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汽車行業邁入新能源時代後,寶馬率先拿MNI品牌“開刀”,攜手長城汽車助其轉型純電動品牌。2018年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協定,各占50%股份成立光束汽車。2019年張家港生産基地開工,預計2022年投入使用。從最近曝光的試驗車諜照來看,工廠已經具備整車制造能力,意味着MINI電動版正式進入量産倒計時階段。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主攻年輕一代的MINI,如今順應浪潮完成電動化轉型,未來理應大有所為。但市場瞬息萬變,整了容的舊愛,未必能搶得了新歡的風頭。以車少個人拙見,電動化的MINI,不定能達到燃油車領域的高度。

MINI其實已推出了純電車型ELECTRIC,去年全球銷量1.76萬輛,也算是個不錯的成績,但地域需求影響了資料含金量。由于歐洲國家市區道路普遍比較狹窄,消費者對小型車有一定需求。大衆ID.3、雷諾ZOE和現代KONA等小身材車型,都成為歐洲最暢銷的純電車型。可脫離了得天獨厚的交通環境支援,它們的市場表現就一言難盡了。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10月份登陸中國市場的大衆ID.3,設計與歐洲在售ID.3完全相同,是一款原汁原味的純電動車型,可上市至今單月最高銷量僅2646輛。歐洲最暢銷的純電車之一,在中國市場算是吃了閉門羹。這裡面固然有産能、管道和宣傳等影響,但大多數人隻願遠觀,恐怕還是礙于它緊湊型轎車的身份。畢竟ID.3起步價15萬元,不是誰都有勇氣為信仰買單。

而MINI無論如何改造,都不可能甩脫小車身份。是以實作電動化後,也不免會陷入水土不服的境地。可能有朋友要說了,品牌、設計和技術,依舊能支撐MINI博取年輕群體歡心。可新能源時代下,燃油車的賣點邏輯,與純電車截然不同。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可愛乖巧的設計、簡單便攜的操控和頭等艙般駕駛感,是MINI逐鹿市場的三件“法寶”。然而新能源時代浪潮襲來,優勢壁壘也能被其他廠商攻破。幾乎所有廠商,打造純電車時都抛棄了燃油車設計理念,緻力于創造科技未來感。長城汽車旗下的歐拉品牌,更是專注女性群體專屬設計。另一邊,純電動車型采用三電系統,燃油車技術對操控影響有限。

再有,輔助智能駕駛系統,是純電動車的最大賣點。可從現實情況來看,長城和寶馬強強聯手,也未必能向電動化MINI注入多少智能駕駛技術。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長城汽車旗下的高端智能車型機甲龍,超智能感覺系統由雷射雷達、高清攝像頭和超音波雷達等,共38個智能化感覺元件組成。硬體裝置水準過硬,但這并不代表能夠實作出色的智能駕駛,因為輔助駕駛系統需要不斷吸收路況資料,才能精準識别路況做出正确行為。長城汽車的資料庫,并沒有積攢多少智能測試路況資訊。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還是很容易被欺負的。歐拉等其他品牌,談不上有什麼智能駕駛技術。至于寶馬,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尚在摸索階段。

設計和操控不再強勢,智能駕駛技術含金量堪憂,其實倒也未必是大事。最關鍵的是,市場引導消費者觀念轉變,嚴重打擊了MINI的“身份”。

寶馬MINI電動版,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五菱宏光MINI EV等微型車崛起,讓不少消費者有了一種廉價認知:“那麼小的純電車,肯定是低端産品。”MINI純電版車身資料,與這些小型車相差無幾。而MINI标志識别度并不高,這就很容易被人認為是低廉代步車。這種“降範”認知,追求面子的年輕群體,怕是難以接受吧。

當然,MINI肯定會大肆宣傳,樹立自己的豪華形象,但影響認知的程度十分有限。電商“雙11”為什麼不直接弄最低價?因為說是最低價,你也不信啊。這些年培養的打折促銷意識,已經讓最低價必須加上折扣或優惠券。同樣一款商品,雙11直賣99元,促銷5折99元,誰是大衆心中的最低價,不言而喻。

MINI現在唯一強勢的,也隻有品牌榮譽度,可這能博取消費者歡心嗎?如果價格差不大的話,特斯拉Model 3難道不香嗎?總之,在車少眼裡,電動化的MINI,中國市場前景不容樂觀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