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國規格最高“惡性良性腫瘤大會”本周末在深圳舉行

全國規格最高“惡性良性腫瘤大會”本周末在深圳舉行

12月18日上午,2021中國惡性良性腫瘤早診早治與規範化診療大會暨第九屆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開幕式将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本次大會将雲集國内外惡性良性腫瘤頂尖專家,就我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工作進行“華山論劍”,并為“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落地深圳揭牌。

國家癌症中心學術年會在深圳舉行

12月17日-19日,國内外的惡性良性腫瘤“大咖”将齊聚深圳,參加這個全國規格最高的“惡性良性腫瘤大會”,讨論惡性良性腫瘤防治的痛點、難點問題。

本次大會由國家癌症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等主辦,出席的都是國内外頂尖的惡性良性腫瘤防治專家,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院長赫捷,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主任、歐洲癌症科學院院士Elisabete Weiderpass女士等。

會上,來自全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控領域的政府主管部門上司、各級癌症防控機構負責人及知名專家學者,将從健康中國戰略解讀、國家醫學中心與區域醫學中心建設規劃、全國癌症防控平台建設、癌症監測與早診早治、惡性良性腫瘤臨床診療質控、惡性良性腫瘤研究前沿進展、惡性良性腫瘤多學科診治等方面,共商我國惡性良性腫瘤防控大計。

同時,大會還将通過線上組織多場專題報告會,由衆多專家、學者線上上分享惡性良性腫瘤防控最新學術研究和進展,全國同道線上上同步進行交流和分享。

全國規格最高“惡性良性腫瘤大會”本周末在深圳舉行

“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将落戶深圳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将在大會開幕式上正式揭牌。

南方分中心将依托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在華南區域的癌症防治技術和健康科普推廣、惡性良性腫瘤登記與惡性良性腫瘤資源平台建設、癌症防治服務模式探索和區域癌症綜合防治服務能力提升等方面起到引領作用。

國家癌症中心一直關心、幫助和支援深圳市衛生健康事業。

2017年以來,國家癌症中心全力支援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深圳醫院的建設發展,推動重大公共衛生專項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落地深圳,國家惡性惡性良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南方分中心在深圳挂牌。

此次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揭牌,是國家癌症中心助力深圳市進一步紮實癌症防治工作基礎,切實提升人民群衆健康水準的重大舉措。

肺癌是深圳癌症榜“第一殺手”

國家癌症中心南方分中心等項目在深圳落地,對深圳市民的防控惡性良性腫瘤将産生立竿見影的幫助。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釋出的2020年深圳市新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排行榜顯示,2020年深圳市常住人口共報告新發惡性惡性良性腫瘤30808例,比上一年增加2079例,增長7.24%。按照一年365天計算,平均每天新發84例,每小時超過3例。

全國規格最高“惡性良性腫瘤大會”本周末在深圳舉行

從發病順位看,惡性惡性良性腫瘤新發最多的是肺癌,其次為甲狀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和肝癌。

在新發病例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患者16518例,新發最多的是甲狀腺癌,其次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和宮頸癌。男性患者14290例,新發最多的是肺癌,其次為結直腸癌、肝癌、甲狀腺癌和胃癌。

為應對深圳惡性良性腫瘤發病的嚴峻形勢,2016年起,國家癌症中心已推動“城市癌症早診早治”項目在深圳落地,針對我國最高發的五大“重點癌症”——肺癌、肝癌、上消化道癌、大腸癌、乳腺癌,為居民展開免費篩查。

深圳市戶籍或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年齡40-74 歲,都可以去全市259家社康中心報名參加免費篩查。如被評估為“高危人群”,可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惡性良性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等14家指定醫院進一步檢查。

癌症不是絕症,隻是一種慢性病

萬一查出癌症,也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癌症早已不是絕症。

早在1981年,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應該把癌症看作一種慢性病。根據世衛組織的資料,1/3的癌症可以預防,1/3的癌症可以通過早發現而得到治愈,剩下1/3雖然不能治愈,但通過适當的治療也可以控制住,并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進而延長生存期。

對付癌症的關鍵是早發現,這樣才能早診斷、早治療。

目前,針對一些特定的癌種,已經有了有效的篩查方法。全世界公認有效的癌症篩查項目包括:宮頸癌篩查、乳腺癌篩查、結直腸癌篩查。隻要是符合篩查标準的健康人群,參加這些癌症篩查就能防患于未然。

一些高危人群也可以進行相應的癌症篩查,比如低劑量螺旋CT篩查肺癌、胃鏡篩查上消化道癌、甲胎蛋白(AFP)檢測結合B超篩查肝癌、EB病毒檢測結合鼻咽鏡篩查鼻咽癌等。

【記者】劉珊、黃思華

【通訊員】深衛信

【作者】 劉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