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圈大小事,你都能盡在掌握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不斷試錯也在不斷尋找新的出路。”
本文來源 “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騰訊創業經授權後轉載。
作者/ 神樂
編輯 / 秦言
幾年前,提及華強北,相信大部分人腦海中首先浮現的标簽會是“中國電子第一街”、“世界電子中心”等。的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内,靠批發數位産品、半導體産品“發家”的華強北,成了電子産業的代名詞。
但是随着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華強北的電子、數位批發業務也受到了較大沖擊,批發商減少不說,客流也在銳減。曾經一鋪難求的情景,在這幾年逐漸被轉租撤店的畫面取代。
于是乎,近兩三年無論是華強北的商城也好、商家也罷,都在嘗試轉型跨界,甚至是極為勇敢地試錯,2020年至今,先後有商城轉型美妝、跨境電商以及零食批發。然而,正當外界以為華強北與“中國電子第一街”漸漸背離、尋求徹底轉型之時,卻有人發現,華強北再次出現了新的變化……
1
回歸“電子第一街”?
一年前的12月份,正是華強北轉型美妝集散之後再度喧鬧的時期。一到下午,送貨的貨車就将振華路、振中路堵得水洩不通。從早到晚,都能看到“一米櫃台”的員工拉着小推車進進出出的景象。
可一年後的今天,類似的“盛況”不再,商城外牆上的美妝廣告也撤下了許多。一些轉型美妝的商城、地鐵口旁的商業街、主幹道旁的沿街商鋪,又開始做回華強北的“老本行”——電子産品。
“(入駐前)我聽說商城轉型了幾次,最近一次是轉型美妝。”在華強北一商城内經營微電子專櫃的阿成透露,大概在五個月之前,他所在商城從“美妝廣場”更名為“電子商城”,并重新招商。
而他的專櫃則是四個月前才入駐的。在他入駐商城之初,仍能見到所在樓層有不少租期未滿、尚未撤離的美妝店鋪甚至一米櫃台,“現在你去逛一逛,也就能看到三、四家美妝店鋪,都關了門但未撤離。”
阿成告訴懂懂筆記,目前華強北很多商城再次轉型、主打電子産品,而且都是通過免入場費,甚至免一部分租金的優惠,招攬電子經營商家入駐。
“我入駐時,商城招商部給的是免入場費,還免了三個月租金。”正因為租金優惠的力度不小,阿成所在的商城在轉型回“電子商城”重新招商僅不到一個月時間,周圍就逐漸布滿了批發電子元件的商家。
無獨有偶,另一家位于地鐵口(原本經營服裝批發、手表零售、外貿精品)的時尚綜合街區,大部分區域也轉型為“電子廣場”,入駐了大量電子元件批發商。
通過店鋪對外貼出的宣傳物料不難看出,入駐電子廣場的商家經營的大都是控制IC、濾波器、記憶體、 PA射頻等的半導體元器件,且面向批發大客戶。
這些商家所代理的半導體元器件中,不乏恩智浦、意法、東芝、德州儀器等全球知名品牌出品的産品。有的商鋪更是宣稱産品有大量現貨,誠邀采購客戶洽詢,說實話這段時間能自稱有大量現貨的半導體商家并不太多。
而在商城通道上,曾經堆滿了外貿原單服裝服飾的景象,也早已讓一箱箱半導體元器件所替代。
有幾位紮根華強北多年的商家透露,如今的華強北仿佛回到了四、五年前,遍地都是電子元件。
主幹道上,絡繹不絕出貨送貨的小推車,運送的除了半導體、手機配件和零食之外,已看不到美妝的影子。在一部分尚未轉型、調整的美妝商城内,也可以看到不少店門緊閉的美妝店,與周圍熱鬧的電子賣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或許,經曆了美妝、時尚、零食一系列轉型“試錯”的華強北商家,似乎有了重返“中國電子第一街”的趨勢。
那麼,在這股趨勢變化的背後,又隐藏着哪些新的契機?
2
商家挖到了“芯”機?
最近兩年,由于疫情影響所導緻的全球的“缺芯”問題,對制造業形成的打擊可謂空前。相關企業、工廠為了維系生産,都在想盡一切辦法“求”芯,卻又一“芯”難求。
“要麼高價買庫存的晶片,要麼隻能讓産線停産,勞工停工。”“缺芯潮”也困擾着中山小榄一家白電工廠的老闆于偉(化名)。據他介紹,去年開始,公司不斷通過上下管道,收刮晶片,但是也隻能是杯水車薪。
對當地很多白電工廠而言,缺口最大的晶片産品,莫過于電源管理的IC。電源管理 IC的短缺,甚至一度導緻不少白電工廠停工将近兩個月時間,“廠裡有同僚早就建議說,到華強北去看一看,畢竟是電子第一街。”
但是一開始于偉很抗拒這個建議,畢竟經過大量媒體報道,他知道昔日的“中國電子第一街”已經在轉型銷售美妝、零食,出現了很多與半導體元器件完全不相關的商家。
“但後來實在找不到晶片,今年中秋前,我決定到華強北碰一碰運氣。”當于偉到了華強北之後,驚訝地發現美妝、跨境電商已經式微,映入眼簾的是很多電子商城、街鋪的招商廣告。
在幾家電子廣場中詢問了一圈之後,他最終找到了符合自家型号、規格需求的電源管理 IC賣家。這番收獲之後,他的白電廠采購經理也成了華強北的常客。
在華強北某商城經營電子元件的商家“楓哥”眼裡,類似的情景,近幾個月來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是的,華強北的商家們是不務正業了一段時間,但最近一年不是缺芯嘛,買不到晶片的小廠還是習慣到華強北來,看看有沒有庫存産品。”楓哥向懂懂筆記透露,在供需關系推動下,華強北部分商城、商家也開始“借機”轉型,往晶片業務上靠攏。
尤其部分在美妝、零食轉型上均“慢人一拍”的個别商城,在“缺芯”的環境下搶在那些銷售美妝、零食的商城之前,都快速轉型成為新的電子市場,“要知道,之前轉做美妝(商城)的,還有好多租約沒到期呢。”
那麼,華強北一部分商城轉型重返電子市場,會不會如同美妝一樣昙花一現?
“是否昙花一現,誰也說不好,畢竟涉及的因素挺多的。”商家“楓哥”告訴懂懂筆記,隻要“缺芯”一直問題存在,那麼華強北半導體、晶片的銷路就不成問題。
這道理與美妝産業是相通的。
盡管目前仍有大量華強北美妝店鋪關門“避險”中,但由于仍有采購需求,是以一部分美妝商家轉入“地下”經營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更何況華強北的商家做電子要比做美妝、零食有經驗。”他笑着說道,靠電子“發家”的華強北大街再次掀起一股“電子熱”,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回歸”會更準确一些。
如今業界普遍有觀點認為,晶片、半導體元器件的短缺,或将持續到2022年底。是以,行業留給華強北電子市場以及一米櫃台的,還有大約一年的視窗期。
同時,電子産品回潮之下,有一項新業務又開始從“地下”走向了地面。
3
有賣“芯”的就有收“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