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煥發大運河的時代新風貌

作者:中國經濟網

來源:經濟日報

大運河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是十分寶貴的文化遺産。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和十分關心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明确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将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事業納入人文經濟的學理架構,以新時代新使命審視大運河時代價值,促進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們要正确把握保護、傳承、利用三者之間的辯證關系,緊密結合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時代價值,不斷創新保護傳承利用的方式方法,讓大運河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璀璨光彩。

一是開拓理論研究新境界。馬克思主義是我們認識世界、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大運河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群衆是大運河實體空間上的直接建設者,也是文化精神層面的締造者和曆史文脈的書寫者。要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深化對大運河的系統性研究,為全面辯證客觀認識大運河、研究大運河、改造大運河指明方向、提供方法。

二是擦亮黃金水道新名片。重新認識和再定位大運河黃金水道價值功能,依托内河運輸功能,以沿線碼頭、港口等基礎設施為抓手,以沿線重點城鎮為核心,結合新型城鎮化總體布局,建構多層次寬領域廣覆寫的高品質發展新平台。打造多元産業融合帶,大力推動城鄉融合、一二三産融合、線上線下融合,形成以港運物流為基礎,高效生态農業、現代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高端制造業等為主體的綜合産業增長極。打造傳統産業更新帶,積極引導發展文化創意、低碳旅遊、數字技術等新興産業集聚,用心擦亮公共服務順暢發達、人文經濟健康繁榮的大運河黃金水道新名片。

三是提高綠色航運新能級。大運河全長約3200公裡,是一個左右岸有機聯系、上下遊連為一體的開放的複雜系統。要突出大運河的“大”特征,加強大運河生态系統具體特征和共性規律研究;強化大運河的“運”本質,始終關注大運河作為活着的世界文化遺産的流動性特征,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建構大運河的“河”體系,根據大運河沿線實際通航條件,研究不同河段航運基礎,統籌找準長遠規劃與近期目标平衡點,緊扣生态築底、經濟提能這一發展主脈絡,切實提高綠色航運新能級,打造綠色環保生态水運體系。

四是激發人文經濟新活力。大運河展現着中華民族的悠久曆史、燦爛文化、偉大精神,是中華民族繁榮興盛的曆史見證,也是一部書寫在華夏大地上的宏偉詩篇。大運河沿線城市因運河而生、随運河而興,孕育出豐富的漕運文化、商貿文化、鄉土文化、風俗文化、生态文化等寶貴文化資源。深入挖掘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曆史文化資源,繼承和創新大運河文化内涵,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産業,将之建成吐納千年曆史的世界級文化交流與傳播平台。推動文化、科技、産業融合,大力發展數字文化、影視動漫、文化演藝、藝術創作、創意設計、文化裝備等行業,支援文化與金融、科技、網際網路等深度融合。促進多元業态集聚,加快推進非遺活态化保護、傳承和發展,發揮大運河沿岸絲綢、黃酒、茶葉、湖筆等曆史經典産業和服飾、皮革、家具等時尚産業集聚優勢,建設以特色小鎮、文化産業園區、曆史文化街區等為主要支撐,文化傳承、時尚設計和産品制造能力全國領先的文化創意特色産業集聚區。弘揚創新文化品牌價值,集中打造中國大運河廟會、大運河馬拉松賽等節事活動品牌,提高大運河整體文化辨識度。

五是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徑。深入推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并軌行進,挖掘凝練可示範推廣全線的大運河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經典案例。大力提升大運河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打造一批集觀光、休閑、健身、遊憩等功能于一體的大運河世界遺産國際綠道,布局一批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能夠彰顯大運河地域文化的公共文化場館、城市綠地公園、鄉村研學基地、數字智慧平台。研究大運河線性廊道特征,加強大運河文化旅遊資源與廊道線路的跨區域整合,開發漕運之路、詩畫之路、古鎮之路、曲藝之路等運河旅遊精品線路和黃金水道文化旅遊精品線路。研發新産品,以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産為依托,開發文化研學、文化演藝、體育休閑、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等多元大運河文化旅遊産品。借鑒國内外沉浸式互動式平台成功打造的經驗,依托中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全球數字經濟發展浪潮,整合資源,借力發力,共同建構數字互動體驗平台。

六是打造時代發展新高地。積極發展新興産業和綠色産業,建設創新引領示範區,助推形成新興産業、綠色産業與傳統産業共同發展的新局面。培育新動能,推動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形成新增長點。發展新叢集,推動大運河沿線各地的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逐漸向創新驅動轉變,加快改造提升現有傳統産業,不斷提高生産性和生活性服務業比重,積極引導産業有序轉移,培育形成具有廣泛市場競争力的産業叢集。打造新示範,抓住大運河生态治理的機遇,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如污染治理、生态農業、綠色航運和綠色旅遊等,把大運河沿線地區建設成為生态經濟示範區和綠色發展示範區。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張環宙 沈旭炜 吳茂英 作者均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浙江外國語學院大運河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