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越秀院本部和黃埔院區之間隔着46公裡的距離。為了救治一名在黃埔院區腦出血、血腫的在治癌症患者,醫院神經外科牟永告主任用40分鐘趕到了黃埔院區,并與醫院骨軟科王晉主任聯合啟動了跨越46公裡空間的神經外科急診手術關聯機制,成功将患者搶救了下來。這一幕生死時速般的救援,就發生在11月23日晚上,連接配接兩個院區之間的路上。

骨惡性良性腫瘤患者顱内血腫,神外專家飛馳救援

11月23日晚上21:30左右,在中腫黃埔院區2号樓10樓骨與軟組織科,值班醫生吳昊發現患者李大爺出現了異常狀況,一次用力排便後他突然開始頭痛、嘔吐……經急診檢查,李大爺的頭顱CT顯示為顱内血腫。老人是一位肝癌骨轉移患者,一周前,骨軟科王晉主任經檢查後,馬上連同肝髒外科、放療科等科室進行MDT會診,制定了周密的診療方案,并于11月15日順利完成了腰3椎體前後入路全切手術。術後,李大爺恢複得不錯。之後,他連續5天便秘,一次努力排便後,李大爺突然出現嘔吐等症狀。吳昊醫生馬上聯系了患者主管醫生宋國徽和骨軟科王晉主任,并緊急撥通了越秀院區神經外科急會診的電話。

時間就是生命,為了能以最快速度進行搶救,骨軟科王晉主任經檢查後王晉主任與神經外科牟永告主任共同啟動了越秀-黃埔院區神經外科急診手術關聯機制,多學科高效配合展開搶救:骨科同僚在王晉主任指揮下,盡快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了病情,簽署手術同意書,并完善術前檢查;手術室及麻醉科也做好了急診手術的準備;越秀院區,接到急會診電話的林富華醫生,趕忙跑到手術室,向當日三值牟永告主任進行彙報。

剛剛完成第三台手術牟主任,立即仔細閱讀了患者的急診CT片,發現老人左額颞頂部急性硬膜下血腫,血腫量達到60ml,中線移位8mm,情況危急。必須急診行顱内血腫清除術。

這是在中腫黃埔院區進行的第一台開顱手術。牟永告主任和林富華醫生迅速準備了相關器械及耗材,一路小跑出發救援,而剛剛完成手術的張湘衡副主任醫師主動留守病房;同時,醫院正門口,總值龍文隊長已經安排好了交通車,随時準備奔赴黃埔。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途中,牟永告主任還在繼續與相關科室落實手術的準備工作。

無縫連結,圓滿完成黃埔院區首台開顱手術!

司機宋建立師傅全神貫注,疾馳40分鐘後,牟主任與林醫生終于在午夜12點之前趕到了黃埔院區。此時的黃埔院區手術室,仍是燈火通明。

牟主任和林醫生趕到手術室時,骨軟科宋國徽醫生與手術麻醉科的醫護人員已經在為術前準備忙碌着。麻醉科二值李永春主治醫師正在施行氣管插管及動脈穿刺置管,3名手術室護士以及2名主管的醫生也正在做好準備工作,麻醉、擺體位、确定切口、消毒鋪巾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骨軟科醫生與手術麻醉科醫護人員正在做術前準備

為了減少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林富華醫生在牟主任的指導下,采用内鏡配合顯微鏡的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清除了血腫。三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患者很快就恢複清醒,意識狀态也明顯好轉。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在牟永告主任指導下,林富華醫生為患者進行手術。

此時已是淩晨4點,傳回越秀院區的路上,牟主任對林醫生打趣道:“富華,我們也算是見過淩晨4點的黃埔院區了。”

未雨綢缪,提前制定預案“派上大用場”!

黃埔院區雖然暫未開設神經外科,但是面對于神經外科急診,中腫早已未雨綢缪。黃埔院區開業之際,徐院長與武書記就對于可能發生的神經外科急診情況作了訓示。牟永告主任、支部書記賽克、麻醉科曾維安主任、手術室劉豔玲護士長與醫務處韋玮處長、周峰副處長積極協調,并提前與主管黃埔院區的孫穎副院長、黃埔管理辦的曹蔚玮主任系,到黃埔院區現場考察落實了手術器械、裝置及人員事宜,并制訂出一套完整的預案。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神經外科牟永告主任、賽克書記至黃埔院區,與手術室護長提前制訂應急手術方案。

也正是有了這套未雨綢缪的預案,這場跨院區、跨專科的協同作戰才進行得如此順利。有了這一次的成功經驗,黃埔院區與越秀院區的神經外科急會診機制将會越來越成熟。

“11月23日又是如常忙碌的一天。但不同的是,這個深夜,我接到黃埔院區急會診電話,和牟永告教授一起,從越秀緊急出發,趕到黃埔院區,與骨與軟組織科、手術麻醉科、ICU等多個科室的同僚們并肩作戰,圓滿完成了黃埔院區第一台開顱手術!

46公裡外在治癌症患發腦血腫,廣州專家40分鐘趕到救援

淩晨4點,神經外科牟永告主任、林富華醫生結束手術準備從黃埔院區離開返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每當遇到神經外科手術間22點後仍燈火通明時,牟永告教授總會想起這段納蘭詞,這天,我也深深進入到了現實的場景。”

——摘自神經外科林富華醫生臨床随記

采寫:南都記者 王道斌

通訊員 陳鋆 宋國徽 李永春 張小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