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彭鏡陶 李陽)日前,新京報記者經過卧底調查,發現無錫兩家星巴克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食材過期後仍繼續使用,通過人為篡改保存期限,有的食材甚至會被“延保”一周;承諾“開封後不過夜”的糕點,第二天仍被偷偷上架。12月13日,相關調查報道一經釋出引發熱議,多地市場監管部門随後對本地星巴克門店進行了突擊檢查。

▲11月6日,在星巴克無錫震澤路店,一名店員把舊标簽撕下,貼上了新标簽,原本要過期的抹茶液便被人為延長了保存期限。 新京報記者 韓福濤 攝
13日晚,微信公衆号“無錫市場監管”釋出公告稱,市、區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涉事的星巴克震澤路店、昌興大廈店進行了重點檢查,初步核實相關企業有更改食品原料内控期限辨別、使用超過内控期限原料的行為,已責成2家涉事門店停業整改;市場監管部門同步對無錫全市其他82家星巴克門店開展排查,發現從業人員未戴工作帽、加工區物品擺放零亂、消毒記錄不全等15處問題,均已責令整改。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星巴克(中國)華東北區進行了行政約談,要求公司對存在的食品安全問題進行全面自查,落實整改。
14日,新京報記者從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在新京報記者曝光無錫兩家星巴克門店存在使用過期食材、随意更改保存期限等問題之後,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第一時間組織執法力量全城關聯、多點出擊,對蘇州全市226家星巴克門店開展全覆寫突擊檢查,重點檢查人員健康、加工操作、原料控制、食品标簽、食品貯存、原料銷毀記錄等。經現場檢查并檢視店内的監控視訊,未發現過期原料和更改保存期限的行為。其中,208家門店監督檢查結果為:符合(食品安全要求),其餘18家門店存在進銷庫存及報廢記錄不規範、加工區域垃圾桶未加蓋、已開封食材未密閉存放、個别員工操作時未佩戴口罩、倉庫中食品和非食品混放等問題。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已依法處置并責令相關機關限期整改。
▲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正在檢查星巴克門店。來源: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衆号
另據微信公衆号“合肥釋出”消息,14日,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該市34家星巴克門店進行了全覆寫的排查。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各轄區嚴格按照“四個最嚴”要求,針對曝光的問題嚴格進行現場檢查,全面排查了各門店食材标簽辨別、清洗消毒、操作流程、加工規範等環節,并對照企業内控标準對所有食材的保存期限進行重點檢查。現場檢查未發現超過保存期限或限用日期食材等嚴重違法行為。合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對餐飲服務連鎖經營企業的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手段,強化對違法行為的聯合懲戒,督促餐飲服務機關依法依規經營。
據悉,上海、銀川、濟南、常州等地的市場監管部門也對當地星巴克門店開展排查。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