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道士,林正英的形象可謂是深入人心,由于電視劇演繹,很多人都以為道士都有着常通天本領,連僵屍都可以制服,但今天說的這個道士殺的不是僵屍,而是日本鬼子,他就是道教茅山一脈正統傳人,黎遇航。

黎遇航1916年出生,由于家庭條件有限,黎遇航的母親在産後沒有得到護理,7個月後病逝,黎遇航的父親是一名瓦工,但在一次燒制石灰石時遇到爆裂,雙目失明,此時的黎遇航不過才5歲。
家庭窮到連給父親治眼睛的錢都沒有,在好心人的介紹下,黎遇航和父親上了茅山,拜道教茅山上清派耿雲清為師,道号順吉,能讀書,有飯吃,又有名師授課,黎遇航對道教也是抱着一種感恩,他也勤奮苦學。
十八九歲時,他就開始帶道觀徒弟,他成為道觀最年輕的的師傅,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同年冬天,日軍沖上茅山燒殺搶掠,其父黎洪春死在日本人的軍刀下,乾元觀、松風閣、宰相堂都相繼被日軍燒毀。
來不及逃走了慧心白道長和11名道衆也慘遭殺害,黎遇航在徒弟的掩護下逃到了安徽,目睹日軍暴行的他,面對血海深仇,他積極投身抗日工作,次年陳毅率領軍隊進駐茅山,建立茅山抗日基地。
黎遇航從安徽輾轉武漢、長沙、吉安,一路上他見識了太多的苦難,回到茅山之後,他加入的陳毅的抗日隊伍,給他們當向導,收集糧食,冒着生命危險四處收集情報,作為道觀師傅,他的影響很大,積極帶動了很多抗日群眾,值得一提,狼牙山五壯士也被一位不知名的道士所救。
黎遇航随着抗日軍隊南征北戰,甚至親自上前線戰鬥,手刃了不少的日本鬼子,抗日戰争結束後,黎遇航不幸身染重疾,我軍就将黎遇航送回了茅山養病,黎遇航在養病期間也沒有閑着。
他在茅山下泊宮國小當教師,給學生的授課,雖然身體不太好,但授課讓他心情平靜,身體也是逐漸康複,1957年,道教協會成立,黎遇航被調入北京,任職中國道教協會副秘書長,後又被推選為副會長。
他也是多次出席宗教交流協會,傳播我國國教,他非常重視培養道教界的知識分子,道教協會從1983年就多次舉辦道教專修班,黎遇航不僅僅在抗日戰争立下赫赫戰功,也為傳播道教做出了巨大貢獻
2002年,黎遇航道長在北京羽化,上司也在在八寶山公墓隆重的為他舉行了遺體送别儀式,數萬人都來送行,作為國教,道教傳承了千年,唐太宗李世民都曾說道教:朕之本系,起自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