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文/紀布

話說,對于比較喜歡魯迅先生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魯迅的原名叫做周樹人,他的文筆與風格大家都非常熟悉,非常犀利!

魯迅先生的思維,通過他深厚的文字功底表達,總能一針見血地點破一些常人平時不能注意到的一些細節,而且非常的真實,同時也是一些非常現實的事情。舉個例子,魯迅先生在其文字中經常多次描寫過國人的“麻木”,而且麻木是很可怕的。魯迅先生認為,國人的這種麻木,由來已久,并非是一朝一夕養成的。

下面,小編給大家搜集了一些清末時期有外國人拍攝的老照片,看完之後,也許大家會對那個時期國人為何麻木,有一個深刻的感觸。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這張老照片是在八國聯軍侵占天津後所拍攝的,從此圖中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西方列強的炮火,對天津的的那些古建築損毀極為嚴重。

主幹大街的兩旁房屋,都有損毀,幾乎看不到任何相對完好的。在大街上走着很多行人,想必當他們看着曾經繁華的街道成為了如今這樣狼藉的景象,雖然在表面上不敢過于表自己的憤怒,但在他們的内心中,一定對那些西方強盜恨之入骨。

這張圖檔,則是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城後所拍攝的。從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西方列強的士兵在以勝利者的姿态在遊行,同時,在隊伍的最前面還行進着一個樂器隊。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看到這個圖,細心的朋友們一定會發現,最前面的樂器隊成員,他們的裝束不同于那些西洋士兵,這些人并不是别人,正是那些清朝的百姓。

要知道,那些西方強盜可都是專門推着火炮來打咱們的,那些麻木的百姓,沒有力量反抗也就罷了,但為何還會給那些外國侵略者鑼鼓開道,這真是令人氣憤,哀哉!

當然,也有可能是那些照片中的國人有自己的難處,如果不這麼做,會牽連到家人,在他們的内心中,對于“家”、“國”這種概念,也許早已模迷甚至麻木了。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我們再将視線轉移到道路兩旁的路人,同樣是那些西方侵略者進入京城,在街道兩旁的那些清朝行人并沒有太多的反應,從氛圍來看,那些人都是同樣的表情——麻木。

他們木然地轉向頭看着那些黃發碧眼的外國軍隊進入自己的國土,他們面對着強勢,可能有人想要反抗,但絕對不敢這樣去做。在絕大多數人中,他們隻會這樣想,老外的軍隊還真是稀奇,那些大高個長得真像紅毛猩猩。

對于他們自己的日子,大體上是之前怎麼過以後依然怎麼過,社會最底層的百姓,生活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依然貧窮。是以,事不關己高高挂起,早已麻木的他們為啥還要反抗呢?想都不會去想。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下面的這張老照片,就更加的“有意思”了,我們能夠看到,西方侵略者拉着大炮進入我國,至于大炮是什麼型号,或者什麼類型,他們拉來要安置在哪裡,對于現在的我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而且一點也不重要,但是,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西方侵略者的那些火炮,絕對不是為了援助清朝的,相反,這些都是用來欺壓咱們中國人的兇器。

但是,麻木的路人顯然不會去想這麼多,他們圍繞在火車車廂周圍看熱鬧,非常有興趣地看着那些火炮,因為他們從來都沒有見過那些将要對自己動刀的“洋玩意兒”。

更有甚者,一些“心大”的清朝百姓,站在路邊還提着鳥籠子觀看,也許是他們的生活條件不錯,衣食無憂。放到現在來看,真是不知道那時的人們到底在想什麼,精神思想已然麻木到何等程度,才會以一種“觀賞”的心态來看侵略者将一個又一個先進武器運進來來打自己的國家。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雖然這些老照片的數量很少,但是這一張張卻銘刻一個個真實的曆史瞬間,同時這也是當年魯迅先生筆下清朝百姓最為麻木的真實寫照。

我們細看這些老照片,能直射出清朝時期的一種消沉,一種落後,一種腐朽,雖然僅僅是一個縮影,但這也正是清朝末期最為真實的寫照。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清朝被西方列強欺辱直至滅亡,是非常正常的事了,群眾都已如此不堪,整個國家又能強到哪去?

史實照片記錄魯迅筆下的麻木!清末百姓提鳥籠看西方列強拉來大炮

本文參考資料:《中華通史》,《清朝末期照片集》,《魯迅文摘》,《知網相關文獻——有關清末民間百姓的相關論文等》,《18世紀中國觀念變遷與社會發展》,《百度百科相關詞條——清末,魯迅,列強侵華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