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爺爺當年不怕死

顔 潔

編者按近日,中央電視台國防軍事頻道熱播三集紀錄片《紅色醫生》,作者顔潔擔綱該紀錄片策劃和總統籌。讓我們聽聽顔潔在紀錄片中如何講述了爺爺的這個故事。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小時候我們在城裡讀書和生活,爺爺一直待在古城。平時接觸雖然不多,但我對爺爺的記憶極深,連爺爺去世的日子我至今記得——1982年國慶節。那一年,國慶、中秋同日。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爺爺(中)的照片

爺爺名叫顔廷坤,是複聖顔子第78代孫。爺爺、奶奶祖籍山東,他們共生了6個孩子,清一色的“小子”(我父親排行老三,二伯後來因病夭折)。爺爺特别想要個閨女,卻未能如願。在生到我六叔時,爺爺說:又是個小子,真想把他給扔了!這話被爺爺的弟弟、弟媳聽到,于是六叔從此成為他們的寶貝(因為我二爺爺夫妻倆剛好膝下無子),賢惠的情婦奶對六叔疼愛有加,對六叔的培養和教育也讓人稱道。

後來,爺爺把我父親顔秉棟送到淮南中學讀書。淮南中學是中共津浦路東省委根據中共中央《大量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于1940年10月創辦的,以培養幹部輸送根據地建設人才為宗旨,生源來自六個方面:我黨政幹部子弟、部隊小戰士或政權機關裡的小勤務員(俗稱“小鬼”)、各地的熱血青年、撤退回根據地的地下工作者、地方基層幹部、根據地的知識青年。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新四軍淮南中學在盱眙古城的舊址

淮南中學是一所培養新四軍幹部的“革命大熔爐”,父親在這所學校學習文化并接受革命教育。14歲那年,正是部隊北撤時期,他随學校跟從淮南根據地黨政軍機關離開家鄉,從此南征北戰……

父親參軍後不久,奶奶思兒心切,一病不起,于1948年38歲離世(此生,我注定是見不到我的奶奶,甚至照片都沒有見過,隻知道奶奶姓朱,小腳)。當時,在前方打仗的年僅十幾歲的父親一直不知道,他已經是個沒娘的孩子了!

爺爺送走了我的父親,掩埋了我的奶奶,一個人擔起全家重任!爺爺一輩子沒有再娶,既當爹又當娘的日子可想而知。那時,爺爺靠做點小生意維系全家生活。

據老人們回憶,我爺爺很勤勞,肯吃苦,而且仗義疏财,為人“義”字當先,經常接濟和幫助比他更困難的人,與人相處也從不争名争利。

爺爺一輩子喜好抽煙但不愛喝酒,對“打麻将”等賭博行為深惡痛絕,堅決不允許自己後代賭博也是他的“家規”之一。是以,家族成員無論老幼,至今沒有一個人敢打麻将賭博的。

我佩服爺爺,他不僅二胡拉得好,琵琶彈得也很棒!他對物質生活要求不高,是個極其普通的老爺爺。

但是,當年他冒着殺頭的風險為新四軍做的二件事,又讓我感覺他真的不普通,甚至是非常了不起!大家都說,爺爺不僅勇敢,而且膽大心細,有勇有謀!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古城 牆壁

第一件事:為新四軍部隊送藥。

當年,爺爺為新四軍送的藥主要是青黴素。他都是獨自一人夜間從古城出發去明光進藥。那時,從古城麻場到明光,山高水險,路途近百裡,很多地段荒無人煙,山林茂密幽深,路邊草叢比人還高,還經常有野狼出沒(由衷欽佩爺爺的膽量),一路上爺爺總是不停地、一支接着一支地抽煙……

此外,進完“貨”回來,一路上還要遭遇敵人的盤查!足智多謀的爺爺,想了一個又一個好辦法,譬如爺爺在放藥品的竹筐最上層,放上被丢棄在亂墳崗的死嬰,扮成收斂死嬰者,作為掩護;他還将粗竹竿的端部鑿通,然後把藥“藏”進去,進而躲過了敵人的盤查!

那時,爺爺通常是用雞蛋換貨。每次挑上一千多個雞蛋,也就是一百多斤的擔子,前半夜出發,天亮趕到,上午進好“貨”,下午休息,到了晚上九、十點鐘時開始往回趕,來去都身披夜色。

為確定藥品安全送達新四軍部隊,爺爺一路上“貨不離肩,肩不離貨”。不管是餓了、渴了,他都不敢放下手中“貨”,總是一邊趕路一邊吃點幹糧、喝點水……

那時,新四軍二師師部駐古城附近,爺爺為新四軍運送藥品,成了事實上的新四軍地下交通員,與二師醫院及師部上司也都熟悉,一次羅炳輝師長經過門前,特地下馬看望我爺爺,這是爺爺最引以為豪的事情。我讀國小時,他曾不止一次指着家裡一把木椅說,這是羅師長坐過的椅子。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羅炳輝将軍當年在我家坐過的椅子

第二件事:深夜冒着生命危險,偷偷從大槐樹上取下并掩埋梁化農烈士的頭顱。

新四軍暨淮南根據地黨政軍機關北撤後,奉命留下與敵人堅持鬥争的中共盱眙縣委副書記、盱眙縣民兵總隊政委梁化農同志在殘酷的“圍剿”中被敵人殺害,其心肝被敵人挖出,頭顱被割下吊在大槐樹上示衆……到了第三天晚上,烈士的姐夫王正方找到烈士生前拜把兄弟即我爺爺顔廷坤,設法将烈士的頭顱取下來……

夜幕中,爺爺用扁擔挑着二隻“美孚”牌洋油筒,裡面裝着水和瓢(由大葫蘆一劈為二而成)。身體靈活的爺爺輕輕越過圍牆,又悄悄爬上高高的大槐樹,迅速将烈士的頭顱解下,包裹好後放在擔子前頭那個洋油筒裡,并用水瓢蓋上。挑到家後,他将烈士頭顱埋在距家不到100米的古城國小後面的空地——直到解放後,烈士頭顱才得以正式安葬,後于1977年重新安葬于烈士陵園。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梁化農烈士留下的唯一照片

爺爺,作為您的孫女,說實話,寫完這兩個故事——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您隻是一個普通的小老頭,您不是軍人,不是地方幹部,也不是黨員,但您70多年前的這些故事,足以讓今天的我感到震撼!您無條件支援革命,将自己的兒子、我的爸爸交給了新四軍;您無懼白色恐怖,冒死為新四軍送藥、替革命烈士收殓,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着實令人敬佩!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作者父親獲得的部分紀念章

我為您自豪,我為您驕傲!

親愛的爺爺,我們永遠懷念您!

作者簡介

顔潔,新四軍後代,優秀共産黨員,現任江蘇雷鋒聯盟團政委,郭明義愛心團隊江蘇學雷鋒藝術團團長,江蘇省老年學會醫養結合專委會副秘書長等職。曾獲省級“學雷鋒标兵”“百名崗位能手”等稱号,被中央電視台等部門授予“公益事業特别貢獻獎”。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顔 潔

方志四川部分圖檔、音視訊來自網際網路,僅為傳播更多資訊。文章所含圖檔、音視訊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

【紅色記憶】央視熱播紀錄片《紅色醫生》策劃及總統籌顔潔:爺爺當年不怕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