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渭樓|出身名門隐不仕 天地之間一癡仙——沈周

作者:沈周

名稱:書法扇面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吳門畫派可謂是撐起明代中晚期繪畫半邊天的一個派别,也被稱為“吳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都是蘇州人,而蘇州又為古吳都城,有吳門之謂而得名。吳門畫派,始于沈周,成于文徴明。

沈周(1427~1509),字啟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繪畫上擅長山水、花鳥,尤以山水著稱,他開創了“吳派”畫風,與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沈周可謂神仙中人。在明初文人畫幾乎陷于停滞的背景下,一生不進仕途的他重振了此脈傳統。他的畫作充滿着幽閑意趣,與元末的隐逸山水所傳導的枯疏空寂的意境相異。這份入世的溫情,展現了明中期在野文人對自身價值的充分肯定。

敏而好學 不入仕途

沈周出身富于收藏的書香世家,與書畫淵源很深。他的曾祖父沈良琛精鑒賞,是元代大畫家王蒙的好友;祖父沈澄也工詩善畫;伯父沈貞和父親沈恒以詩文書畫聞名鄉裡。他們都沒有參加科舉,而是依靠開墾和租賃田地為生,是有極高文化修養的大地主。不用做官,日子也過得相當滋潤。

富裕的家境讓沈周從小便衣食優渥,同時受到長輩們的悉心教育,人生起步很是高闊。但是,他在5歲時目睹作為地主大戶的父親被充為糧長,負責收租征糧。這個差事壓力巨大,甚至完成不了的份額都要自家倒貼補上,是以他們家開始日漸衰落。更為不順的是,在此期間,父親還陷入政治鬥争,雖然後來洗清了罪名,但是政治的醜陋、官場的險惡,使沈周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深深的創傷,以至于一生不進仕途。

當然,父親沈恒也無意讓兒子做官。他沒有送沈周入學校,而是在他7歲時,命其跟随經學家陳寬學習古文。4年後,沈周已能精通詩文韻律。有一次,他去陪都南京代父聽宣(代替父親聽工作訓示),事先作了一篇“百韻文”,顯擺自己的同時把對方好好高擡了一番。這是一種極其麻煩的文體,戶部主事崔恭不相信11歲少年能寫得出,于是現場考寫《鳳凰台賦》。沈周妙筆生花,深得崔恭賞識,而崔恭在高興之餘竟然免除了其父多年糧長的這份苦差事!沈周在家族的地位也自此飙升。

沈周成年後娶了常熟富商陳原嗣的千金陳慧莊,門當戶對,夫唱婦随。妻家也有很多字畫收藏,豐富了沈周的眼界。這位盡職盡責的妻子,在後來沈周也當“糧長”的倒黴且艱難的日子裡(沈周29歲也當了糧長),把自己的首飾都賣了補貼家用,毫無怨言。若幹年後,妻子去世,沈周對此仍頗為感懷,在親書的墓志銘中特别寫到妻子“脫簪珥以應而無吝色”。

作者:沈周

名稱:松澗壁嶂圖

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藏

中年發迹 交遊甚廣

立志當畫家的沈周,在35歲卸任糧長之後,刻苦臨摹了很多“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瓒、吳鎮)的作品。同時,他的兒子們也逐漸長大。特别是長子全力承擔家裡大大小小的事務,直接解放了沈周的精力。勞碌的地主沈周,才得以專心當畫家沈周了。

練就了紮實的基本功後,沈周在41歲繪就了一幅近2米高的巨作《廬山高圖》為老師陳寬賀壽。廬山是九江名山,九江正是陳老師的家鄉。畫上還題了首有關經學大家歐陽修的詩。這一畫一詩,用來吟詠自己的經學老師,妙哉!雖然沈周從來沒去過廬山。

終日潛心作畫,沈周在不惑之年後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概括來說,尺幅由小變大,景緻由繁複轉簡疏,筆墨由早期較謹細柔婉轉向粗重勁健,同時他将臨摹古人與自然寫生融為一體,構景多曲折萦回,并點綴行人、舟楫、草亭、茅屋等景物,注入人世的生活氣息,呈現出蒼郁渾厚之感。

沈周也廣交朋友。好友吳寬(号匏庵)在沒有當官之前,很不得志,科舉考得不好,兒女又相繼離世,沈周多次寫詩安慰鼓勵他。後來這位匏庵先生柳暗花明,成為明朝蘇州的第二位狀元,進了翰林院,做到吏部侍郎,晚年官至禮部尚書,有了京城的大官做靠山,沈周的日子當然安穩。據說,蘇州太守進京拜見時,吳寬閑聊問一句,你們那裡的啟南先生還好吧?太守竟不知沈周其人。吳寬不悅,連自己地方上那麼賢明的人都不知道,何況其它情況!

作品局部

宅心仁厚 儒家典範

沈周深受時人稱贊,不僅因其畫好,還因他人好,是踐行儒家道德的典範。

少年時,他為陪父親待客,雖不會喝酒,也常陪飲至醉。母親外出,必相伴左右。父親去世後,有人勸他出仕,他以侍奉母親而拒絕。在晚年,巡撫王恕和彭禮,都想留他在幕下,他均以母老(沈母活到99歲)而謝辭。兄弟沈召少年得病,他陪弟弟居住一年多。

中年以後,沈周的畫名日盛,找他要書求畫的人,鞋子在門外都堆滿了。富商官員重金求之,沈周認真繪制;平民百姓向他求之,不管是農夫牧民還是商販走卒,他也一概應之,從不拒絕。無論對方是不是有錢,是不是真的懂畫,隻要真心喜愛他的作品,他就把畫送給他們。據說,當地一戶陳姓人家為修繕家族祠堂,登門求沈周幫忙。沈周念其仁孝,便作畫讓孝子拿去化緣。款署曰“一磚一木但随緣,或米或錢惟任意” 。甚至有人作他的赝品,登門請他題款,以賣個好價,他也欣然應允,以救他人之貧。難怪沈周自言:“天地一癡仙,寫畫題詩不換錢。”

沈周一直活到83歲高齡。這位畫仙的功成名就,對其他在野文人是一個極大鼓舞,使他們認識到即使不走科舉仕途,同樣也能獲得顯赫名聲。他為在野文人提供了一種新的理想而可行的生活方式:隐居不仕,在庭園雅集中以詩文書畫自娛,通過父子、師生、親友等管道傳承文人畫的衣缽。這樣的“最美畫家”,當然深得人心。

編 輯:文水靜

審 核:楊向雄

往丨期丨内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