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适合于曆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一方面,由于至高無上的皇帝是從一衆皇子中選出來的,這就導緻親兄弟之間會為了争奪皇位而鬥得你死我活,曆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就足夠讓人感歎皇室的無情;從另外一個方面看,皇帝坐擁後宮佳麗三千,這就導緻他們對于後宮女子可能隻是逢場作戲,任由後宮女子為了得到他們的寵愛而勾心鬥角。

由此看來,能夠當上皇帝的大多是極為薄情之人,不過凡事總有例外,曆史上有不少的癡情皇帝,他們的思想和情緒可以被一個女子輕易左右。

比如奠基清朝大業的清太宗皇太極,二十六歲的海蘭珠嫁給皇太極,一年後就被正式冊封為正宮大福晉,她的地位僅次于中宮皇後哲哲,有趣的是這兩人還是姑侄關系,由此可見,皇太極對于海蘭珠有多麼寵愛。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等宸妃生下皇子後,皇太極更是大赦天下,除了十惡不赦者,另外宸妃生的皇八子是崇德五宮後妃中的第一位“嫡長子”,她本人獨得聖寵,是以她的兒子成為了日後最有希望繼承皇帝的候選人。隻可惜兩人的兒子早早夭折,宸妃悶悶不樂,身體不好,在前線作戰的皇太極可以立馬趕回去探望照顧宸妃。宸妃郁郁而終後,皇太極悲痛不已,他的身體狀況逐漸惡化,早年積勞成疾,一朝突發,皇太極猝死。

如此癡情的皇太極在皇帝中實屬少見,豈料他的兒子福臨亦是如此,也就是日後的順治帝,他和董鄂妃的愛情故事同樣感人至深,成為千古佳話,不過最終都是以悲劇收場。

順治十三年,自董鄂妃入宮後,她迅速獲得了順治的寵愛,同年,被封為賢妃,又過了一個月,順治又将她晉封為皇貴妃,同時大赦天下,如此快的晉升速度,這讓一些在低位分上待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嫔妃情何以堪?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順治對董鄂妃的寵愛程度讓人難以想象,兩人總是會膩在一起,就連順治批閱奏章的時候,他也會讓董鄂妃在一旁侍候,絲毫不在意“後宮不得幹政”的祖訓,等到董鄂妃生下皇四子後,做出了和當年皇太極一樣的舉動,昭告世人,他要選董鄂妃的兒子為日後的繼承人。順治帝如此寵愛一個女子,他是否會記得當年對待另一個女子的無情殘忍?他的第一位皇後博爾濟吉特氏被降為靜妃,此後史料中再無關于她的任何記載,相傳她被送回了娘家,還生下了一個兒子。

博爾濟吉特氏本名為博爾濟吉特·孟古青,她家世不凡,是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吳克善之女,孝莊文皇後侄女,是以她和順治的關系是姑表親,雖是有違倫理,但這在當時的滿蒙族中是常有的事。兩人的婚約是被攝政王多爾衮指定的,當時兩人還隻是小孩子,彼此根本不認識,直到多爾衮病逝後,十四歲的順治宣布親政,清理多爾衮的殘餘勢力,同年十二月,遵循當年的婚約娶了博爾濟吉特氏。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清史稿》關于這位皇後的年齡并沒有記載,不過可以猜測兩人的年齡大抵是相當的,倒是具體記載了皇後的美貌,“後麗而慧”,美麗而聰慧,但這樣的一個漂亮媳婦兒并沒有吸引順治帝,相反他還很讨厭她。

或許是因為這個妻子是被多爾衮定下的,他看到自己的皇後,就會想到自己曾被多爾衮一直壓迫着,當初年幼的順治即位,朝政大權被多爾衮把持,多爾衮的平時陣仗甚至是蓋過了皇帝,冒犯皇位,順治長大後,自然無法容忍皇威被攝政王挑釁,是以才會在多爾衮病逝後,以多條罪狀剝奪多爾衮的封号,掘墓鞭屍,十分殘忍。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根據史料記載,還有一個表層原因,“上好簡樸,後則嗜奢侈,又妒,積與上忤。”身為正宮皇後,博爾濟吉特氏的表現一點也不大氣,心胸狹隘,不能容人,不能為皇帝解決後宮煩憂,還總是給皇帝添堵,也難怪順治會不喜歡她。兩人僅僅成婚兩年,順治徹底無法容忍博爾濟吉特氏,他不顧群臣反對,甚至不理會清朝宗法,以志趣不合為由,執意将皇後降為靜妃,并令其改居側宮。

清朝後宮最慘的皇後,懷着孩子被趕出宮,後拒絕回宮而死

至此以後,靜妃在史料中就失去了記載,卒年和葬地不詳。當時有鄰國史料《燕行錄》記載,她被降為靜妃後,離開皇後,回到了科爾沁,當時還有北韓使者傳言她出宮時已經懷有身孕,後來生下一個兒子,皇室還想将兒子接回去,但被拒絕了。

但這件事的可能性并不大,順治不喜歡她,平時甚少寵幸,在她被打入冷宮後,更是沒有寵幸過她,那麼博爾濟吉特氏基本沒有可能懷着孩子出宮。北韓史料關于她的記載可能出現了差錯,回到科爾沁的博爾濟吉特氏完全可以憑借家族背景重新嫁人,繼而生下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