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咚、咚、咚……”兩年了,聲音從未消失…感覺自己得了一種怪病…

深夜我在電腦前靜靜地趕論文

突然一陣尖銳的報警聲

“滴!——”在我耳旁響起

那聲音忽左忽右、時有時無

卻一直萦繞在周圍

反複确認不是電器在報警後

我感覺我耳鳴了

這難受的感覺讓我突然聯想到

上個月碰到的一個病例……

兩年了,“咚咚”聲從未消失

某個周三的門診,一個三十歲出頭的瘦弱女子出現在了我的診間,她的臉上似乎透露着焦慮與愁苦。

她告訴我,感覺自己得到了一種怪病。

兩年來,她一直覺得右耳隐約能夠聽到“咚、咚、咚”的聲音。那“咚咚”聲不快不慢,跟自己的心跳同步;不輕不重,剛剛好能被聽到,卻又聽不太清。

為了消除這“咚咚”聲她已經嘗試了各種方法,休息、打針、吃藥、針灸、聽音樂。然而,無論怎麼努力,“咚咚”聲一直停留在的她右耳,從未消失。

“咚、咚、咚……”兩年了,聲音從未消失…感覺自己得了一種怪病…

不過當她把手放在頸部右側并輕輕按壓時,“咚咚”聲就會減弱甚至消失。

通過她的描述和初步的耳科檢查,我大緻判斷出這位患者聽到的“咚咚”聲并非普通的耳鳴,而是一種稱之為“搏動性耳鳴”的特殊症狀。

醫學檢查揪出“咚咚”真兇

對于耳鳴患者,我們通常建議先做聽力學檢查。但對于“搏動性耳鳴”的患者,其耳鳴節律與心跳節律一緻,其症狀極有可能與顱底的血管病變有關,這是一種“血管搏動性耳鳴”。血管搏動性耳鳴通常是由血管解剖變異、畸形或血管相關的惡性良性腫瘤引起,是以顱底血管的影像學評估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在安排她做聽力檢測的同時,又給她預約了颞骨CT的檢查。

果然,CT檢查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患者右側乙狀窦表面的骨闆是缺損的。

“咚、咚、咚……”兩年了,聲音從未消失…感覺自己得了一種怪病…

▲ 患者颞骨CT平掃影像。左上:右側颞骨橫斷位影像,見右側乙狀窦與乳突間骨闆缺損。右上:左側颞骨橫斷位影像,見左側乙狀窦與乳突間骨闆完成。下:雙側颞骨冠狀位影像,見右側乙狀窦與乳突間多處骨缺損。

“乙狀窦”是顱内重要的回流通道,左右各一條,供應大腦的血液主要通過乙狀窦回流到心髒,而“乳突”則是中耳的重要解剖結構。

正常情況下,乙狀窦與乳突間有層薄薄的骨闆相隔,但在這位患者身上,這層骨闆卻意外的缺損了。由于乳突本身具有一定的傳聲功能,乙狀窦中血液流動的聲音很可能通過乳突傳到了内耳中,讓患者聽到了與心跳節律一緻的“咚咚”聲。

骨闆修複,“咚咚”聲終消失

針對這位患者的情況,我建議她住院,通過手術将乙狀窦表面缺損的骨闆補起來,患者接受了我的建議,表示願意嘗試。

入院後,完善聽力學和影像學檢查,排除了其他顱底惡性良性腫瘤和血管畸形的可能,确定了手術方案:通過耳後切口進入乳突,修補缺損的骨闆。

術中發現患者乙狀窦表面的确有多處骨闆是缺損的,大小在1*1mm~4*6mm不等。最終,我們利用患者自身的骨粉及軟組織對缺損的骨闆成功進行了修補,手術過程順利,僅用時1.5小時。

術後第二天,患者就覺得右耳的“咚咚”聲比術前明顯變小了,也沒有出現嚴重的手術并發症,術後第三天患者出院。

一個月後,患者再次來到我的門診複查,她整個精神狀态好了很多,人都變得開朗了。她激動地表示,現在已經基本聽不到那種“咚咚咚”的聲音了!聽力學檢查顯示,她右耳的聽力跟手術前相比沒有變化。

這位患者比較幸運,病變範圍較小,手術範圍也相對較小。有的患者搏動性耳鳴病因是惡性良性腫瘤(如頸靜脈球體瘤),那麼手術的範圍則會大的多。如果不幸惡性良性腫瘤侵犯顱底神經、血管等重要結構,術後則可能出現面癱、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腦脊液漏等并發症,需要二次手術修複及長期的康複治療。除此之外,患者還需定期複查磁共振,以評估惡性良性腫瘤是否複發。

耳鳴治療的注意事項

1. 多數情況下,耳鳴無法找到确切的病因,不會危及生命,也無需特别治療。耳鳴患者應避免恐懼、焦慮,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盲目相信一些偏方、土方和未經科學驗證的治療方法。

2. 少數情況下,耳鳴可能會是某些嚴重疾病(如惡性良性腫瘤、血管疾病)的早期征兆。是以患者尤其要注意耳鳴是否為單側的或搏動性的。如果出現這樣的耳鳴,應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排查相關疾病。

3.一旦發現顱内或頭頸交界處有惡性良性腫瘤或血管變異、畸形等情況,患者應到相關科室就診,對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評估。與主管醫生進行充分溝通,決定最終的治療方案。

/END/

文字丨蔣骅、劉骁

排版丨唐簡妮

稽核丨楊蓓蓓 蔣骅 劉骁

責編丨唐簡妮 魯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