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上微服私訪時,遇到不認識自己的人,關鍵時刻怎麼證明身份?

提起皇帝微服私訪,朋友們都耳熟能詳,單是關于清朝皇帝微服私訪的電視劇,就能說出一大串,什麼《康熙微服私訪記》、《鐵嘴銅牙紀曉岚》、《戲說乾隆》等等。不過這些電視劇裡除了人名是真的,劇情幾乎全是杜撰的假曆史,當個獨幕喜劇看看就行,千萬别當真。

皇上微服私訪時,遇到不認識自己的人,關鍵時刻怎麼證明身份?

康熙确實出宮巡視過,最具代表性的莫過于他曾六次南巡。不過,這樣的巡視和微服私訪有着根本上的不同,南巡是大張旗鼓,微服私訪則是暗地裡進行的,而康熙帝肯定是沒有微服私訪過的,他曾經明确表态反對微服私訪。

《清聖祖實錄》曾記載康熙一句話:

“宋太祖、明太祖皆有易服微行之事,

開創帝王恐人作弊、昌言于外耳。此等事,朕斷不行。”

在康熙看來,微服私訪會給朝臣制造一種皇帝不信任他們的感覺,這樣對于統治是不利的。

此外,康熙年間天下雖然已經穩定,但是民間反清勢力依舊比較活躍,康熙作為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是天下所有反清複明義士的終極目标,他也根本“不敢”微服私訪。當然,不隻是康熙,曆史上絕大多數皇帝都不敢這麼玩。

皇上微服私訪時,遇到不認識自己的人,關鍵時刻怎麼證明身份?

隻有極少數大膽的皇帝敢于微服私訪,如秦始皇、漢武帝劉徹、宋太祖趙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等,都有過微服私訪的記錄,但是也僅限于在京郊逛逛,跟百姓說幾句話而已,絕不敢出遠門的。

皇帝微服私訪,顧名思義就是要喬裝打扮,盡量不讓别人認出自己的真實身份。這樣一來,各地的官員和百姓才會把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進而體察真實的民情。但是這麼做,必然也要經受老百姓才能經受的酸甜苦辣,甚至是屈辱。那要是皇帝在民間遇到麻煩,人們都不認識自己怎麼辦?其實也好辦,皇帝的“禦用品”就是最直接的身份證明。

皇帝微服出行,最不可少的“禦用品”就是随行的大内侍衛,這些人往往有官職在身,關鍵時刻一亮腰牌,哪個官員敢不聽?

皇上微服私訪時,遇到不認識自己的人,關鍵時刻怎麼證明身份?

秦始皇曾在鹹陽微服私訪,隻帶了四個人,結果碰上盜賊,不過秦始皇手下的武士直接幹掉了盜賊,秦始皇應該是沒有亮出身份,不然樂子就大了。

【“始皇為微行鹹陽,與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盜蘭池,見窘,武士擊殺盜。”——《史記·秦始皇本紀》】

其次就是皇帝身上的物件,一些小玩意、日用品往往就能展現皇帝的身份,比如玉佩、扇子、尚方寶劍等等,實在不行就脫衣服。在很長一段時間,黃色是皇室專用顔色,皇帝的衣服也都是黃色,在民間根本無人敢穿。如《九品芝麻官》中,包龍星僅僅從床下撿了皇上的“龍内褲”,就認出了皇帝的身份,說得就是這個意思!

漢武帝劉徹曾微服帶人出外打獵,由于縱馬毀壞當地農民的莊稼,被告到縣令那裡。縣令派人逮捕了他們,左右侍從出示了證明皇帝身份的物品後,才得以脫身。

皇上微服私訪時,遇到不認識自己的人,關鍵時刻怎麼證明身份?

總的來說,敢于微服私訪的皇帝還是極少的,就算是微服私訪,也會準備好一些蓋有玉玺的公文帶在身上,如有需要,隻需要将公文拿出來一切就都清楚了。

(參考:《史記》、《清聖祖實錄》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