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納粹德國為了保證自己不會受到兩面夾擊,與蘇聯簽訂了一份秘密合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簡稱《蘇德條約》。而這份合約的簽署,造成日後蘇德對波蘭的侵略,也就是二戰的開始标志“波蘭戰争”。

蘇德聯軍用1個月的時間,使用“閃電戰”将波蘭占領。可在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與其軸心國同盟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直接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并且開始入侵蘇聯,随即蘇德戰争爆發。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德軍侵犯蘇聯,閃電般的占領了蘇聯西部大部分領土。直到半年後,在德軍入侵莫斯科的那場戰役(莫斯科保衛戰)裡,蘇軍取得了首次勝利。由于,德軍侵犯速度過快,消耗了德軍的體力,他們也極度缺乏冬季的戰争裝備和穩定的供應線。突然一夜氣溫驟降,德軍機械化部隊完全無法使用,而蘇軍因為長時間便生活在這麼寒冷的地帶,是以早就習慣了這樣的溫度。随即,蘇軍開始反攻德軍。

直到1942年春天,希特勒決定放棄再次進攻莫斯科的計劃,轉而開始籌劃集中兵力在北部和南部戰線發動新一輪局部攻勢。當時,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希特勒覺得應該在美軍加入到歐洲戰場之前盡快結束在東線的戰争削弱蘇聯的實力。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于是,德軍的新一輪局部攻勢,很快瞄準了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廣闊富饒的頓河下遊流域、庫班河流域和高加索地區,是蘇聯糧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産區。在1941年德軍占領了烏克蘭後,斯大林格勒就成了蘇聯中央地區通往南方重要經濟區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若是斯大林格勒失守,那蘇聯就會失去戰争所需的石油、糧食和工業基礎。

恰巧德軍現在也非常需要這些資源,在希特勒決定進攻斯大林格勒之前那,曾說過這麼一句話:“如果我拿不到邁科普和格羅茲尼的石油,那麼我就必須結束這場戰争”。可見,他對攻下斯大林格勒的決心。

1942年6月28日,德軍正式進攻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戰役爆發。這場戰争是近代史上最為血腥的戰役,是人類戰争史上最為慘烈的戰役之一。在199天裡超大規模的戰役,導緻德軍與蘇軍的傷亡人數始終沒有辦法統計。隻能預估雙方傷亡人數高達200萬人,雖然在戰役的最後階段,德軍對蘇聯紅軍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可蘇聯紅軍也幾乎消滅了德軍的第六集團軍。

一場由石油引發的慘烈戰役,死傷人數達200萬人,人類戰争史罕有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德雙方都傷亡慘重,斯大林格勒戰役與當時同時期發生的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及阿拉曼戰役,都成為了反法西斯戰争大轉折的标志性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