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今天我們接着來聊晶片荒大環境下的中國品牌,這次的主角是奇瑞汽車。通過奇瑞前不久公布的11月份銷量資料,奇瑞集團銷量突破11萬台的月銷量,環比增幅達到了24.8%,也創下了今年以來集團最好的單月銷量成績。其中奇瑞品牌占到76,560輛,為集團旗下銷量的絕對主力。那麼這個成績是說明奇瑞汽車已經走出今年汽車産業“晶片荒”的陰影了嗎?實際的情況又是如何呢?我們依舊通過探店來了解一下。

SUV非新款尚有餘力,提車最多1個月

奇瑞品牌目前存在分網銷售的狀況。我們實地走訪了兩家奇瑞4S店,其中一家資曆較老的經銷商,主營奇瑞瑞虎7、瑞虎8車型。另一家則是以奇瑞艾瑞澤5 PLUS、瑞虎7 PLUS、瑞虎8 PLUS等車型為主。從前者的店内情況來看,奇瑞瑞虎7由于是新車,是以暫時并沒有現車銷售,但是可以提供約3000元的優惠幅度。店内的從業人員也是盡量推薦客戶選擇奇瑞瑞虎8車型,目前該車店内可以提供約8000元的優惠幅度。并且明确表示優惠還可以談,最重要的是有現車可以銷售。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我們借故想看其它車型,換了一家店了解情況。該店的建店時間并沒有前面一家長,但似乎硬體和二級管道建設要更出色一些。顯眼的位置還是停放的奇瑞瑞虎8 PLUS和瑞虎7 PLUS兩款主力車型,到店的時候正好遇到兩撥交車儀式的進行,而且都是瑞虎8 PLUS車型。從銷售的口中得知的情況,目前店内也是以奇瑞瑞虎8 PLUS的現車為主,數量也并不算多,隻要能滿足客戶,哪怕從二級管道往回調車也是可以的。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以奇瑞瑞虎8 PLUS 1.6T作為主要咨詢對象,店内尚有幾台現車可以出售,并且優惠可以做到1萬元左右。2.0T車型則是由于剛剛上市不久,是以還處于訂車狀态,優惠大約8000元左右。目前店内如果預訂的話,提車周期一般在15天左右,最長有可能會等1個月。而奇瑞瑞虎7 PLUS方面,1.5T的車型店内現車狀況相對充足,并且調車的餘地也比較大,優惠大約2000元左右。隻是1.6T由于不是該産品的主力車型,是以暫時也沒有現車提供。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店内兩側還分别停放着兩台奇瑞艾瑞澤5 PLUS車型,想着瑞虎系列的SUV車型一直需求量較大,那麼艾瑞澤5 PLUS的現車狀況是不是好一些呢?結果馬上被其中一台灰色展車上貼的“此車已售”字條給打臉了。至于問銷售該車型現車狀況如何時,他轉而指向另一邊停放的一台粉色車型表示,“就這一台了,今天剛回來了”。并且還很熱情的拉着我看B柱下的鋼印,上面清清楚楚寫着12月份。

産品大年“拖慢進度”?進口份額不容忽視

從今年春節之後的情況來看,奇瑞全年的銷量呈現“高、低、高”的曲線趨勢,這很明顯是有受到今年普遍的供應鍊壓力的影響。借助具體資料來說,在3月份突破8萬台之後,一季度站上20萬台銷量門檻的奇瑞集團同比增幅超過了100%,也算是強勢彌補了2020年一季度的疫情沖擊。在經過了5、6月份的傳統淡季之後,7月份的奇瑞集團本來已經進入節奏,總銷量再次破8萬台。但是緊接着準備進入傳統旺季的8、9月份,反而“低調”了下來。這基本與行業内的銷量節奏走勢差不多。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其中以8月份不足7萬台的銷量表現最為顯眼,9月份尚且維持在7.5萬台左右,可以看到雖然有波動,但是幅度算下來并不算大。從10月份的突破8.8萬輛,到11月份超11萬輛,可以看到奇瑞集團跟我們探訪的大部分車企一樣,開始進入快車道。但為什麼我們在店内還是能看到很多産品的車源依舊緊張呢?除了要消化“缺芯”影響的舊訂單之外,還有什麼其它原因呢?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首先2021年作為奇瑞的“産品大年”估計要把“鍋”先背起來。從前面探店的資訊也可以看出,新車型甚至新動力系統的車型,在店内基本都是沒有現車能夠提供的。産品的大範圍更疊對車源的影響不言而喻。而另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或許在于奇瑞集團的出口業務。

從今年4月份開始,奇瑞集團的出口量就基本穩定在2萬台左右,上半年的出口量也是超過了11.8萬輛,可以說表現非常穩健。下半年奇瑞集團的出口業務甚至開啟了加速模式,即使在8月份,出口量依舊在超過2萬台。截至11月底,奇瑞集團累計出口量已經達到237,901輛,全年突破25萬台幾乎是闆上釘釘。這也基本預定了奇瑞集團将成為連續18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的身份。

奇瑞11月銷量破7萬,但探店情況現車仍緊張?

總結:單看奇瑞集團在國内市場的表現,雖說乘用車方面有“三駕馬車”(奇瑞、星途、捷途),但奇瑞品牌本身還是絕對的銷售主力地位。從資料上來看,奇瑞汽車今年的銷量走勢,也基本與主流汽車“大佬”們的節奏差不多。最終導緻在銷量已經爬坡的現階段,車源仍然顯得不那麼充足的原因,或許主要在消化訂單、産品大年、出口分流這三個因素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