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子稱花800萬做胸部整形修複醫美等手術,查出乳腺癌

李女士20多年前接受了奧美定隆胸手術,因為擔心對身體有危害,2017年又在西安雁塔柏凱門診部花費300萬元進行了奧美定取出及胸部脂肪回填手術。然而2020年被查出乳腺癌,門診部卻無法提供2017年的手術記錄。她稱自己從2017年至2020年在柏凱門診部消費800多萬元做醫美。

整形修複手術兩年後被查出乳腺癌

2000年左右,26歲的李女士接受了奧美定隆胸手術,當年奧美定還是被國家認可的醫療器械,但在200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撤銷了奧美定的醫療器械注冊證,全面停止其生産、銷售和使用。

2017年,李女士在醫院體檢時,有醫生建議其取出奧美定,以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李女士詢問醫生,能否在西京醫院完成奧美定取出手術。李女士回憶說,當時醫生告知她醫院可以做手術,但術後胸部會出現凹陷,之後還得轉至整形科進行胸部填充,兩台手術是無法同時進行的。

女子稱花800萬做胸部整形修複醫美等手術,查出乳腺癌

從醫院回家後,鄰居給李女士推薦了一家醫療美容診所。2017年6月,李女士來到這家位于西安市芙蓉西路的西安雁塔柏凱門診部,李女士說,當時門診部負責人劉女士稱自己能從廣東請來全國知名的李醫生,取出奧美定、胸部脂肪回填兩台手術可以同時進行,但需要李女士承擔李醫生的機票費、住宿費等,是以醫療費會貴一些,總費用一共300萬元。

“我當時想着兩個手術能同時進行會省事很多,而且我也看到了李醫生的照片,覺得很權威,就選擇做了手術。”李女士說,第一次術後檢查被告知脂肪存活率較低,需再次進行脂肪回填,于是從李女士胳膊、腹部等部位抽吸脂肪填充至胸部,2018年8月她接受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胸部手術。“術後醫生說已經達到了之前口頭約定的效果,沒有問題了,奧美定順利取出後我的心病也就去了,我當時還很開心。”

女子稱花800萬做胸部整形修複醫美等手術,查出乳腺癌

然而,2020年9月,李女士去醫院體檢時被查出左側乳腺癌,同時出現了淋巴轉移,情況比較嚴重。

無法提供詳細檔案

門診部也已改名

李女士查出乳腺癌後,醫生進行了詳細的檢查,并詢問她是否接受過胸部手術,她如實告知了情況,醫生讓李女士提供之前的就診、手術記錄,以便進一步判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被查出乳腺癌後,我就聯系柏凱門診部,讓其提供我的所有就診記錄,但負責人不是出差就是有事,一直拖着不給資料。”

由于李女士當時的病情比較嚴重,她隻好先治療。今年7月中旬,李女士完成了8次化療、6次放療等治療後,病情得到控制并出院在家吃藥、休養。

“治療期間我太難受了,根本顧不上聯系柏凱門診部,出院後我回想整個過程,才發現存在很多問題。”李女士說,她原以為柏凱門診部和正規醫院一樣,都會自動保留就診記錄,是以當時沒有留意是否有手術記錄,門診部也未主動提供。但查出乳腺癌後,她多次詢問門診部均無法提供就診記錄,她才感覺到了異常。

女子稱花800萬做胸部整形修複醫美等手術,查出乳腺癌

今年7月底,李女士将柏凱門診部投訴至雁塔區衛健局,衛健局介入後,李女士才收到了部分就診檔案,但2017年第一次手術的記錄仍未查到。李女士說,2018年最後一次手術的記錄也有問題,患者簽字不是她本人簽名,簽字的醫生她也不認識。“出院後我去了柏凱門診部檢視檔案,但門診部的名字已經換了,劉女士說她已經把門店轉讓了,新的門診部也查不到我的檔案資料。”

12月16日中午,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李女士,她手裡拿着一沓厚厚的資料,準備申請醫療事故鑒定。

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西京醫院)2020年9月28日的診斷顯示,李女士确診左側乳腺癌,病理診斷中顯示,淋巴組織内查見轉移癌。

這些資料中,有一份李女士的西安雁塔柏凱門診部門診病曆,建檔時間為2018年8月18日,裡面有醫療美容外科項目知情同意書、脂肪抽吸手術知情同意書等,手術名稱為腰腹環吸術。李女士說,患者簽名的字迹不是她本人的,自己也不認識簽字的醫生。

在李女士提供的部分銀行轉賬記錄中記者看到,2017年李女士共計向一位姓馬的人(馬某)轉賬159.5萬,向劉女士轉賬130萬;2018年向劉女士轉賬56.3萬元,向柏凱醫美轉賬53萬元;2019年向劉女士轉賬19.8萬元;2020年向劉女士轉賬31萬,共計轉賬449.6萬元。

天眼查App顯示,2017年至2020年,馬某和劉女士均是西安柏凱門診部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主要投資人。

雁塔衛健局:已介入調查,價格問題需市場監管部門介入

12月16日,李女士告訴記者,她從2017年開始至2020年,在柏凱門診部消費了800多萬元,除了銀行轉賬,有時候還是微信支付或現金支付。“胸部手術後,劉女士還給我推薦了線雕、雙眼皮、水光肌等醫美項目,其中雙眼皮的單項費用就是20萬,但其實我在手術前本身就有雙眼皮。”

記者看到,2018年8月30日柏凱門診部出具的面部設計單上寫着,李女士已支付15萬元,剩餘5萬術前支付,而在2016年李女士拍攝的照片中能明顯看到其有雙眼皮。

随後,記者陪同李女士來到柏凱門診部,門頭已變更為西安雁塔恩馨門診部,因疫情原因未開門。記者注意到,玻璃門上貼的西安“一碼通”二維碼的位址名稱仍為西安柏凱門診部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12月16日下午,記者撥打了柏凱門診部負責人劉女士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16日晚7時許,記者就相關采訪内容向劉女士發送短資訊,但并未收到回複。

天眼查App顯示,西安恩馨門診部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曾用名為西安柏凱門診部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其變更記錄發生在今年4月,投資人劉女士退出,執行事務合夥人為馬某(與李女士轉賬的馬某同一姓名)。

該企業的涉訴案件中,包括曾被鹿晗、關曉彤起訴,案由為網絡侵權責任糾紛,今年4月開庭,但判決未公開。今年10月18日,西安恩馨門診部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及馬某被西安雁塔法院限制消費。

16日下午,記者聯系到雁塔區衛健局,從業人員說李女士的案件時間跨度大、資料少,需要雙方舉證,正在調查中,關于醫美價格問題,他們在今年10月就已向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發函,但目前未收到相關回複。

來源:華商報記者 田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