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
是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个
清正廉洁
的大臣,并且也得到了乾隆的重用。但是在当时乾隆还有一个宠臣,就是和珅,因为和珅太会讲话讨乾隆开心了。
和珅和刘墉两个人之间有矛盾,后来和珅想整治
。和珅就开玩笑地和乾隆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道刘墉会不会为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乾隆一听马上来了兴致,于是让刘墉
跳河自尽
。

刘墉接到旨意之后,先回家干干净净地洗了个澡,后来到宫里复命。正要跳的时候,刘墉突然和乾隆说起先贤
屈原
。他说自己能和屈原一样的死法,也不枉一朝为官,乾隆听罢顿感羞愧。
一、早年经历
中国有句老话叫
伴君如伴虎
,说的就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时候,皇帝的地位很超然。所以,文武百官他们的身家性命都系在皇帝一个人身上。这就导致这些大官在为皇帝卖命的时候,还要尽量顺着皇帝,尽量让
皇帝
开心。
所以不难发现,在古代当官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份工作。官职的升降是家常便饭,搞不好还会
掉脑袋
。清朝乾隆年间就有这样一位官员,他的仕途走得十分坎坷。一会被停职,一会儿被
撤职
,但是又因为自己为官清正廉洁而被乾隆重用。
这个人,就是刘墉。刘墉出生在
康熙
年间,是
山东人
。他的祖辈也都是在朝廷当官的,所以算是出生在官宦世家。长大之后他通过科考,到翰林院任职。
后来在35岁的时候,他的
父亲
因为办事不力而被抓到监狱,刘墉他们一家人也都受到了
牵连
。刘墉的父亲之前为国家做的一些贡献,所以乾隆选择宽恕了他们一家人。刘墉虽然因为这件事被降了职,但刘墉的正直却一直都被乾隆看在眼里。
所以后来的几年时间,乾隆就派刘墉去担任
乡试的考官
。那些年刘墉的政绩,也都得到了乾隆的肯定。当了几年考官之后,42岁的刘墉成为了
山西太原
的知府。
这几年里却出了意外,刘墉因为没有监管好自己手下的人,导致他手下有一个县令
侵吞国库
的银两。后来这事被揭发了出来,刘墉也受到牵连。本来这是大罪,刘墉应该被斩首。但是乾隆很爱才,所以他就
赦免
了刘墉的死罪,但是撤了他的官职。
二、浓墨宰相
刘墉重新被任用,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很好的父亲。他的父亲在前朝为官的时候,也做出了比较大的贡献。所以乾隆感念这一点,又重新启用刘墉,让刘墉去担任
江宁的知府
。有了之前一次的事情做警示,刘墉这一次十分重视这个机会。
他在江宁当官的时候清正廉洁,认真为当地的老百姓解决问题,爱民如子。所以当地的
老百姓
都拥护爱戴刘墉,甚至将他比作是宋朝的包拯。过了三年之后,因为
政绩
出色。刘墉升职成为了陕西按察使,这一年他52岁。
一年之后,刘墉的父亲去世了。
按照传统,辞掉官职回家
服丧。
一直等到了三年,丧期结束后,才重新回到朝廷当官。56岁刘墉回到京师,被任命为内阁学士。在后来的五六年的时间里,刘墉也被调往全国各地进行工作。但是他的工作都做得滴水不漏,让乾隆很满意。
但是到了60多岁的时候,刘墉的
仕途
却变得
坎坷
起来。66岁之后的几年里,刘墉不断犯错。所以他为官的名声大不如前,多次受到了乾隆的责备。在68岁的时候刘墉管理国子监,但是因为失察,导致考生对考官行贿的事情发生,所以刘墉也受到了处分。
嘉庆
皇帝上位之后,由于朝中无人可用。所以刘墉又重新被重用了,甚至在嘉庆七年,皇帝外出到热河去的时候,让刘墉留在京城处理朝政。刘墉的仕途走得十分坎坷,一方面他自己清廉正直又
心系老百姓
,所以得到拥护爱戴。
而另一方面,因为刘墉自己的确性格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导致经常被降职。刘墉在自己发展最好的时候,曾经官至宰相。但是他自己没落的时候,也经常遭到
乾隆
的
责骂
三、机智善谏
刘墉虽然清廉正直,但是他却
不是个楞头青
,而是个十分聪明机智的人。他的父亲和祖辈都在朝中为官,所以刘墉深谙为官之道。乾隆在位的时候,有一个宠臣叫和珅。但是
和珅
却只会溜须拍马,逢迎乾隆。
作为一个官员来讲,和珅
无恶不作
。贪污、
压榨百姓
又结党营私和他手底下的人官官相护。和珅这种官员,本来是刘墉最痛恨的。但是刘墉也知道和珅正是受宠的时候,不能和他正面产生矛盾。所以刘墉就选择暂避其锋芒。
和珅和刘墉之间有矛盾,因为当时朝廷当中有一个官员总是
收受贿赂
。刘墉查出这件事之后,就要查办这个官员。但是没有想到他是和珅的党羽,所以
就力保这个官员。但最终刘墉还是坚持查办了他,所以和珅和刘墉之间就结下了梁子。
于是和珅就起了坏心思,想整治刘墉。和珅跑到乾隆跟前说,刘墉奉旨查办
贪官污吏
,真是个好官。但是作为一个好的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知道如果乾隆让刘墉跳河自尽他会不会照办。听和珅这么一说,乾隆也来了兴致,于是就这样吩咐了刘墉。
刘墉想了一下,觉得乾隆肯定不会平白无故这样做,一定是受了
奸人挑唆
。于是他先是回家洗了个澡,后来到宫中复命。皇帝一行人站在湖边等着,看刘墉会不会跳湖。但是这个时候,刘墉突然开始和乾隆说起了屈原,说自己能和先贤屈原有相同的死法也不枉为官30多年。
皇帝和官员们都知道,当初是因为楚国皇帝冤枉了
,才导致屈原投江。而刘墉这样说,背后的意思也不言而喻。乾隆顿时觉得有些羞愧,立马转头开始
安抚刘墉
,还给了他赏赐。而刘墉也正是靠着自己的机智,才巧妙地化解了这个局面。
四、总结
刘墉这一生过得算是浓墨重彩,因为在他得意的时候
官至宰相
。在他失意的时候,处处受到和珅的掣肘。而刘墉的官职也是升升降降,仕途走的坎坎坷坷。但是不管怎么说,刘墉在为官的时候热爱老百姓、
为人民服务
的精神,却还是会被历史所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