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東漢末年,三足鼎立;湧現出了諸葛亮、曹操、司馬懿、劉備、關羽、張飛等等多位曆史上的名人。三國時期稱得上我國優秀将領最繁盛的一段曆史;但是三國距離現今世界太過久遠,不管是國際形勢還是戰鬥背景都大不相同了。

上個世紀清末以及民國期間,我國再一次迎來了人才湧現的巅峰。張發奎是衆多人才中的一員,雖然是國民黨軍隊的人才,但他的優秀和貢獻也應當被看見和銘記。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張發奎不僅自己上陣殺敵不在話下,而且北伐過後他的麾下也有很多我黨後來的主力将領。其中開國元帥以朱帥在内的八位就曾經在他麾下,而開國大将中也有粟裕将軍在内的七位曾經是他的部下;由此可見這是一個十分優秀的官兵和将領。

張發奎是廣東人,1896年出生,他的家庭雖談不上富裕,但他也在該入學的年紀被送進了私塾;後又進入學堂繼續念書。可他的學業才剛剛起步就遇到了難題,1911年,他和同學一同外出玩耍遊泳;可那位同學卻不幸溺水身亡了。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當時的張發奎也才十五歲,他害怕因為此事牽連到自己,于是隻能連夜出逃,離開了廣州。剛開始離開家,他的日子過的并不好,四處給别人打工維持基本的生活;後來聽說四處都在招兵買馬,他便也加入了軍營。

次年清王朝正式覆滅,民國建立,他考入了陸軍學校還加入了同盟會。這次他的學習之旅顯得順利了不少,由于出色的表現,他曾經還在孫中山先生身邊做事。後來自1920年開始,他正式開始了四處征戰的旅程。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張發奎在戰場上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将士;他敢于隻拿一根棍子就沖上戰場,但他卻能赤手空拳就奪得敵人的新式步槍,也因為此事他被封為了上尉副官。由于每一次的戰鬥他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是以他的官職也一升再升,短短一年就升為了營長。

陳炯明叛變,張發奎負責出面鎮壓,此時的張發奎已升至成為團長;1925年,他再次帶領自己的部隊多次擊潰敵軍,他也是以連續升旅長至十二師的代師長。次年北伐開始,他正式成為了師長。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而北伐戰争時期可以說是張發奎的高光時期;他帶領着十二師浴血奮戰,和吳佩孚的軍團誓死對抗。尤其是著名的汀泗橋戰役,這場戰役死傷慘重,因為汀泗橋地勢險峻,易守難攻;而張發奎的部隊恰好是攻擊的一方。

雖然戰鬥打的十分艱難,但張發奎永遠都在戰争的第一線。一次又一次的對汀泗橋發動攻擊,他帶領着十二師沖在最前端,他的身先士卒也對十二師的将士起到了很好的鼓舞和激勵作用。後來在他的堅持不懈下,汀泗橋被攻下來了,吳佩孚也被打敗了。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張發奎帶領十二師對吳佩孚的打擊,對整個北伐戰争的結果都影響重大。随後他又帶領着部隊攻進了武昌,江西戰場需要馳援他便立馬奔赴過去支援。在他的支援下,江西的孫傳芳勢力也被殲滅。經過北伐 的洗禮,他再次晉升,成為第四軍的軍長,而此時他才三十歲。

張發奎和很多軍人不一樣,他當軍人就僅僅隻是軍人;他隻适合在戰場厮殺,卻不太懂得政治場上的暗流湧動。張發奎從始至終都堅定的站在汪精衛這邊,甚至多次讨伐蔣介石,以1927的甯漢分裂為例。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可張發奎還沒正式的開啟讨蔣之路,甯漢又合流了;隻不過這次他們合作對我黨來說不是好事。因為蔣介石發動了四一二政變,我黨很多的革命人士在這場政變中殒命,而且之前的諸如情報網在内的很多建設全部付諸東流。

張發奎對于蔣介石的反共清共并不是很感興趣;而且當時他麾下就吸納了很多共産黨員。最為出名的當屬新中國的八位開國元帥和七位開國大将;朱總司令、葉劍英将軍、劉伯承元帥、賀龍元帥、粟裕将軍等等都是當時在張發奎手下做事的。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其實也是張發奎的政治不敏感,恰好促成了我黨南昌起義的爆發。也幸好張發奎對自相殘殺不感興趣,沒有對後來成為中國開國元帥的他們趕盡殺絕;否則新中國的成立可能會更加曲折。

張發奎是戰場上的活閻王,他在軍隊訓練和人才培養上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但他卻不會選擇正确的隊伍,當他面對蔣介石、汪精衛、共産黨的三方面誘惑時,他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汪精衛。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這一次選擇就注定了他最後的失敗,雖然他本人對于反共、自相殘殺沒有太大的興趣。但在甯漢合流後,這就是上級的任務,他選擇了汪精衛就得服從指令。于是在廣州起義爆發後,他接到了前去鎮壓的指令;隻不過到了廣州,他又謀劃起反蔣了,隻可惜最後失敗而歸。

北伐雖然早已結束,但軍閥之間的戰鬥還在繼續。蔣介石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不斷地打壓其他軍閥的生存空間。在蔣介石與桂系軍閥的戰鬥結束後,張發奎深知自己也可能兇多吉少,于是再一次發起了反抗;他與桂系殘餘聯合了起來。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盡管軍事實力相差懸殊,張發奎雖然還是一如往常的勇猛,但終究難抵擋粵軍的猛撲。最後這次謀反還是以失敗告終,此時的第四軍經過了戰争的損耗,人員已經大大減少,隻能縮成第四師了。更慘的是次年中原大戰,第四師被打的隻剩下了兩個團的兵力。

張發奎在後來的抗日戰争中一心為了中國,想要趕跑日軍敵寇;隻是此時的張發奎早已不受蔣介石的待見了,他并沒有受到重用。解放戰争時期,他雖然再次出山,可蔣介石給他的都是看似高官卻沒有實權的位置。

張發奎30歲就當軍長,8位元帥曾是其部下,晚年的結局如何?

最後這樣一位三十歲就當上軍長的國民黨軍官,因看不慣國軍A錢腐敗的作風,選擇辭去了所有的官職去到香港度過晚年。站在現在的角度回看曆史中張發奎的所作所為,不管他的選擇正确與否,但他本身的軍事才能和上司才能是值得稱贊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