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11月有一場好戲,那就是新能源企業比銷量。

不少新勢力企業選擇在第一天公布銷量,一周之内呈現一個百花齊放的場景,在最後賣車的兩個月,給了人一個“新勢力太頂了”的銷量錯覺。

對于銷量,特斯拉并不太想報喜不報憂。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上個月,上海臨港的特斯拉超級工廠一共生産了52859台,在産能打滿的情況下, 21127台新車銷量給了國内市場,其它剩餘的3萬多台銷量,主要用來出口歐洲市場。

有一點必須要說明,上海臨港的超級工廠,目前肩扛的是應對歐洲市場的重要任務,因為理想情況下,歐洲的柏林工廠最快速度也要2022年才能投産,也就意味着未來接近一年的時間,歐洲分散的銷量,依然會給國内正常傳遞帶來壓力。

國内的兩萬多台銷量,并不是特斯拉隻賣了兩萬多台,而是配置設定給中國市場的數量,隻有兩萬多台。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我上特斯拉官網查了下傳遞時間,今天下定Model3,明年一季度傳遞,店内負責人按照目前的傳遞量預計,等車周期依然需要兩個月時間。

兩萬多台一個月,不是一個月隻有兩萬多人買特斯拉,而是隻能傳遞這麼多。

11月行業銷量排行榜顯示,特斯拉行業第三,僅次于比亞迪以及上汽通用五菱,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說,特斯拉行業排名第二。

首先,特斯拉的傳遞量是5萬餘,數量上超越了上汽通用五菱,其次宏光MINI作為主力車型主打低端市場,3萬的宏光MINI與25萬的特斯拉Model3無法正常對比。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如果用心計算20萬以上細分市場,特斯拉依然是行業TOP1。

從目前來看特斯拉中國市場布局,其很難再被真正意義上超越,一方面品牌認知逐漸良性,盲目認可以及盲目抵制的情緒逐漸被淡化,這對于特斯拉來說是一種利好,另一方面特斯拉目前工藝非常成熟,同時随着供應商的整合,利潤率還會提升。

而按照成本定價的特斯拉,未來還會繼續調整價格,降價仍然很有希望,同時更加入門的Model系列轎車有可能将會在明年推入市場。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最為關鍵的是,随着時間的推移,号稱皮卡颠覆者的Cybertruck可是說來就來。

電動車是一個全新的市場,一定是技術、理念優于價格标簽,特斯拉不拘泥于傳統定價方式,沖擊了傳統乘用車市場,從技術角度分析,特斯拉的軟體産業、自動駕駛技術成熟程度以及造車理念,都讓其在産品、定價上具有雙重優勢。

這是消費者比對之後仍然選擇Model系列産品的關鍵,也是特斯拉價格一降再降仍然還有降價空間的根本。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顯然,随着産業規模、銷量、市場保有量以及理念的增強,一開始就沒有追上特斯拉,那麼想要在未來趕超特斯拉難度更大,畢竟特斯拉的成長速度要比很多中國企業更快。

這建立在軟體生态系統、自動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全球布局上,特斯拉的優勢一定要比很多中國企業更加出色。

理性分析:11月賣了52859台的特斯拉,為什麼很難被擊倒了?

我們做個預估,明年柏林工廠投産之後,歐洲的特斯拉價格也會下降,而上海臨港特斯拉超級工廠主要任務就是負責亞洲市場,也就是中國。

那麼,每年擁有60萬産能的超級工廠,未來還會生産更多的車型,形成産品矩陣規模的特斯拉,在未來将會及時傳遞車輛,那麼市場的銷量預計以及市場認可度,将會非常恐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