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起了侵華戰争,從這裡開始,日本軍隊開始逐漸侵入。先是占領了東北三省,接着又攻打北平、天津、上海等地,淞滬會戰是中日雙方的第一次大型會戰,日軍在這次戰争中損失慘重,也粉碎了日本三月滅國的計劃。而在各大戰争之中,人們幾乎都是誓死抵抗的,這座城就号稱是最難打的城,日本出動了四十萬的精銳部隊攻打三年,最終隻留下了十一萬的屍骨。這座城市就是長沙,這場戰争也被稱為是長沙保衛戰。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在第一次長沙會戰之前,德國跟蘇聯簽署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日本的精銳部隊關東軍剛在諾門坎戰役之中被蘇聯打敗。諾門坎戰役發生在遠東地區,戰争雙方是蘇聯跟日本,不過他們代表的是僞滿洲國跟蒙古國,戰事以日本關東軍大敗結束。這次戰役中日本的關東軍損失較大,此後日本跟蘇聯在八月風暴前都是維持着和平的關系。

因為諾門坎戰役的失敗,日本把目标轉為南下。1939年的九月,日軍第十一軍的司令官岡村甯次集結了十萬人打算從贛北等地分路進攻長沙,打算用最短的時間将第九戰區的主力殲滅。湖南是中國著名的谷倉,在抗戰開始之後一直為軍隊提供糧食、兵源等重要資源,而第九戰區的司令長官部就設在長沙。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雙方進行了激烈的會戰,日軍的第十一集團軍不斷受到伏擊,意識到不對選擇了撤退。他們并沒有就此放棄,在1941年4月,日軍的阿南惟畿成為了日軍第十一集團軍的司令官,又想對長沙發起進攻。開戰前夕,蘇德戰争爆發,出于要抽出兵力去跟英美開戰,隻能縮小戰争的規模,不過中途又決定放棄對蘇使用武力,于是繼續進行長沙作戰計劃,代号為“加号作戰”。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日軍抽調了大批兵力在嶽陽一帶集結,戰争一觸即發。第九戰區也沒有閑着,1941年的3月制定了反擊作戰計劃。雙方激戰之下,1941年9月27日下午,日軍開始進入長沙,不過因為連日作戰沒有辦法保證後勤,隻能選擇撤退。收到撤退的消息,轉移到湘潭的第九戰區立馬展開了追擊。反攻作戰之中日軍的第十三師陷入了絕境,他們的師長内山英太郎甚至都已經寫好了遺書。不過增援師的到來救了他們,這次作戰總殲滅了日軍七千人。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1941年12月10日,日軍打算再次對長沙發起進攻。長期的激戰讓第九戰區決定要在長沙跟日軍進行決戰,戰争過程中各路軍隊向長沙彙集。1942年1月3日,日軍第六師加入戰鬥,久攻不下阿南惟畿隻能下令撤退。自然不會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九戰區集結了在長沙附近所有的軍隊對日軍進行堵擊、截擊和追擊。

1942年1月12日,日軍退過汨羅江以北,戰争才稍有收容,16日才回到戰争之前的狀态。這場長達三年的戰争就這樣結束了,日軍共計投入了四十萬以上的兵力,其中十一萬多人被殲滅。這場戰争保證了湖南大部分地區還有西南大後方的安全。也粉碎日軍“以戰迫降”的的戰略目标。

中國最難打的一座城,日本40萬精銳連續打了3年,隻留下慘痛教訓

長沙會戰是日軍在偷襲珍珠港之後在中國戰場之中的第一次進攻,也是同盟國在太平洋戰争裡面失敗多次的首次勝利。長沙會戰鼓舞了人心,堅定了抗日的決心,迫使日軍回到了原戰略态勢。經過十四年的抗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