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騙補、加價、搞陰陽合同!小鵬汽車,又翻車了

作者:嘉林

一紙陰陽合同,把小鵬送上了熱搜。

近日,有媒體爆料稱,消費者在訂購小鵬汽車後提車時遭門店“加價”,門店此舉疑似故意做低合同價格以騙取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對于“騙補”的質疑,小鵬汽車官方回應:管理失誤,後續将履約。

騙補、加價、搞陰陽合同!小鵬汽車,又翻車了

然而,小鵬最近的糟心事還遠遠不止這一件。最近,小鵬預定車主發表聯合聲明,稱小鵬P7 480車型已經超過傳遞時間并沒有配車。關于不能按時配車,小鵬方面稱是因為“磷酸鐵锂電池供給的極度緊張”。

本就風波不斷的小鵬汽車,再次被推向被公衆質疑的輿論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在剛剛過去的11月份拿下了銷量冠軍,股價也在上月創新高,最高市值達3454億元。如今,深陷負面資訊漩渦的小鵬汽車,還能繼續承載起資本的期待嗎?

1 低價車拒不傳遞,小鵬正在失去”鵬友“

在剛過去的11月份裡,小鵬傳遞了1.5萬輛新能源汽車,目前已連續三個月實作單月傳遞破萬,也成為“蔚小理”中唯一一個單月銷量超過1.5萬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環比增長54%,同比增長270%。

這份成績單,也讓小鵬登頂國産造車新勢力傳遞量榜首。然而,本應赢得大衆的掌聲和贊譽的小鵬汽車,在供應鍊上卻無法滿足這樣的銷量。

近日,網上流傳出一份《小鵬汽車P7 480公裡續航預定車主對小鵬汽車拒不傳遞車輛的聯合聲明》,聲明指出,現如今傳遞已經逾期或即将逾期,卻沒有一位480車型車主(以下簡稱480車主)配車成功。

更讓480車主不滿的是,同樣是訂購小鵬汽車,卻遭遇了“差别對待”。

聲明中提到,小鵬汽車對市場車輛預定訂單進行差別對待,小鵬P7 670公裡續航版本訂單全力安排生産供應配車,但480版本訂單當機不予配車。

騙補、加價、搞陰陽合同!小鵬汽車,又翻車了

面對“低價車拒不傳遞“的質疑,小鵬汽車回應稱這并非差別對待,而是因為缺磷酸鐵锂電池。

小鵬汽車有關人士表示,由于受疫情影響,行業面臨着磷酸鐵锂電池供給的極度緊張,也給小鵬P7 480E/N車型的生産帶來了極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480車型訂單無法在下定時的預計傳遞周期内及時傳遞,對此小鵬方面深表歉意。

然而對于這一解釋,維權車主并不買賬。而據此前車主們收集的資訊,小鵬官方曾就480車型傳遞時間調整統一口徑,一律稱傳遞時間調整為12月下旬。

在爆發式的增長中,這又是一樁标榜使用者至上的新勢力品牌的 “翻車”案例。

在小鵬車主的聯合聲明中,車主自稱是“不顧家人、親戚、朋友的調侃,毅然選擇支援中國自主品牌新興造車新勢力的一群人”,卻在遭遇一系列忽視後,成為“購車熱情已經被消磨殆盡的一群人”。

車主上演了“粉轉黑”,小鵬汽車正在失去他的“鵬友”們。

2 小鵬的尴尬:銷冠的背後,難以擺脫“虧損王”的身份

前不久,小鵬汽車第三季度報出爐,期内其營收創新高。不管從任何角度來看,資料都可以用“漂亮”來形容。

其中,小鵬汽車Q3總收入為人民币57.2億元,同比增長187.4%;汽車銷售收入為54.6億元,同比上升187.4%;毛利率在去年的4.6%提升到今年的14.4%。

但吊詭的是,小鵬的淨虧損幅度卻再次擴大。在第三季度,小鵬汽車依舊處在虧損之中,而且相比上個季度更加嚴重了。

财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小鵬汽車共虧損15.95億元,比二季度擴大38.8%,是今年一季度的兩倍多。小鵬汽車前三季度的累計虧損,已超過去年全年。

騙補、加價、搞陰陽合同!小鵬汽車,又翻車了

成為銷量冠軍的同時,小鵬摘不掉的是虧損第一的帽子。

究其原因,與其成本上漲密切相關。其中,主要是研發投入和管道擴充的費用大增。

首先在研發方面,小鵬汽車第三季度研發投入12.64億元,同比增長99%。從去年到今年三季度,小鵬汽車的研發費用投入創新高,也是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

其次在銷售管道方面,以門店為例,三季度小鵬汽車新增了71家門店,達271家,已覆寫約95個城市。

業内人士稱,“小鵬汽車的政策是以銷量保市場。”小鵬企圖用銷量增長來擴大市場佔有率,并為此采取了更加激進的政策,即放棄毛利率,不惜付出高昂的營銷費用和研發投入。

目前來看,小鵬汽車以銷量換市場的政策,依然前景不明。在虧損不斷擴大、費用高企不下的情形下,小鵬長期向上的業績,極有可能迎來拐點。

3 新勢力擠泡沫,小鵬的“資本劫”

2020年,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理想可謂是意氣風發,然而一年的光景過去了,眼下“蔚小理”在投資市場的光芒卻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褪去。

進入2021年,度過2月份的股價高峰之後,“蔚小理”三家的股價開始進入一段漫長的裹足不前時期。

對于年輕氣盛的“蔚小理”超越一衆傳統車企的高市值,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其中夾雜着多少泡沫。

小鵬汽車自成立伊始至今,已至少完成了10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30億元人民币。更為重要的是,小鵬汽車的投資陣容囊括來自多方的明星投資企業,包括阿裡巴巴、小米、IDG 資本、GGV紀源資本、晨興資本、高瓴資本等等。

今年年初,小鵬汽車的股價一路下跌,并遭遇了高瓴的清倉。高瓴資本四季度已經率先清倉小鵬,目前持股為零。

而更為慘淡的是,在美股提振無望的背景下,小鵬于今年年中回歸港股上市,但是這一次股價不僅沒能再次上演去年數倍上漲的利好局面,遭遇破發。

騙補、加價、搞陰陽合同!小鵬汽車,又翻車了

虧損之下,小鵬或許難以支撐高市值光環。

何小鵬在去年的内部信中也提醒員工:“要重點關注自己的事業,不要隻盯着股價的短期起落。短期的經營效果會使股價急劇上揚,同樣地,也有可能導緻急劇下跌。隻有關注長線的收益,才能獲得個人和企業的真正成長。”

事實上,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内有難以控制的長期虧損,外有新舊造車勢力普遍崛起所帶來的壓力。一旦無法繼續維持燒錢營銷,在激烈程度不減反增的競争中,小鵬的未來充滿了不确定性。

如今,新能源造車領域已經是群雄逐鹿的格局,資本投注的優勝劣汰會更加嚴酷。内外交困的小鵬,還能突破重重困境而延續高增長神話嗎?

繼續閱讀