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我們閱盡鉛華,隻為呈現不一樣的曆史。

談到三國,相信不少讀者都為之心馳神往。原因無他,這個時代湧現出了太多的人傑、枭雄、名士和絕世武将,短短幾十年間,各路風流人物登上曆史舞台,并留下屬于自己的濃厚一筆。不過除了這些知名人物之外,其他人才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比如三國時期有一位頂級名士,此人雖出身貧賤,卻靠哭窮赢得了讀書的機會,還成就了日後的一番清名。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漢末三國時期文臣劇照

此人便是魏國名士邴原。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虛(今山東臨朐東)人。據《三國志》記載,邴原出身貧苦,很早便淪為孤兒。不難想象,以這樣的家庭條件,邴原定然無法負擔起高昂的學費。巧合的是,距離邴原家不遠處便有一座學堂。一天邴原路過學堂,忽然放聲痛哭,此舉自然引來了老師的注意,問“童子何悲?”邴原回答道:“孤者易傷,貧者易感。夫書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則羨其不孤,二則羨其得學,心中恻然而為涕零也。”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黃巾軍起義”劇照

邴原的這一番肺腑之言,令老師感動不已,後者決定免費讓邴原入學讀書。進入學堂後,邴原發奮學習,僅用一個冬天的時間便背下整本《孝經》與《論語》。成年之後,邴原憑借自己的學識和品格聞名一時,當時有不少人都稱贊他的高尚節操。“黃巾軍起義”爆發後,邴原将自己的家小安置在了北海。借助這個機會,邴原結識了當時的北海國相孔融,二人一見如故。孔融乃海内名士,獲得了他的推崇之後,邴原的名望也越來越高。不久,邴原輾轉回到中原,被曹操征召為司空掾。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孔融劇照

投入曹操麾下為其效力後,邴原始終兢兢業業,一直恪守本分,從不結黨營私。除公事以外,邴原鮮少與外界交流,也不參與政治鬥争。正因如此,不少名士清流都非常看好他,名士崔琰還稱贊其“秉德純懿,志行忠方,清靜足以厲俗,貞固足以幹事,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舉而用之,不仁者遠。”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曹沖劇照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最疼愛的幼子曹沖病逝。曹操悲痛之餘,忽然聽聞邴原之女也不幸夭折。于是曹操找到邴原,希望将兩家的孩子完成一場冥婚,将其合葬在一起。盡管隻是冥婚,邴原若是答應下來,也将成為曹操名義上的“親家”,況且曹沖乃是曹操愛子,若是應允下來必定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出人意料的是,邴原卻直接且堅決地拒絕了曹操的請求,并表示此舉不合規矩。曹操聽後隻好無奈作罷。

三國頂級名士之一,靠哭窮得以讀書識字,差點兒和曹操成冥婚親家

▲曹操劇照

由此可見,邴原做事是非常講究原則的。事實上,也正是因為他的守規矩,曹操及曹丕都對他非常尊敬,曹操還讓他擔任丞相征事,常伴自己左右。曹操出征時,經常留下邴原與張範,與曹丕一同居守。邴原在升遷為五官将長史後,邴原便逐漸遠離政治中心,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學問之上。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南征孫權,邴原随軍出征,不幸病逝于途中。

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