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三個皇帝,同治、光緒和溥儀,都沒有留下任何子嗣。
宮中社會,如果五十年未聞嬰兒啼哭,會被認為是亡國之相。
這一點,我們過去的屬國,北韓亡國也是一樣的。
成全偉大帝業的前提條件,無疑是有一項的,那就是健全的身體。
對于封建男性來說,健全的身體就包括孕育子嗣的能力。

清朝皇帝的生育能力弱,正常的第一個原因是近親結婚的結果。
滿清貴族基本上隻和滿清貴族聯姻,是以在清史上我們才看得到那麼多的鈕祜祿氏皇後,貴妃和貴人。基本山翻看宗室族譜,你都看得到這些人都有或遠或近的親戚關系。
第二個正常原因是生活條件太優越,基本上沒有什麼活動量。
良好的身體素質離不開好的鍛煉。滿人本來是一個遊牧民族,騎馬遊獵是本職工作。但是後期旗人養尊處優,出門走路随時都有人擡着。皇帝更不要講了,去花園遛個彎可能後頭都這個好多太監擡着轎子,就等萬歲爺累了,可以擡着走。
這樣的生活條件,可能他們每天都不用走幾百步路。活動量如此低,身體素質能好到那裡去。
第三個正常原因在于超高壓的生活環境。
同治帝死得時候,結婚才兩年,年僅18歲,他沒有留下子嗣。據傳他死時,阿魯特氏皇後腹中已經有了孩子,不過皇後被慈禧逼死了,這個孩子才沒有留下來。
那麼同治皇帝就當做是死得太早,沒來得及生下孩子。
那麼光緒皇帝和溥儀面臨的生活環境,其實一直處于一種高壓狀态。光緒皇帝不必說,每天去見慈禧就能把他吓個半死。
溥儀的情況比較複雜,他上頭沒有人壓制,但是面對失去江山的不甘心,以及和日本人合作。長期作為一個政治符号和政治傀儡,他内心其實已經扭曲了。
三個原因下來,清朝最後三代君主零生育的事情,就不是不能了解了。
隻是這種零生育,未必是壞事。愛新覺羅家族,曾經是國家和民族的罪人。隻是這句話,被人講得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