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在我國的封建社會時期,除了部分的官員一直身居高位,家纏萬貫,衣食無憂。很多貧苦家庭和普通家庭的百姓要想出人頭地,隻能依靠讀書或者是參軍報效朝廷。畢竟參軍是用生命作為賭注的,而且很多人的身體素質是不适合參軍的,是以大多數人是會選擇寒窗苦讀,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當官的機會,哪怕是一個九品芝麻官。

權利和财富對于百分九十九的人來說都有着極其強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在古時候,你甚至可以掌握着别人的生殺大權。學子們寒窗苦讀數十載,就為了可以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在明朝和清朝的時候,很多人更是渴望做官,畢竟那時候有着"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俗語,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清朝的官員受賄A錢有多麼的嚴重。在清朝的滿朝文武官員中,一次都沒有收到過賄賂的,或者說從來沒有A錢過的是屈指可數的。清朝有一位官員是三朝老臣,他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清官。他就是孫嘉淦,從康熙年間到雍正即位,最後到了乾隆成為一代君主,他一直都在朝廷為官。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孫嘉淦就是出生在貧苦家庭的孩子,但是他小時候就十分好學并且很聰慧。在這份天資和自己的努力下,在康熙年間,他考中了進士,也由此開啟了自己的仕途。在雍正即位之初,孫嘉淦敢于谏言,雖然惹怒了雍正,但是在其他幾位大臣的求情之下雍正并沒有治罪于他。而且在事後雍正自己也想明白了,他知道孫嘉淦這樣的才是可以任用的肱股之臣。他不僅給了孫嘉淦贊賞,還開始委以重任。雍正在位期間,孫嘉淦一路晉升,到雍正離開人世的時候,他已經是當時的吏部侍郎了。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在乾隆即位之後,也一直在提拔孫嘉淦,他甚至在第二年成為了任刑部尚書。孫嘉淦的清明和公正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受到了乾隆的誇贊以及衆人的尊敬。後來的他不僅是刑部尚書,還成為了吏部尚書。有一定史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吏部的工作就是掌管國家的官員的挑選,吏部尚書則是掌管着整個吏部的人,那麼自然就是十分重要的官職,甚至可以說是百官之首。是以很多富貴家庭的人都想通過孫嘉淦走捷徑,多次賄賂他,但是他都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們。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正是因為孫嘉淦的過于清明和正直,雖然很多人欣賞他也欽佩他,但是他是以得罪了很多人。是以在乾隆年間他因為謝濟世一事處理不當被革除職位,最後直接自己申請告老還鄉了。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一直在朝為官,可以回到家鄉對于孫嘉淦來說其實也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畢竟他也有這麼大的年紀了,但是有一件事情卻讓他開始煩惱。那就是他沒有大量财富,那時候的官員都有着衣錦還鄉的說法,這樣回到家鄉之後才會被百姓和地方的官員熱情相待。後來他想到了一個下下策,他命人在五個木箱子中裝滿了磚頭,蓋上後别人也不知道裡面到底是什麼,這樣在外人看起來他就是生活無憂的返鄉了。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但是讓孫嘉淦出乎意料的是這件事情竟然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官員狀告去了乾隆那裡,因為乾隆了解孫嘉淦的為人,是以他知道以後就立刻派人去調查這件事情。當派出去的人回來告訴乾隆真相的時候,乾隆覺得既感動又好笑。乾隆為了表揚孫嘉淦,也為了表示對他多年為官的辛苦的慰問,就派人将孫嘉淦五個木箱子裡面的石頭全部都換成了真的金銀珠寶。

清官太寒酸怕被鄉親取笑,運了5箱磚頭,皇帝聽聞:換成真金白銀

這件事被後世廣為宣傳,也能稱得上一段佳話了。為官清廉本來就是應該被弘揚的美德,孫嘉淦所想出的這個下下策差點毀了自己多年來積攢的名聲,還好他幸運的遇見了乾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