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就現在而言,公務員是一份很好的工作,既穩定而且福利還好,是以很多人對這份工作夢寐以求。不過,在古代的時候,“公務員”卻沒現在好做,風險太大,稍微惹得帝王不滿,便會慘重撤職,甚至是人頭落地。

那麼

古代王朝中,哪一朝代的“公務員”福利最好?而哪一朝的“公務員”待遇又墊底呢?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王朝的“公務員”劇照

提到福利好的王朝,就不得不說宋朝。在宋朝之時,統治者給了大臣許多福利。官員們随着品階的不同,所受的有待也有差别。官員們不僅能夠領到俸祿,還有各種各樣的福利。

“九品十八級”,也就是在各朝代所實行的“官員等級制度”,

宋朝同樣也采取這一制度。

處在最進階别的官員,每月的俸祿有四百貫錢,比起漢朝的官員俸祿足足多了十倍,與清朝官員的俸祿相比也是多出兩倍到六倍左右。

另外,進階官員們還會收到“白面、精米”這樣的禮物,算是對其工作的肯定。這麼好的待遇,也就隻有大宋王朝了。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宋朝的官員們劇照

另外,大唐王朝對待官員也是比較好的。例如唐朝時期的白居易,他每月的俸祿也不少,折合成現在的人民币大約在一萬五左右。

起初,白居易在擔任校書侍郎之時,每月俸祿并不高,折算為人民币僅在六千元左右。但是在晉升為左拾遺之後,俸祿也大大提升,折合人民币一萬五,可見,唐王朝的俸祿提升空間非常大。

五十四歲時,白居易遷升為蘇州刺史,俸祿比起最初為官時多了十倍有餘。當白居易成為太子賓客時,俸祿更是再一步升高,達到了頂峰。

而且白居易在告老還鄉之後,朝廷還發放了一大筆錢财,以表彰其功績。另外,當白居易超過七十五歲時,朝廷還會另外贈一筆錢财,視作獎勵安撫。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退休後獲得的一筆錢财劇照

可見,唐宋之時,朝廷對待百官都是很不錯的。而且到了宋朝時期,皇帝對官員的容忍程度也更高一些。例如北宋宰相王安石,他乃是北宋變法第一人。

王安石希望通過改革之舉,讓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進一步縮小貧富差距。這理想雖然崇高,但卻不大現實。王安石一生中兩次任職宰相,遺憾的是第二次與宋神宗産生了更大的沖突,丢了官帽。

由此可見,在宋朝,隻要大方向與皇帝保持一緻,并且沒犯下太大的過錯,一般都會被皇帝容忍的,另外俸祿也非常豐厚。

我們還是以王安石為例,在他擔任宰相之時,每月的俸祿折合為現今人民币大概在九萬元左右。這還不算額外的一些補貼,例如餐補、日用品等。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同時,朝廷不僅專門發給王安石買衣服的錢,還會贈送許多绫羅綢緞。到了冬季,則會分發絹布、棉花讓他禦寒。其中還有一些食用鹽,鹽巴在如今雖然再尋常不過,而在古代,食鹽可是比較稀缺的。

可見,朝廷想得十分周到,方方面面都為官員考慮到了。那麼王安石辭官之後,還有沒有終身俸呢?

其實按照現在的規矩,辭了官職自然終身俸也就沒了。不過,王安石卻有養老金,而且數額不小。與明朝時期宰相的終身俸相比,王安石的養老金足足多出了五倍。

可見大宋王朝出手實在是闊綽,或許正是因為這些耗費,也導緻北宋漸漸出現“積貧”的局面。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出手闊綽的大宋王朝劇照

下面我們再來看一個人的俸祿,此人是衆人皆知的大宋清官:包拯。身為清廉之官,包拯的俸祿有多少呢?其實比很多人想象的都還要高,包拯一個月的俸祿相當于一個州的稅收,着實是一大筆收入。

俸祿這麼高,主要是包拯的官職很高,僅次于宰相之下。而且一人居多個官位,包拯就曾身兼三職。是以俸祿高也是因包拯有這個能力。另外,朝廷不但發放高額俸祿,還會給予布匹等獎勵。

據傳,

在宋徽宗統治時期,包拯管轄了二十個州。當時一年下來這二十個州上交稅收是三十萬貫,平均下來每州交稅一萬五貫錢。而包拯一年的俸祿在兩萬左右,也就是說包拯的年俸祿比起州府的稅收還要高。

這大大出乎了我們的意料,在很多影視劇中,包拯大人都是過着清貧的生活。原來,我們一直都被這些影視劇欺騙了。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包拯一年的俸祿劇照

上面這些王朝對待“公務員”都是高薪高福利的,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些“公務員”待遇較差的王朝。提到這裡,北魏王朝絕對值得一說。

這個王朝的“公務員”的待遇是最差的,沒什麼福利,連基本的俸祿都沒有。而且這還是朝廷的明文規定:

官員一律沒有俸祿。

這一規定在我們看來難以置信,但卻是真實存在的。

因為北魏是由鮮卑人建立的,一個馬背上的民族,他們喜歡在戰争中掠奪财富。當然,在戰争頻繁之時倒也能掠奪些物資,那麼在和平年代呢?自然就無法在戰場上掠奪了。

官員們隻好進行A錢,或者搶掠百姓之财。就這樣,北魏A錢風氣盛行。雖然王朝多次進行反腐,但是成效不大,沒有從根源上去解決問題。

包拯公正廉明無疑,但他一年的俸祿有多少?比一個州的稅收還高!

圖檔:北魏連基本的俸祿都沒有劇照

公元495年時,孝文帝進行一番改革,官員們這才有了俸祿。這時,孝文帝認為王朝已經實作了俸祿制,A錢現象應該會好一些。

但是令他意外的是,這些官員們A錢風氣深重,雖然現在有了俸祿,A錢習慣卻難以改正過來了。是以,孝文帝決定出重拳,将秦、益兩州的刺史押送到京城,當衆處死。

随後,孝文帝再次強調,但凡發現官員A錢之事,嚴肅處理,死罪一條。但是官員們很無奈,

雖然實行了“俸祿制”,但俸祿太低,根本養活不了家人。是以很多大臣聯名上書,希望能改回原先的無俸祿制。

不過,這一請求最終被駁回了。可見,北魏之時的“公務員”待遇實在太差了。

還有在明朝之時,大臣的俸祿也不高。不過,明朝百官俸祿雖低,但好在還有一些其他的補貼。

另外,明朝的官員還有一些特權,例如“免稅”等。其實各朝各代的“俸祿”不同,主要原因是王朝的經濟實力不同。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