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我們常說“手是女人的第二張臉”,雖然大家往往把保養的重點放在臉上,但事實上,手受到的傷害遠比臉要多得多,“人老先老手”就是這個意思了。

對于新時代的女孩們來說,擁有纖纖細手是夢寐以求的,但是骨骼的發育早早就結束了,那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延長指甲來提供好的視覺效果,在這一訴求下,美甲業在近幾年發展得是風生水起。

可你能想象得到嗎,如果把時間倒退到數百年前的清朝,能夠有資格開一家美甲店估計也就隻有深居後宮的娘娘們了,為什麼這樣說呢?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戴寶石護甲縫小孩鞋子劇照

一、一個小玩意背後的意義

1、影視劇中的細節

我們在看清宮劇的時候,應該都能發現一個細節,這些皇帝的嫔妃們在無名指或者小指上都會有長長尖尖的護甲,上面雕刻鑲嵌了很多寶石和黃金。

如果心再細一點,就能夠在《甄嬛傳》和《如懿傳》中發現,不同出身,不同等級的妃子,她們手上的護甲是完全不一樣的。說一個細節吧,《如懿傳》中弘曆還是王爺的時候選老婆,當時青櫻出場的時候手上就有護甲,而其他格格都沒有。

在整部劇中,如懿在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護甲,一開始的銀雕花護甲,成為妃子後的寶石護甲,打入冷宮時都被脫掉,換成隻有景泰藍的護甲,後來成為皇貴妃,就成了全部鑲滿寶石的護甲了。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如懿手戴鑲滿寶石的護甲劇照

按說她在格格的時候應該是不能佩戴的,被打入冷宮的時候就更沒有資格佩戴了,甚至在生活上也有很多事情要親力親為,這帶着護甲也十分不便,那麼她堅持的原因是什麼呢?可能很多朋友認為是愛美之心,其實不是,這就是身份的象征。

在出場的時候她就和别人不一樣,因為她出身于顯赫的烏拉那拉氏,她的親姑姑是當今母儀天下的皇後,是以她才有資格随時随地的佩戴護甲,即便後來落魄了,這份驕傲也不能丢掉。

縱觀有清一朝,嫔妃的護甲其實就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是她們奮不顧身去保護的。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如懿戴隻有景泰藍的護甲劇照

2、護甲的演變

事實上,這種特殊的裝飾品并非是滿清貴族發明和使用的,根據考古資料顯示,在漢代的一個墓葬中,就出土過金質的護甲,它由上而下都是由輕薄的金片彎卷而成的,以螺旋形态不斷向上延伸,甚至可以随意的去調節自身的長度。

這是因為在清朝之前,女子們雖然有留指甲的習慣,但白天一般是不佩戴護甲的,隻有在晚上睡覺的時候才會戴上,以防止不小心将指甲弄斷。

《韓非子》中記載,戰國時期,南韓的國君韓昭侯身邊的近臣都留着長長的指甲,由此可見,最早的時候留指甲并非是女子的“專利”,而是男女共有的一種習慣。

究其原因,一是漢民族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認為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能輕易的損傷,二是古代統治階層一般都不愁吃喝,指甲自然會越長越長,反正又不用勞作,留着反而很美觀。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女子留着長長的指甲劇照

二、“好看”的指甲有多難留

1、必要的條件

到了明朝中後期,護甲就開始在後宮普及開了,但是并沒有規制上的嚴格要求,到了清朝,後宮中就有了“留甲熱”,這其實也和滿洲貴族的服飾特點有很大習慣。

滿洲人的傳統發飾是“兩把頭”演變過來的“旗頭”,整體比較寬大,女子們穿的也都是類似旗袍的服裝,比較寬大,腳下踩着花盆底增加身高視覺沖擊力,這種審美之下,如果把手伸出來是胖胖的、短短的,那豈不是很難看?

是以明朝後宮中留下的護甲就被滿洲人給利用了起來,并很快成為了一種潮流。但有意思的是,清朝的妃嫔們很快就發現這個小玩意不隻是襯托美麗那麼的簡單。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滿洲人的傳統着裝劇照

像皇後、貴妃這個級别的女人,自然身邊不缺侍候的人,也有大量的銀子可以花,大量的賞賜可以享用,她們把指甲留起來,也是本着怎麼奢華怎麼來。

到了比較低的答應、常在這樣級别的,家庭背景不強大,身邊沒多少仆人,月俸也很少,甚至還要不定時參加勞動,這個時候自然留不起指甲,也戴不上好看的護甲了。

其實不少女性朋友應該有體會的,留指甲可不是個輕快活,而根據記載,清朝妃嫔的指甲一般都在三寸左右,一寸相當于3.3厘米,這對于現代人來說根本是很難做到的,即便是努力的留,一旦保養不到位或者一個不小心,指甲瞬間就會斷掉,長期保持的難度可想而知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貴妃手戴護甲劇照

2、費時費力的保養

嫔妃們刻意留着指甲,就需要注重保養,每天晚上要把手放到溫水裡進行浸泡,等軟化後再用銀質的小鉗子慢慢的矯正和修護,裁剪成流行的款式,再塗抹上比較高檔的花汁進行染色。

為了保證指甲呈現出晶瑩圓潤的狀态,妃嫔們也很注重自身的營養補充,有時候還會突發奇想的研發出專門用作指甲保護的“養生餐”和“養生茶”食用。說實話,能夠做到這一步,沒點資産上的硬實力是玩不轉的。

随着時間的推移,清朝後宮服飾方面的制度和體系逐漸完善,對于不同等級的妃嫔應該佩戴什麼樣的護甲有了嚴格的限制和要求,是以對于深居後宮中的女人們來說,這就正兒八經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征。

像晚清“垂簾聽政”的慈禧老佛爺,她的指甲最長的時候就到達過七、八寸長,也不知道平時生活方不友善。

清朝娘娘的指甲有多長?對她們來說,這不是單純的指甲,而是地位

圖檔:慈禧老佛爺佩戴的護甲劇照

當然了,對于後宮的其他嫔妃來說,平日裡研究一下怎麼留指甲,怎麼保養指甲也算是不錯的事情,畢竟她們大都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被冷落在了後宮之中,這也算是給枯燥的日子增加點樂趣吧。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