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化文的精明計算,腳踏三隻船,關鍵時刻起義投靠解放軍

文/馮玄一

此人在抗日戰争時期曾率部投靠日軍,逐漸發展成山東地區最有實力的僞軍。抗戰勝利後被改編,内戰時期又在關鍵時刻投靠解放軍,曾率部進攻南京總統府。他就是吳化文。我曾讀過李敖寫的一篇很短小的文章,叫《漢奸、軍閥、降将吳文化》,他在文章裡說吳化文很厲害,很高明,但是文章裡對吳化文的生平介紹很簡略。很多人對吳化文不甚了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他的曆史。

吳化文的精明計算,腳踏三隻船,關鍵時刻起義投靠解放軍

01、倒戈将軍

吳化文出身西北軍,他的"老上司"馮玉祥是出了名的倒戈将軍,吳化文也學到了他的"精髓",成了倒戈将軍。最後還突破了底線,投靠日本人當漢奸。吳化文為何會選擇投降當漢奸呢?這要從他的"精明算計"說起。

吳化文原本是馮玉祥的手下,在西北軍中效力。1929年,吳化文奉馮玉祥之命到韓複榘軍中擔任聯絡參謀。中原大戰爆發後,馮玉祥站在反蔣一方,而韓複榘則投靠了蔣,吳化文也和韓複榘一起投蔣,對馮玉祥反戈一擊。抗日戰争中,韓複榘被槍決,吳化文部被國軍改編為獨立第28旅,吳化文任旅長。徐州會戰後,吳化文積極吸收零散的地方武裝,擴充部隊,很快就将獨立旅擴編為師。

吳化文部的快速擴張,使得他的部隊補給跟不上。加之日軍的"圍剿",吳化文部掙紮在生存線上。當時,國軍與國軍之間為争奪地盤、争搶補給等事常常發生摩擦,特别是像吳化文這種軍閥出身的人,不講規矩,沒有底線,摩擦就更多了。另外,國軍和八路軍之間也常常發生摩擦。吳化文部當時駐紮在山東,這一區域是日軍"圍剿"的重點,也是摩擦的重點。吳化文部和周圍友軍關系都不好,特别是于學忠部,沖突很深。這也是他投敵後大力進攻于學忠部原因。困難重重的吳化文曾對部下說:"咱們生活這樣艱苦,八路軍、五十一軍及省政府和咱作對,我一定給弟兄們想個辦法。"

吳化文所謂的"辦法",就是投靠日軍當漢奸。

吳化文的精明計算,腳踏三隻船,關鍵時刻起義投靠解放軍

02、投敵當漢奸

在日軍的誘降和軍事壓力下,吳化文于1942年初開始積極與日本人接觸,1943年1月正式投敵,接受日本人的改編。他投降後,他的部隊被改編為"和平建國軍山東方面軍",吳化文任上将總司令。

但是,吳化文可不是簡單地投敵。在投敵時,他曾給戴笠寫信,表示日軍進攻太猛烈,部隊給養不充足,投敵的士兵很多。戴笠則給了他一封"曲線救國"的密信。得到戴笠的信,吳化文喜出望外。他當即和身邊的人說:"現在我們投靠了日本,将來如果日本打勝了,我們自然無問題。如果中國打勝了,我就拿着這份電報去見蔣介石。"這便是典型的腳踏兩隻船。可是,他的"精明算計"還不止于此,他甚至算到了國軍和八路軍之間的戰争,他曾大言不慚地說:"那時候(蔣介石)如果不要我們,咱就去投八路軍。(我們的未來)怎麼說命運光明的前途呢?"

投靠日軍後,吳化文一邊領着日軍和汪僞政府的補給,一邊大肆擴張部隊,充實實力。到1944年,吳化文的部隊已經擴張到了1萬9千多人,成為山東地區實力最強、最重要的僞軍。日本投降後,蔣介石忌憚吳化文手中的部隊,沒有槍斃他。他的部隊被國軍改編為一個軍。但是,蔣介石并不信任吳化文,對吳化文也沒有好感。是以,形勢穩定後,吳化文的部隊被一再分化瓦解,最後淪為地方保安武裝。吳化文意識到在國軍中沒有發展前途,便對國軍的指令陽奉陰違。

吳化文的精明計算,腳踏三隻船,關鍵時刻起義投靠解放軍

03、關鍵時刻起義,投靠解放軍

1946年,蔣介石密令王耀武以"違反軍令罪"将吳化文處決。但是,因為走漏了消息,吳化文及時躲避,逃過一劫。1948年,解放軍解放山東,山東戰役打響。吳化文率領所部近2萬人投降。濟南戰役中,王耀武兵敗被俘。占據山東的國軍至此全部被消滅。

吳化文投降解放軍後,部隊被改編為第35軍,吳化文任軍長。35軍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重大戰役。在進攻南京的戰役中,吳化文率領的35軍是主力,他曾率部把紅旗插上了南京總統府。

1950年1月35軍被撤編,吳化文離開軍隊,曾擔任浙江交通廳廳長等職,1962年因病去世。

參考資料:

周渝:《太陽旗下最賣命的三支僞軍》

李敖:《漢奸、軍閥、降将吳化文》

《濟南戰役,吳化文被策反之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