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63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以來,到1912年隆裕太後代替清帝頒布《退位诏書》,清朝曆經了276年,傳了十一帝,在這十一位皇帝當中,康雍乾三帝創下了“康乾盛世”是清代最為鼎盛之時。

除了這三帝,溥儀這個名字,同樣引人注意,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真正的經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沒有人能體會他所曆經了一生,他從萬衆矚目的帝王到平平淡淡的平民,甚至淪為了傀儡,這種心情是十分複雜的。
從蘇聯回來之後,溥儀積極地參加勞動,原本他對特赦是不抱什麼希望的,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1959年12月4日,他的名字出現在了首批特赦的名單上,他是001号,獲得新生的溥儀離開了東北,重新回到了闊别35年的北京。
第二年,溥儀拿着民政局的介紹信,到了中科院植物園擔任園丁,在這裡收門票,溥儀對這一切都十分的滿意,生活十分的充實,閑暇之餘,他還編寫《我的前半生》,溥儀的住所東冠英胡同,距離紫禁城十分近。
隔着老遠他都能夠看到那帶着厚重氣息的宮牆,要說溥儀忘卻了宮中生活,那絕對是騙人的,溥儀自從被慈禧選為皇統繼承人,就一直住在紫禁城當中,還娶了一妃一後,但那是他的前半生,他的後半生要重新編寫。
在溥儀工作之餘,一位老友邀請溥儀一起“遊玩”故宮,溥儀本想着可能會觸景生情,先是婉拒了,但好友的二次邀請,讓溥儀也不好太拒絕,而且溥儀的《前半生》也需要回到紫禁城去彌補一些丢失的記憶。
帶着各種不同的情緒,溥儀跟老友到了故宮外,結果溥儀沒買門票,溥儀這下就不明白了,自己回個“老家”還要買票?老友跟他解釋,這票價是用來維護故宮的建築的,在仔細考慮之後,溥儀還是買了一張票。
不過溥儀心裡面就像是打翻的醋壇子,五味雜陳,不過進入故宮之後,思緒還是放開了,但在遊玩時,他又發現了一處錯誤,買票還算好,但這處錯誤他就不能忍了,原來跟光緒皇帝相關内容處,挂上了攝政王載沣的照片。
愛新覺羅·載沣是溥儀的生父,光緒皇帝(愛新覺羅·載湉)的弟弟,兩人都是愛新覺羅·奕譞的兒子,載沣是第五子,側福晉劉佳氏所生,光緒是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所生,兩人雖然同父異母,但兩人長相十分相似,很容易弄混淆。
可是溥儀怎麼都不會看錯,他就指出了這個錯誤,結果被當時正在指揮工作的專家聽到了,載沣的照片就是他挂上去的,這怎麼能讓他接受,兩人就争論了一下,溥儀隻好亮出自己的身份,在多番考證下,光緒帝的介紹下确實挂的是載沣的照片,場面是一度尴尬,好在老友調節才讓氣氛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