是相當大的。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而且其自主打造的汽車品牌“中華”和“金杯”在汽車市場上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尤其是中華轎車,作為我國中進階自主品牌車輛,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第一,那麼如此規模的汽車企業,為何會淪落至今天破産重整的境地呢?

第一個美國上市的國企

其實想知道原因,需要先了解一下華晨汽車的過去,其實最早華晨汽車這個品牌的出現,僅是為了讓金杯汽車上市,在90年代左右,當時已擁有兩個汽車制造廠的沈陽決定創辦第三個汽車制造企業,在合并了50餘家企業後,金杯汽車誕生了。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但是對于已經擁有兩大汽車制造廠的沈陽來說,金杯汽車的出現可謂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幾乎拿不出更多的餘力支援,為了讓金杯汽車能夠得到發展,金杯汽車隻能選擇出讓股權來募集資金,最後由海南華銀國際信托和一位叫仰融的人合資成立了金杯客車,占股分别為金杯60%、仰融25%、華銀國際信托15%。

成立伊始,金杯客車就在市場上一炮而紅,其生産的客車迅速成為當時的銷量冠軍,而當時已經收購回華銀國際信托手中股份的仰融為了讓金杯在美國上市,選擇創辦了華晨中國,通過轉讓股權、換股等操作,手握51%金杯汽車股權的華晨中國成功在美上市,成為了我國第一個在美上市的中國國企。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放棄自身技術

上市之後的華晨汽車一邊繼續生産金杯客車,一邊創辦了轎車品牌“中華”,同時在2002年,華晨中國與寶馬集團達成合作,推出了合資品牌“華晨寶馬”,算是達到了企業的巅峰,但是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這之後華晨中國就盡顯頹勢,汽車銷量大幅下滑

為了扭轉局面,華晨中國選擇押寶在外資技術上,當時的華晨中國董事長祁玉民為了獲得寶馬集團的技術支援,選擇将手中的财務權、銷售權等都讓給了寶馬集團,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局面,但也讓寶馬集團掌控了華晨寶馬的銷售體系,為日後寶馬收購華晨汽車埋下伏筆。

又一國産車企陷“破産重整”,欠下上千億債務,或将被寶馬收購?

之後在合資股比放開政策公布後,華晨寶馬更是将華晨中國和寶馬集團的持股比例從50%:50%變為25%:75%,而讓出大筆股權換來的僅是寶馬集團一期項目的投資,雖然這讓華晨寶馬的銷量進一步增加,但是相應的,華晨汽車的自主品牌“中華”、“金杯”等卻紛紛衰敗,讓人無語。

可以說華晨汽車會淪落至今天破産重整的境地,與其放棄自身技術研發,迷信外資技術有很大的關系,作為一家汽車企業,不想着怎麼提高自身的技術水準,隻想着靠别人淘汰下來的技術,最終失敗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不知道未來破産重整成功後的華晨汽車能否吸取教訓,重制往日的輝煌呢?我們拭目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