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作者:糖媽惠傑

好幸福!74歲的女兒患病了,家人都在想要不要告訴她的媽媽,畢竟都95歲了,怕她媽媽難過。大家商量了好久,最終決定還是告訴她的媽媽。

當她的媽媽知道女兒患病了,非要馬上到醫院探望,大家隻能幫老人收拾東西一起往醫院趕,不一會就到了,

95歲的母親見到了74歲的女兒說:“媽來了”,然後就輕輕吻了一下女兒。

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不管多大年齡,有個媽真好。

老母親吻她的那一下,真是滿滿的母愛!我也想我的媽媽了,如果媽媽你還在多好啊,我想你了。

相信她的女兒,在媽媽的幸福包圍中,一定會快快好起來的。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有網友說:“在父母面前我們永遠是孩子。”

還有網友說:“好幸福,很多人早早的都沒有媽媽了。”

也有網友說:“我也要努力活到95歲,陪我的孩子一輩子。”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糖媽說:“如何讓孩子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一、父母願意傾聽他們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是第一位的,當孩子在學校遇到些不開心的事時,有父母能認真地聽他們說,鼓勵他們表達,任何情緒都能接納,包括負面情緒。

把孩子當成一個普通人,這些情緒是被允許的,被看見的,被父母了解和接納的,那麼孩子就得到了情緒自由。

情緒自由的孩子,能感受到自己被深深地愛着。能有這種感覺的孩子,童年就是美好的。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二、父母的愛。

童年如果缺少父母的愛,會是孩子一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從小在父母的愛中成長的孩子,自信又陽光,表達能力強,遇事也能積極對待,會像個小太陽一樣感染周圍的人。

而缺少父母的愛的孩子,往往會消極、叛逆、遇事推卸責任,選擇逃避。是以想讓孩子擁有陽光積極的心理,父母的愛對孩子來說必不可少。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三、注意培養孩子的愛心。

有仁愛之心首先是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态度,心中有愛的人會尊重生命,會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心中有愛的人會了解别人,學會分享和承擔責任。

是以,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未來有幸福感,成為一個幸福的人,要在家庭養育中培養孩子愛的品質和能力。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四、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性格。

一個性格好的孩子代表着,他們在今後的時間裡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會以一種比較樂觀向上的态度去對待,

這也能夠養成他們勇于面對困難的勇氣和習慣,對他們以後的發展也有着非常大的幫助。

95歲母親探望74歲患病女兒,一句媽來了讓人淚目,網友:好幸福

五、不要否定、批評孩子。

作為家長,我們總是用 “自定義的好意”來教育孩子,然後卻往往适得其反,并沒有換來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

更嚴重的後果是,孩子在長期否定、批評中,他們的自信心流失,不敢表達個人的看法和見解,失去了想象力和創造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