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创投圈大小事,你都能尽在掌握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腾讯创业 | ID:qqchuangye

“不断试错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出路。”

本文来源 “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腾讯创业经授权后转载。

作者/ 神乐

编辑 / 秦言

几年前,提及华强北,相信大部分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标签会是“中国电子第一街”、“世界电子中心”等。的确,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靠批发数码产品、半导体产品“发家”的华强北,成了电子产业的代名词。

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华强北的电子、数码批发业务也受到了较大冲击,批发商减少不说,客流也在锐减。曾经一铺难求的情景,在这几年逐渐被转租撤店的画面取代。

于是乎,近两三年无论是华强北的商城也好、商家也罢,都在尝试转型跨界,甚至是极为勇敢地试错,2020年至今,先后有商城转型美妆、跨境电商以及零食批发。然而,正当外界以为华强北与“中国电子第一街”渐渐背离、寻求彻底转型之时,却有人发现,华强北再次出现了新的变化……

1

回归“电子第一街”?

一年前的12月份,正是华强北转型美妆集散之后再度喧闹的时期。一到下午,送货的货车就将振华路、振中路堵得水泄不通。从早到晚,都能看到“一米柜台”的员工拉着小推车进进出出的景象。

可一年后的今天,类似的“盛况”不再,商城外墙上的美妆广告也撤下了许多。一些转型美妆的商城、地铁口旁的商业街、主干道旁的沿街商铺,又开始做回华强北的“老本行”——电子产品。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入驻前)我听说商城转型了几次,最近一次是转型美妆。”在华强北一商城内经营微电子专柜的阿成透露,大概在五个月之前,他所在商城从“美妆广场”更名为“电子商城”,并重新招商。

而他的专柜则是四个月前才入驻的。在他入驻商城之初,仍能见到所在楼层有不少租期未满、尚未撤离的美妆店铺甚至一米柜台,“现在你去逛一逛,也就能看到三、四家美妆店铺,都关了门但未撤离。”

阿成告诉懂懂笔记,目前华强北很多商城再次转型、主打电子产品,而且都是通过免入场费,甚至免一部分租金的优惠,招揽电子经营商家入驻。

“我入驻时,商城招商部给的是免入场费,还免了三个月租金。”正因为租金优惠的力度不小,阿成所在的商城在转型回“电子商城”重新招商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周围就逐渐布满了批发电子元件的商家。

无独有偶,另一家位于地铁口(原本经营服装批发、手表零售、外贸精品)的时尚综合街区,大部分区域也转型为“电子广场”,入驻了大量电子元件批发商。

通过店铺对外贴出的宣传物料不难看出,入驻电子广场的商家经营的大都是控制IC、滤波器、内存、 PA射频等的半导体元器件,且面向批发大客户。

这些商家所代理的半导体元器件中,不乏恩智浦、意法、东芝、德州仪器等全球知名品牌出品的产品。有的商铺更是宣称产品有大量现货,诚邀采购客户洽询,说实话这段时间能自称有大量现货的半导体商家并不太多。

而在商城通道上,曾经堆满了外贸原单服装服饰的景象,也早已让一箱箱半导体元器件所替代。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有几位扎根华强北多年的商家透露,如今的华强北仿佛回到了四、五年前,遍地都是电子元件。

主干道上,络绎不绝出货送货的小推车,运送的除了半导体、手机配件和零食之外,已看不到美妆的影子。在一部分尚未转型、调整的美妆商城内,也可以看到不少店门紧闭的美妆店,与周围热闹的电子卖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或许,经历了美妆、时尚、零食一系列转型“试错”的华强北商家,似乎有了重返“中国电子第一街”的趋势。

那么,在这股趋势变化的背后,又隐藏着哪些新的契机?

2

商家挖到了“芯”机?

最近两年,由于疫情影响所导致的全球的“缺芯”问题,对制造业形成的打击可谓空前。相关企业、工厂为了维系生产,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求”芯,却又一“芯”难求。

“要么高价买库存的芯片,要么只能让产线停产,工人停工。”“缺芯潮”也困扰着中山小榄一家白电工厂的老板于伟(化名)。据他介绍,去年开始,公司不断通过上下渠道,收刮芯片,但是也只能是杯水车薪。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对当地很多白电工厂而言,缺口最大的芯片产品,莫过于电源管理的IC。电源管理 IC的短缺,甚至一度导致不少白电工厂停工将近两个月时间,“厂里有同事早就建议说,到华强北去看一看,毕竟是电子第一街。”

但是一开始于伟很抗拒这个建议,毕竟经过大量媒体报道,他知道昔日的“中国电子第一街”已经在转型销售美妆、零食,出现了很多与半导体元器件完全不相关的商家。

“但后来实在找不到芯片,今年中秋前,我决定到华强北碰一碰运气。”当于伟到了华强北之后,惊讶地发现美妆、跨境电商已经式微,映入眼帘的是很多电子商城、街铺的招商广告。

在几家电子广场中询问了一圈之后,他最终找到了符合自家型号、规格需求的电源管理 IC卖家。这番收获之后,他的白电厂采购经理也成了华强北的常客。

在华强北某商城经营电子元件的商家“枫哥”眼里,类似的情景,近几个月来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是的,华强北的商家们是不务正业了一段时间,但最近一年不是缺芯嘛,买不到芯片的小厂还是习惯到华强北来,看看有没有库存产品。”枫哥向懂懂笔记透露,在供需关系推动下,华强北部分商城、商家也开始“借机”转型,往芯片业务上靠拢。

尤其部分在美妆、零食转型上均“慢人一拍”的个别商城,在“缺芯”的环境下抢在那些销售美妆、零食的商城之前,都快速转型成为新的电子市场,“要知道,之前转做美妆(商城)的,还有好多租约没到期呢。”

那么,华强北一部分商城转型重返电子市场,会不会如同美妆一样昙花一现?

“是否昙花一现,谁也说不好,毕竟涉及的因素挺多的。”商家“枫哥”告诉懂懂笔记,只要“缺芯”一直问题存在,那么华强北半导体、芯片的销路就不成问题。

美妆蔫了、芯片火了,华强北重拾“老本行”?

这道理与美妆产业是相通的。

尽管目前仍有大量华强北美妆店铺关门“避险”中,但由于仍有采购需求,因此一部分美妆商家转入“地下”经营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

“更何况华强北的商家做电子要比做美妆、零食有经验。”他笑着说道,靠电子“发家”的华强北大街再次掀起一股“电子热”,与其说是“转型”,不如说是“回归”会更准确一些。

如今业界普遍有观点认为,芯片、半导体元器件的短缺,或将持续到2022年底。因此,行业留给华强北电子市场以及一米柜台的,还有大约一年的窗口期。

同时,电子产品回潮之下,有一项新业务又开始从“地下”走向了地面。

3

有卖“芯”的就有收“芯”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