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盛況将由 “飛鳥”傳達——探訪冬奧媒體主“賽場”

每屆奧運會除了運動員在賽場上争金奪銀,也是世界媒體争相報道的“賽場”。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媒體中心作為媒體記者的“主賽場”,已于2021年6月完工,目前傳遞OBS(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使用。

荔枝新聞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了解到,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項目總建築面積41.9萬平方米,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北京賽區開工最晚、規模最大的建立項目。北京2022年冬奧會主媒體中心作為本屆冬奧會臨建場館,選址在該項目内,是全球注冊平面媒體及轉播商的賽時媒體總部,總使用面積約21.1萬平米。冬奧期間預計将接待3000多名文字及攝影記者,約12000名轉播人員,是報道和轉播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盛況的國際新聞編輯部和電視信号制作傳輸中心,同時,主媒體中心又是國際奧委會媒體運作、奧林匹克轉播服務公司,以及北京冬奧組委媒體運作的賽時指揮部。

“飛鳥”造型與自然和諧呼應

據業主機關北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工程以鋼結構為主,其外幕牆采用特有的“群鳥”造型意象。主體建築東、南、北三側立面由特殊幕牆單元體——“鳥窗”造型的金屬及玻璃幕牆組成。2376塊幕牆單元體連點成面,恰似一群輕盈的飛鳥,搭配建築主體“鲲鵬展翅”的造型,“如鳥斯革,如翚斯飛”,彰顯建築與自然和諧呼應的靈動韻律。同時,項目團隊為實作群鳥點綴的靈動感,幕牆采用了汽車模具鑄造工藝——雙曲搪瓷鋼闆方案,将幕牆上“群鳥”的造型進行沖壓成型,大大提高材料成型的精度和效率。這種工藝是首次在建築外立面的應用和嘗試。冬奧期間,來自全世界的媒體将看到,陽光透過幕牆上錯落有緻的“飛鳥”灑向室内,形成柔和且活躍的光影變幻效果。

綠色建築與城市共呼吸

為貫徹綠色辦奧理念,國家會議中心二期項目主體部分按照綠色建築三星級标準及美國LEED鉑金級标準進行建造。2020年11月,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體部分取得“三星級綠色建築設計辨別”,目前正在進行LEED鉑金級認證。會議中心三層屋頂花園采取可開啟屋面設計,約3000平方米的玻璃采光頂可實作大尺度電動開合,增強自然通風及天然采光效果,還能啟動排煙功能。讓主體建築與城市天際“共呼吸”,不僅是視覺上的享受,身臨其境時更能體會“城市綠洲”的自然之美。同時,場館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共設計安裝600平方米的太陽能光熱系統集熱器,可滿足17.5噸/天的生活熱水需求;主體内全空氣空調系統在過渡季節可調新風比至70%,年節省電耗約31%,年節省電量可供一輛電力新能源汽車行駛5450萬公裡,繞地球1363圈。

踐行“簡約、精彩”辦賽

北京2022年冬奧會踐行“節儉”辦奧的理念,“借用”城市基礎設施服務冬奧,賽後繼續服務城市民生和發展,成為北京辦奧的另一創新。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工程是強化首都國際交往中心功能的重要設施。北京2022年冬奧會賽時将臨時作為冬奧會主媒體中心,賽時為全世界媒體服務,賽後将回歸原有的會展功能。

黃晖介紹說,主媒體中心是北京充分“借用”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節儉辦奧的一個典範項目。起初主媒體中心打算借用現有的國家會議中心,但我們研讨後認為,借用國家會議中心,首先要拆除現有的會展設施,這要花一筆錢,改造成為主媒體中心又要花一筆錢,待北京冬奧會結束又要拆除,再恢複原有會展功能,又要花費兩筆錢。這時我們正好發現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即将開始建設,北京市将這兩個項目結合,将在2022年前完工部分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作為主媒體中心,待北京冬奧會後繼續建設國家會議中心二期的方式,這樣至少省下了3筆錢。

賽後,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将繼續建設,作為會展建築使用。建成後,将與國家會議中心一期共同組成總規模超130萬平方米的世界級會展綜合體,既能滿足高端政務、國務外交活動需求,又能滿足各類大型國際交往活動和商務會展活動需求。

荔枝新聞北京工作部記者/劉辛 許迪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