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皇位繼承人這件事上,無論是乾隆還是嘉慶,他們都确實是非常青睐道光。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滿清雖然早期并沒有嫡長子繼承制這一傳統,但到了後來,随着時間的推移,已入關多年的清朝貴族多年來深受漢文化熏陶,對其也有了一定認知。乾隆皇帝也是一樣,他也更偏向于選擇嫡子。
而史料記載,乃皇後所生,朕之嫡子,聰明貴重,氣宇不凡。
其實要不是當時乾隆很早就立了嫡長子永琏為皇太子,可惜的是他居然夭折了,如果他不夭折,嘉慶自身都是根本沒有機會從乾隆那獲得皇位的。
也就是說從乾隆一朝開始,選繼承人就更偏向于選嫡長子,而道光恰好是嫡長子。是以無論是乾隆還是嘉慶,他們對道光都是青睐有加。可以說,道光從生下來開始,基本就預定了皇位,隻要他沒有夭折,或者是做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情,那麼皇位是不會從他手裡溜走的。
而且道光從小就從諸多皇太子當中脫穎而出。他雖然不是天才,但是勝在勤奮好學。
道光甚至可以用文武雙全來形容。文比如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流利背誦詩歌古籍;武例如他在九歲的時候就能射殺野生的鹿。
而在獵殺時他還一度讓老乾隆非常的欣喜,直接把黃馬褂和花翎賜給了他,當時乾隆内心十分欣喜,因為道光曾經的樣子很像他年輕時候的自己,這讓他有種後繼有人的感覺。
此外,道光的武略在實際上也曾有過證明,當時曾一度有外敵入侵皇宮,而道光利用火槍成功幹掉了兩個首領,平定賊患。
史料記載,是月,戊寅,賊入内右門,至養心殿南,欲北竄。上禦槍斃二賊,馀賊潰散,亂始平。
此事之後,嘉慶為了表彰道光,封其為親王,在嘉慶看來,道光小小年紀就能臨危不懼,這份膽魄實屬罕見,這讓嘉慶再次肯定了自己将道光立為繼承人的想法。
從上述的這幾件事當中,我們不難發現道光的厲害之處在于他不隻是文武雙全,他還懂得展現自己。從某種角度來說,後者要比前者更為重要。
當然,乾隆和嘉慶同時青睐道光,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道光從來就沒有篡位的想法。他知道隻要自己不作死,皇位就肯定會落到他的頭上,是以他對嘉慶和乾隆非常的恭敬,這也為其赢得了他們的好感。
而乾隆和嘉慶也确實沒有看錯人,道光最終沒有變為暴君,史料記載其有恭儉之德,寬仁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