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墉
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個
清正廉潔
的大臣,并且也得到了乾隆的重用。但是在當時乾隆還有一個寵臣,就是和珅,因為和珅太會講話讨乾隆開心了。
和珅和劉墉兩個人之間有沖突,後來和珅想整治
。和珅就開玩笑地和乾隆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道劉墉會不會為皇帝做到這個份上。乾隆一聽馬上來了興緻,于是讓劉墉
跳河自盡
。

劉墉接到旨意之後,先回家幹幹淨淨地洗了個澡,後來到宮裡複命。正要跳的時候,劉墉突然和乾隆說起先賢
屈原
。他說自己能和屈原一樣的死法,也不枉一朝為官,乾隆聽罷頓感羞愧。
一、早年經曆
中國有句老話叫
伴君如伴虎
,說的就是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時候,皇帝的地位很超然。是以,文武百官他們的身家性命都系在皇帝一個人身上。這就導緻這些大官在為皇帝賣命的時候,還要盡量順着皇帝,盡量讓
皇帝
開心。
是以不難發現,在古代當官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份工作。官職的升降是家常便飯,搞不好還會
掉腦袋
。清朝乾隆年間就有這樣一位官員,他的仕途走得十分坎坷。一會被停職,一會兒被
撤職
,但是又因為自己為官清正廉潔而被乾隆重用。
這個人,就是劉墉。劉墉出生在
康熙
年間,是
山東人
。他的祖輩也都是在朝廷當官的,是以算是出生在官宦世家。長大之後他通過科考,到翰林院任職。
後來在35歲的時候,他的
父親
因為辦事不力而被抓到監獄,劉墉他們一家人也都受到了
牽連
。劉墉的父親之前為國家做的一些貢獻,是以乾隆選擇寬恕了他們一家人。劉墉雖然因為這件事被降了職,但劉墉的正直卻一直都被乾隆看在眼裡。
是以後來的幾年時間,乾隆就派劉墉去擔任
鄉試的考官
。那些年劉墉的政績,也都得到了乾隆的肯定。當了幾年考官之後,42歲的劉墉成為了
山西太原
的知府。
這幾年裡卻出了意外,劉墉因為沒有監管好自己手下的人,導緻他手下有一個縣令
侵吞國庫
的銀兩。後來這事被揭發了出來,劉墉也受到牽連。本來這是大罪,劉墉應該被斬首。但是乾隆很愛才,是以他就
赦免
了劉墉的死罪,但是撤了他的官職。
二、濃墨宰相
劉墉重新被任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他有一個很好的父親。他的父親在前朝為官的時候,也做出了比較大的貢獻。是以乾隆感念這一點,又重新啟用劉墉,讓劉墉去擔任
江甯的知府
。有了之前一次的事情做警示,劉墉這一次十分重視這個機會。
他在江甯當官的時候清正廉潔,認真為當地的老百姓解決問題,愛民如子。是以當地的
老百姓
都擁護愛戴劉墉,甚至将他比作是宋朝的包拯。過了三年之後,因為
政績
出色。劉墉升職成為了陝西按察使,這一年他52歲。
一年之後,劉墉的父親去世了。
按照傳統,辭掉官職回家
服喪。
一直等到了三年,喪期結束後,才重新回到朝廷當官。56歲劉墉回到京師,被任命為内閣學士。在後來的五六年的時間裡,劉墉也被調往全國各地進行工作。但是他的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讓乾隆很滿意。
但是到了60多歲的時候,劉墉的
仕途
卻變得
坎坷
起來。66歲之後的幾年裡,劉墉不斷犯錯。是以他為官的名聲大不如前,多次受到了乾隆的責備。在68歲的時候劉墉管理國子監,但是因為失察,導緻考生對考官行賄的事情發生,是以劉墉也受到了處分。
嘉慶
皇帝上位之後,由于朝中無人可用。是以劉墉又重新被重用了,甚至在嘉慶七年,皇帝外出到熱河去的時候,讓劉墉留在京城處理朝政。劉墉的仕途走得十分坎坷,一方面他自己清廉正直又
心系老百姓
,是以得到擁護愛戴。
而另一方面,因為劉墉自己的确性格上存在的一些問題,導緻經常被降職。劉墉在自己發展最好的時候,曾經官至宰相。但是他自己沒落的時候,也經常遭到
乾隆
的
責罵
三、機智善谏
劉墉雖然清廉正直,但是他卻
不是個楞頭青
,而是個十分聰明機智的人。他的父親和祖輩都在朝中為官,是以劉墉深谙為官之道。乾隆在位的時候,有一個寵臣叫和珅。但是
和珅
卻隻會溜須拍馬,逢迎乾隆。
作為一個官員來講,和珅
無惡不作
。A錢、
壓榨百姓
又結黨營私和他手底下的人官官相護。和珅這種官員,本來是劉墉最痛恨的。但是劉墉也知道和珅正是受寵的時候,不能和他正面産生沖突。是以劉墉就選擇暫避其鋒芒。
和珅和劉墉之間有沖突,因為當時朝廷當中有一個官員總是
收受賄賂
。劉墉查出這件事之後,就要查辦這個官員。但是沒有想到他是和珅的黨羽,是以
就力保這個官員。但最終劉墉還是堅持查辦了他,是以和珅和劉墉之間就結下了梁子。
于是和珅就起了壞心思,想整治劉墉。和珅跑到乾隆跟前說,劉墉奉旨查辦
貪官污吏
,真是個好官。但是作為一個好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道如果乾隆讓劉墉跳河自盡他會不會照辦。聽和珅這麼一說,乾隆也來了興緻,于是就這樣吩咐了劉墉。
劉墉想了一下,覺得乾隆肯定不會平白無故這樣做,一定是受了
奸人挑唆
。于是他先是回家洗了個澡,後來到宮中複命。皇帝一行人站在湖邊等着,看劉墉會不會跳湖。但是這個時候,劉墉突然開始和乾隆說起了屈原,說自己能和先賢屈原有相同的死法也不枉為官30多年。
皇帝和官員們都知道,當初是因為楚國皇帝冤枉了
,才導緻屈原投江。而劉墉這樣說,背後的意思也不言而喻。乾隆頓時覺得有些羞愧,立馬轉頭開始
安撫劉墉
,還給了他賞賜。而劉墉也正是靠着自己的機智,才巧妙地化解了這個局面。
四、總結
劉墉這一生過得算是濃墨重彩,因為在他得意的時候
官至宰相
。在他失意的時候,處處受到和珅的掣肘。而劉墉的官職也是升升降降,仕途走的坎坎坷坷。但是不管怎麼說,劉墉在為官的時候熱愛老百姓、
為人民服務
的精神,卻還是會被曆史所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