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幽門螺杆菌,似乎這幾年都特别火,很多人一聽到都感到恐懼。

為何談之色變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它是胃癌重要危險因素。

早在1994年,世衛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曾将幽門螺杆菌納入到Ⅰ類人類緻癌物,緻癌風險确認無誤。

而臨床資料也顯示:對比非感染者而言,幽門螺杆菌感染者終生患上胃癌的幾率高出1-5倍。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超過一半的國人都患上幽門螺杆菌?

資料顯示,我國每2人中約有1人攜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可高達40%-60%,将近有7億人感染。

而據世界胃腸組織(WGO)保守估計:目前全球至少有一半人口感染幽門螺杆菌。

不僅胃癌,幽門螺杆菌還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病因,還會引發消化不良、缺鐵性貧血、消化道潰瘍、特發性血小闆減少性紫癜(ITP)等疾病。

而由于幽門螺杆菌的傳播途徑很多,導緻現在得幽門螺杆菌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治好之後也會反複複發,是以很多人在知道自己得了幽門螺杆菌之後都會很恐慌,不知道該怎麼辦。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如果找對了調理方法,對幽門螺杆菌完全不需要慌張:

1、藥物治療

就藥物治療而言,在臨床中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三聯療法和四聯療法,治療時間約10-14天。所謂的胃三聯療法就是從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黴素膠囊、左氧氟沙星、喹諾酮類等藥物中選擇兩種,再加上PPI抑制劑一起服用。

胃三聯的藥物對于一些早期感染或者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比較少的人,往往能夠起到治療的根除方案。

隻有胃三聯療法不見效才會使用胃四聯療法,胃四聯主要是在胃三聯的基礎之上加用果膠铋,治療的療程是兩周的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在藥物治療過程中,要遵循醫生的訓示,在适當的時間服用合适的數量。另外,由于幽門螺杆菌對藥物産生耐藥性,這樣就增加了複發的機會。

是以,聽從醫生的建議,及時服藥,定期檢查治療效果。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2、注意自己的飲食

吸煙和飲酒會引起胃腸道的刺激,可能會導緻疾病加重,同時還會損害腸道健康。是以,要盡可能避免吸煙、飲酒。

除此之外,生活中還需避免吃某些刺激性食物,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

3、衛生工作要做好

由于幽門螺杆菌不耐高溫,是以對于日常的餐具可以使用洗碗機、消毒櫃等方式進行高溫煮沸消毒。

同時,還需要養成公筷公勺的分餐習慣,同時餐前便後都需要勤洗手,避免幽門螺杆菌再次感染。

另外,注意廚房和碗筷的清潔,保持家庭衛生并且進行定期消毒。蔬菜、水果在吃之前需要清洗幹淨,肉類一定要煮熟了再吃。

在給孩子喂飯時,不要自己咀嚼後再喂給孩子,又或者避免使用自己餐具來喂養孩子。資料顯示:我國10歲以下兒童幽門螺旋杆菌感染率高達40%~60%。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口臭,意味着感染幽門螺杆菌?

不少養生文章,都總是拿口臭來說事,說是感染幽門螺杆菌的重要症狀之一。

但事實上,多數幽門螺杆菌感染者其實沒有明顯症狀,口臭主要源自于口腔細菌中對殘渣食物、唾液蛋白進行發酵。

畢竟口腔裡的細菌還真不少,又不是幽門螺杆菌“獨自支撐”。

而屁臭、糞臭都是源自于腸道菌群發酵食物所産生的硫化物,決定臭味的關鍵主要是食物中硫含量,跟幽門螺杆菌沒啥太大關系。

順道說一句:多數幽門螺杆菌感染者,要不是體檢,根本不知自己已被感染。

可能引發胃癌的細菌,7億的中國人都被感染了?又該如何除掉它?

參考文獻:

【1】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中華兒科雜志.2015.

【2】中國自然人群幽門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學調查 張萬岱,胡伏蓮,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 2010,15(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