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沒有對比,就沒有高低。

什麼是豪華車?我們對豪華的了解比較膚淺,比普通車品牌高檔一些,内飾好一些,動力強一些,或許就是豪華車。

豪華車從骨子裡來說,就是資本家的一場終極騙局,包裝出來的所謂豪華車賣到百萬天價,為的就是襯托出來擁有者的資産雄厚程度。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是以豪華的本質是什麼?是價格。

BBA作為中國乘用車市場中的傳統豪華品牌,價格一直處于第一梯隊,但在我看來,BBA所謂的豪華是有地域歧視的豪華,因為在全球市場中,BBA的定價完全不同,往往,中國市場的定價更高于海外市場。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市場更大,中國市場更不成熟,在這個市場中更容易賣出高價,同時更能賺取暴利。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歐美日韓幾大消費市場非常成熟,使用者對汽車的了解已經回歸到出行的本質上,對于更多人來說,他們不會因為你開一台BBA,就高看你,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工作和收入都沒有拉開差距,想要靠消費品拉開差距,更不可能。

是以說,BBA在中國市場的鐮刀,舉了幾十年。

當然,我說這些話不是空穴來風,看看BBA海内外市場定價差距就知道了,但凡跟豪華挂上鈎的車型都想在中國市場做點成績出來。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比如說,在美國奔馳G級的起售價是13萬美金,用的還是4.0T發動機,國内的奔馳G級起售價則是150萬左右,還是2.0T全球特供版。

有人說了,稅高,那我問你2.0T的稅高在哪裡了......

寶馬X5美國的價格起售價6萬美金,和國内定價70萬起,定價差距接近一倍,活生生的高出了接近30萬的價格,而且你們也要知道,國内的寶馬X5用的也是2.0T的發動機,它的附加成本其實也不高。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奧迪同樣如此,奧迪A6L以上車型在中國市場都有額外溢價,在中國市場賣車賺的利潤,要比海外市場更高。

豐田高端車、保時捷、賓利等等我都不說了,無一不是如此,甚至連機車都是這樣。

杜卡迪全系價格都要比海外市場高,本田、川崎以及寶馬等等無一不是如此,國内市場需求量更大讓這些企業為了利潤不惜放棄公平。

對于定價,其實我們一直都用着最高的價格,買着跟海外一樣甚至比他們更差的車型。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我要說什麼?其實關于定價,也不是完全最高,我記得特斯拉在7年前ModelS上市之後發了一篇文章,叫《一個公正的價格》。

這篇文章釋出于2014年,是特斯拉在給Model S定價的時候寫的。

内容大概是這樣:

我們給Model S定出了一個和美國一模一樣的價格,隻是在美國定價的基礎上收了運輸費用、裝卸費用以及關稅,之是以這樣做,是因為我們想公平的對待中國消費者。

按照汽車行業在中國市場的慣例,Model S的定價完全可以比海外市場更高。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現實是,很多企業在中國每銷售一台車,利潤都是美國以及歐洲的兩倍以上。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無論你多麼讨厭特斯拉,這些話都是真的。

豪華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定價,都非常高,這種高不是成本高,而是那些企業預期的利潤值更高,在中國賣出一台車的利潤的确要比美國更高。

奔馳G一台車加價幾十萬,埃爾法一台車加價30萬,邁巴赫GLS一台車加價100萬,這些都是事實。

但特斯拉的定價嚴格遵循全球統一化标準,絕對不在銷量更大的市場加價,并且定價遵循成本理念,成本越低,定價就越低。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是以我們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其實中國市場的特斯拉價格最低。

原因是,上海有超級工廠,生産的車輛成本不高,而把中國生産的特斯拉拉到歐洲賣,就要在我們的價格基礎上給歐洲人加上運費、裝卸費用以及他們的稅費。

别的不說,就說真正的公平,特斯拉做到了,它不雙标。

中國乘用車市場發展到今天,BBA的平替品比比皆是,這些品牌在中國市場發展幾十年,并沒有給中國乘用車市場帶來實質性的更新,卻為自己斂财無數。

為什麼我們可以不需要BBA,但不能沒有特斯拉?

馬上都2022年了,豪華品牌還在加價,這些企業生存的價值隻是為了創造更多的利潤,沒有更多的市場改變。

我也希望BBA這樣的企業,能夠一視同仁起來,至少能夠像特斯拉一樣,在價格上,讓中國享受到與美國、歐洲一樣的價格。

都是消費者,為什麼要差別對待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