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獻忠的養子:原是南明的功臣,卻成為毀掉南明的罪魁

1649年十一月,清軍先後占領桂林、廣州,永曆帝朱由榔聞訊後,倉皇逃往南甯,此時的南明小朝廷已經瀕臨瓦解。可就在這個時候,張獻忠的養子站了起來,積極扶持永曆帝,讓南明政權出現恢複的曙光。然而誰也沒有想到,又是此人将南明政權毀掉!那麼這位複雜的曆史人物到底是誰呢?

張獻忠的養子:原是南明的功臣,卻成為毀掉南明的罪魁

一、國主政權

此人就是張獻忠的養子孫可望!原來,張獻忠的麾下有幾員猛将,都被他收為養子,分别是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在張獻忠死後,他們四人率領大西軍餘部轉戰各地,由貴州進入雲南,并在此地建立了新的政權。由于孫可望排行老大,是以成為首領,被尊為國主,史稱“國主政權”。

孫可望以雲南為根據地,在此進行了政權的建設,一方面實作切實可行的賦稅政策,另一方面還開發雲南的各種資源,來補充軍需。同時,孫可望還積極整頓軍隊,“擁兵三十餘萬,家口倍之”。經過一段時間的建設,孫可望在西南站穩了腳跟。另外,孫可望還打出“共扶明後,恢複江山”,表示願意接受南明的管轄。

張獻忠的養子:原是南明的功臣,卻成為毀掉南明的罪魁

二、抗清主力

在南明政權陷入風雨飄搖之際,孫可望、李定國派人與南明聯絡。最終,南明朝廷決定封孫可望為景國公,并賜名朝宗。雖然孫可望對爵位非常失望,但他依然決定出兵抗清。1650年,孫可望派兵進入貴州、四川,很快就占領了大部分地區。第二年四月,孫可望又從貴州向湖南進軍,李定國先後攻占收複了湖南大部分州縣。

之後,李定國又揮兵南下,進入廣西,收複了柳州、桂林等地,清朝的定南王孔有德被迫自殺。清朝聞訊後,急忙派敬謹親王尼堪為定遠大将軍,率領八旗勁旅南下。李定國在湖南衡州設伏,一舉擊殺了清軍主将尼堪,取得了衡州大捷的勝利。在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的幫助下,南明收複了西南大部分地區。

張獻忠的養子:原是南明的功臣,卻成為毀掉南明的罪魁

三、兄弟阋牆

孫可望、李定國雖然是結拜兄弟,在兩人的關系逐漸惡化,主要是因為孫可望有野心,他想廢掉南明皇帝,然後自己黃袍加身,而李定國則忠于南明。1657年,南明的内戰爆發。孫可望覺得自己手中兵多将廣,根本沒把李定國當回事,結果沒想到他的部下紛紛倒戈,自己隻剩下五百殘兵敗将。為了複仇,孫可望投降了清朝。

别看孫可望手中沒什麼兵力,但他對南明的情況了如指掌。此時的清朝正在一籌莫展之際,是以對孫可望非常重視,立即加封為義王。孫可望獻上滇黔的地圖,還拉攏昔日的舊部,拼命為清朝效力。在孫可望的幫助下,清軍順利進入雲貴,滅掉了南明。假如孫可望、李定國齊心合力,南明還能堅持作戰,不至于那麼快就覆滅。

參考資料:1.《南明史》;2.《清世祖實錄》;3.《明清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