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締造者黃興,死前對女兒說了一句話,仍不忘關心國家發展

民國締造者黃興,死前對女兒說了一句話,仍不忘關心國家發展

文/徐永超

“古人卻向書中見,男兒要為天下奇。”近代的湖南,英雄輩出,他們為救亡圖存上下求索,為中華複興立下了不朽功勳。今天我要介紹的的這位近代人物,就是國民黨元老、民國元勳、與孫中山并稱“孫黃”的黃興。

黃興(1874——1916),原名轸,後改名為興,字克強,湖南長沙人。少年黃興,不到聰明,而且勤學。一位蕭姓舉人做過他的啟蒙老師,他不禁感歎:“唯楚有才,此子将來必有大用。”他也沒有辜負老師的期許,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武昌兩湖書院。在這裡,他得到了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賞識。1902年,黃興以官費留學日本。在異國他鄉,黃興認識到西方軍事技能的巨大力量,就每天堅持練習槍彈騎射,雖寒暑不辍。在長年累月的苦練下,他的槍法幾乎可以做到彈無虛發。

黃興隻在日本僅僅待了一年,但這一年對他有重大的意義。他不但剪去了頭上的辮子,還給自己改名為興。“我的名号,就是我革命終極的目的,這個終極目的,就是興我中華,興我民族,克服強暴。”

走上革命之路的黃興,有意糾集同道。在上海,他結識了宋教仁,二人一見如故。此後,他們又和陳天華、章士钊、劉揆一等人于長沙創立了華興會。後來,因為策劃武裝起義失敗,黃興隻好化妝成海關職員前往上海,之後遠赴東瀛。

在東京,他見到了同樣從事反清活動的孫中山。兩人決定成立同盟會。1905年8月4日,中國同盟會正式成立。本來,以他不遜于孫中山的聲望,黃興完全可以出任同盟會總理,但他卻主動提議由孫中山出任總理,自己做執行部庶務。從此,黃興開始了與孫中山的通力合作。

要解決中國問題,離不開一支武裝。是以在同盟會成立後,他們多次組織武裝起義。因為黃興精通軍事,是以他才是一系列武裝起義具體的策劃人群組織者。其中黃花崗起義最為悲壯。事前,因為武器不足,起義日期一再拖延,而且清政府已經得知了革命黨人要在廣州起義的情報,并調集了重兵。1911年4月23日,黃興抵達廣州,4天後,他親自吹響了廣州起義的号角,身先士卒地與清軍作戰。終因力量對比懸殊,戰鬥失敗。一百多名戰士英勇就義,事後,革命同志找到其中72具遺骸,把他們合葬在城郊黃花崗。

黃花崗起義雖然失敗,但烈士們公而忘私的精神卻為武昌起義準備了火種。“七十二烈士雖死,其價值亦無量矣。”

武昌起義之後,獨立各省代表齊聚南京,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但實際上操持各方面事務的,還是黃興。他不但要投入精力到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的籌備,軍事、議和、對外關系等等大小事務,同樣離不開他的策劃。黃興不避繁難,一心為鞏固新政權奔走出力。

袁世凱就任後,黃興卸任,回到家鄉後,打算為發展實業做貢獻。但是,宋教仁的遇刺讓他再也沒有機會實作心中的富國夢想了。宋教仁遇刺,讓國民黨與袁世凱的關系極具惡化,但黃興依舊保持着冷靜,他想到袁世凱畢竟是名義上的大總統,不宜公開武力相向;此外,内亂引發的外交問題也不能不考慮;更重要的是,南方的軍隊不是北洋軍的對手;是以主張以法律手段,審判主謀之人,讓袁世凱的陰謀大白于天下。但拗不過孫中山等人武力讨袁的呼聲,不得已參與二次革命,結局當然是失敗。

流亡日本後,孫中山準備建立一個行動高度統一的中華革命黨,為加強集權,要求按指印表示對他本人的絕對服從。對此,黃興堅決反對。為了不讓沖突激化,黃興選擇遠走美國。1915年,随着全國上下讨袁呼聲的高漲,孫黃再度聯合,他為促進反袁力量的聯合做了别人無法替代的貢獻。

1916年,他回到闊别三年的祖國。當年10月31日,黃興與世長辭。彌留之際,他對兒女說:“吾死汝勿泣,須留此一副眼淚,為他蒼生哭,則吾有子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